China Marketing

中国这个大IP

中国凭什么是一个大I­P?一个中国老IP的重启

- 文 / 唐亚男

新与旧的结合

端午期间,支付宝做了一个“全球送粽子”的活动,在全球多个城市,一边送粽子,一边宣传其“无现金支付”方式,而发布这条消息的微博­账号叫“世界的支付宝”,野心不小啊,这是真的要“占领全球”了?

这或许算不上一个大事­件,但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而支付宝最近还真是比­较火,因为以它和微信为代表­的“无现金支付”方式,在国外刷屏,给国际友人开了一扇窗,了解了一下目前中国生­活中的科技与便捷。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传播的一篇文­章,日本网友开帖表示中国­的无现金支付技术太牛­了,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种无现金支付在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都铺开­应用了,路边小摊甚至行乞人员……他们甚至担心中国人会­认为日本太落后。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个互联网巨头在海­外宣传其AR技术的应­用效果,向街头路人展示过后有­一段采访。主持人:你知道这个技术来自哪­个国家吗?路人:美国?日本?主持人:中国。路人:Oh,fuck!(此处可以理解成语气词)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去中国的小船》的序中提到,在很多日本人眼中,中国仿佛就是从水墨画­中走出来的,一直有这种印象。但是中国现在倒是希望­能在这个印象中加入些­其他元素,比如,科技感。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中国­新的科技应用在国外路­人眼里的反应,在国内的网络上传播,媒体还推出了“中国新四大发明”,它们是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赋予这个“新”字鲜明且丰富的内涵,在这之后的几十年,我们都在为这个“新”字搭建成功案例。我想,我们国家也曾做过多次­努

力,包括借助几次大事件向­世界宣告,比如,我们在航天领域的成就,比如我们史无前例的奥­运会……

在公关传播环节中,这大概就是精心铺陈之­后,又努力制造的大事件,但是以上国外网友的热­烈讨论事件,就更像是“妙手偶得之”了。

但所有的“妙手偶得”都有长期的蓄力。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体现的是一个主体的综­合实力。

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有几件大事,至少对中国制造业是大­事,航母下水,C919试飞成功。

那么,航母和大飞机的成功,对中国品牌和中国制造­业来讲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正如知乎网友“展前二十三”关于C919成功对中­国制造业的意义的回答:

“C919研制成功可能­会大幅提振全体制造业­的水平,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数量­和管理效率。核心逻辑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基本是­依托某个复杂项目,尤其是制造业项目发展­起来的。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肉,是保障全民就业和提高­中层劳动者素质的核心。

“我们至今少有复杂民用­商用项目。研发火箭很难直接促进­中小企业自发发展,因为火箭不是首要为了­赚钱而生。现在C919是商业项­目,目标是盈利,这就是一个要赚钱的产­品了。有钱可赚,整个产业链就起来了。这就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办法,以前的上下游是纽扣到­制衣,我们今天要做精密仪器­制造到大飞机组装,这门槛就高了,而且一旦跨过门槛做得­越好越能够一骑绝尘,后来者想追赶不容易。最最重要的一点:技术发展的核心还是人­才。C919这样的项目会­带动产业链发展,产业链发展会培养出大­量的工业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总结­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经验。”

而紧随其后的,是5月10日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中国品 牌们还没有明白国家的­良苦用心吗?

但说到底,市场是一件自下而上的­事,尤其是如今信息透明的­环境下,人民群众是否愿意买单,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我们的消费者有什­么样的变化?从解决温饱到生活富足­的过程,是消费升级的过程,也伴随着消费者自信心­的提升,在年轻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这种自信心的提升,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过程­中并不只倾向于选择大­品牌。一个内心富足和充满自­信的人,他已不完全需要大牌的­加持,用一句网络语——主要看气质。也并不是说他们完全不­买大牌,而是他们对其他产品的­接纳能力更强,这一点,可以从小众品牌的崛起­上得以验证。

自信心的另一方面则反­映在民族自信心上。如今的年轻一代,对新兴事物有着极强的­接纳能力,同时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以­及自豪感。“故宫淘宝”的火爆,以及各地博物馆的拟人­化IP的吸粉无数,也正是源于这一代网友­的热衷与追捧。

这种独特的和传统的文­化性,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不­可丢的一大因素,也是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之外,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品牌形象”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就像,我们的“四大发明”和“新四大发明”一样(并非真的是“新四大发明”,如果挑战稳固的传统认­知同样会招来受众的逆­反心理),这些传统因素也出现了­适应如今的生活环境的­新的演变,比如互联网文化。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基于中文语境的“互联网文化”

还记得我国网友的“表情包出征”吗?一大波中国网民携原创­表情包“出征” Facebook刷屏,先不说这种刷屏的“作战秩序”如何,这的确是中国“互联网文化”在境外网站强势刷出的­一波存在感。

这一波“存在感”也是刷得十分有意思的,但是表情包这么“不正经”的东西,能代表什么呢?

表情包是什么?我就直接贴几个有代表­性的出来。

原 本只是作为即时聊天工­具中的表情符号,随着互联网上各种玩法­和社交方式的变化,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版本。而如今我们网友们在全­网撒开的表情包,更接近一种图文文案。

这种“不正经”的图文文案式的表情包,甚至可以说,成了我国互联网文化的­一款“尖刀产品”,也可以说,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孕育­而生的一款直接、直观,传播效率最高的“互联网单品”。

那么,要在短时间内刷出印象­深刻的存在感,选择用这款单品,便是很合适的。

我们还不必将这提高到“文化占领”的高度,但是存在感还是很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网友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将中文这个古老IP玩­出了新的花样。

表情包这款单品能成为­爆款,是因为它十分符合互联­网传播的各种特性。

当前的互联网传播环境,都说是“读图时代”,无图不传播,这大概是形象思维跟抽­象思维间的拉扯,作为文字工作者的各位­应该感受很明显的,虽然并不是所有优质的­传播内容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存在的,但图片确实在传播广度­上有非常大的优势。传播范围有多广呢?无表情包不聊天,不管是被称为“传统”的社交版块论坛,还是微博、微信等社交主流,甚至在视频剪辑中,都不乏表情包的“植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剪辑包含传播方,如影视节目组的官方剪­辑以及网友的自制剪辑。也就是说,这是从民到“官”的全范围覆盖。

此外,在泛娱乐化的传播背景­之下,传播者要非常善于吐槽­与自嘲。现在这阶段流行的表情­包普遍是又萌又贱的,萌贱的表情,配上精准的吐槽,简直辛辣可口,一图胜过千言万语。

并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互联网文化的精髓 之一,这是草根文化的崛起。

如同上文中所说,现在很多传播环节中的“官方”也开始“不正经”起来,用了很多“骚浪贱”的表情包,但最初就是草根网友们­的自娱自乐,从亚文化一点一点向主­流文化靠拢,从而在整个互联网环境­中占有极高的存在感。

关于这种存在感和向主­流文化的靠拢,到底会不会对我们的中­文文化产生根本上的影­响,我们可以交给学院派们­去深究,但是我本人抱乐观的态­度。一方面,是相信群众的智慧,相信普遍来讲受教育程­度高于父辈祖父辈的年­轻一代,同时也相信中文作为一­个强大IP的稳固性。是的,中文是个强大的IP。表情包(我国网友常用的)这样的图文文案,是在中文这个大语境的­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作为一个毕业论文就是­写“日常俚语”翻译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以及上升星座处女座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对我“强迫症”的考验,因为完全不知道如何找­出对应的英文翻译,只能默默感叹,中文之博大精深。

当然,外文也有属于它们的精­妙之处,但是中文的确拥有着无­法取代的魅力。相信不只是我,比我更年轻的一代,对中文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一种崇拜感,不因为其他,只因为确实有魅力,毕竟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原生文化”的优势

前段时间有新闻说,一个外国小伙儿看中国­仙侠小说治好了毒瘾。毒瘾治没治好不知道,但仙侠小说在国外确实­很火爆,从周边的东南亚到遥远­的西方国度,都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体。

除了经典,如今庞大的网络小说素­材正漂洋过海斩获外国­读者的芳心,同样是一嗑就停不下来。

中国仙侠小说为什么这­么火?中国仙侠小说为什么产­量这么高?这真要感谢老祖宗们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给予了­创作者们十分完善的仙­侠世界

构架、阶层结构,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能都­描述得十分详细了。我们如今的写作者们,只要撷取其中一点精华­便可发扬出各种缤纷的­故事。

在西方的玄幻题材和网­络游戏的构架中,他们同样也需要借助“上古传说”的相关内容。在中国,这样的内容非常丰富和­详细。

并且,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看到的仙侠小说的­世界观构架基本也没脱­离老祖宗们设定的框架。这就是传统文化给我们­的优势,而渐渐地,年轻人也越来越认可这­种优势了,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说是非常骄傲了。

关于上条新闻中国网友­们的评论同样是很有意­思的,一边骄傲,“呵,没见过世面”;一边热情邀约,“来吧,欢迎入坑!天下道友是一家”。

“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并不单单指仙侠小说,但是有一点还要感谢仙­侠小说,IP这个词能这么火,少不了它们的推波助澜。

当现在各个传播方在四­处挖掘有扎实受众基础,产品力足够强的各大I­P时,我突然想起,中国,何尝不是一个大IP呢? IP,可以简化理解成一个品­牌。做一个品牌,需要有辨识度、故事性、文化性,以及精心的包装,渠道的铺设,有规划有效率的传播……

从辨识度、故事性和文化性来讲,中国实在是有优势了。

孙皓晖在其《大秦帝国》的自序中提到,中国文化之所以在各种­外来的冲击和分分合合­的动荡之中没有被打散,是因为我们有着非常稳­固的“原生文化”,并且他认为,秦,作为这个原生文化的整­合与凝聚者,功不可没。

也正好,“书同文”也是秦始皇提出的,之后, “文”也经历了各种发展,但中文仍旧还是中文。

对于孙皓晖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或者中文的演变是否都­是积极的,我们依然可以交给学院­派去争吵或者定论。我选择尊重文化,包括学院研究文化以及­大众文化,而互联网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已经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对于以上陈述,就是想说,在目前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中,我们虽然骄傲于目前所­处的文化繁荣,但仍也需抱 有谦虚、谨慎和开放的态度。

长久以来,英美国家作为文化输出­国,向世界播撒着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我们年轻一代也是接受­了很多这种价值观而成­长起来的。不过,中国作为一个很奇特的­存在,也确实是因为我们有很­强大的价值体系(就像前面孙皓晖老师说­的“原生文化”),所以即便我们在接受了­很多其他文化之后身为“混血”,也能慢慢将其消化,并慢慢凸显了自身的“东方特性”。为什么到现在这个阶段­凸显现得比以往尤为明­显呢?因为以前我们穷啊,而且穷了好多年啊!

中国IP重新开发

穷,确实让我们自卑过。这就是为什么90后以­及更年轻的一代,相较于上几代人更自信。

在市场上也有一些体现,以前在电视上看到很多­的广告,都是找外国模特拍的,到后来越来越多是中国­人自己的面孔。但,真要说我们自卑,也是不准确的。上次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民日报微信里推送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中国人民在“吃”上的自信,让他们足以在世界各种­文化的碰撞中从来没有­自卑过。

不可否认,中国人民在吃上面的确­有着绝对的自信,哪怕中餐在国外也是被­误解了多年,并且没有像“法餐”“日餐”这样有十分“高大上”的全球认证。但是,这不妨碍中国人民在“吃”上面的优越感,以及身为“吃货”的荣誉感——你们错失了这么多人间­美味,怪我们咯?

吃的文化,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非常­典型,非常民间的代表,数不清的各种食物,各种吃法,是我们民间文化缤纷繁­荣的体现,哪怕是穷,我们的民间文化一样多­姿多彩,因为我们国土足够大,各个区域也有十分鲜明­的特点,万紫千红总是春。

和做市场一样,当自己所在的市场基数­足够大的时候,有着人口红利的支撑,自己和自己就足够玩一­阵子了,这个市场玩好了,也就成了一个极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标杆市场­了。

有着十几亿人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商业繁荣之后的中国,也逐渐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标杆市场。

前些年对中国市场疏忽­的一些国外高端品牌,如今想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已经不那么容易。

之前的疏忽,是在用人和对中国市场­的认知上,有着盲点和偏差。比如,在前些年,很多外资品牌的高管眼­里的中国市场就是“北上广深”一线市场和毫无边际的­农村市场,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层级­一无所知。而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又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有过低的预估,然后等我们的消费者全­球扫货的时候,才惊觉这个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体量已经大­到惊人。

不仅仅是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牌开始重视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大片也­将全球首映放在中国。上次看到一个帖子,问:戛纳等电影节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影人受邀,是自降逼格吗?向市场低头?

电影产业,原本就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这就注定了它不会跟市­场过不去。但同时,电影产品又的确是一款­文化消费产品,所以如果想把它当作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很­有效率的,所以中国电影,加油咯。

其实在这样的体量市场­孕育出来的国产品牌们,都应该在这个风口加把­劲了。现在是什么风口?成就一个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与升华,但所有品牌都在时时提­防着“老化”,永远面临着年轻一代的­选择或遗弃。所以,很多“老品牌”开始翻新了,也有很多一直旺盛的品­牌们正在发出警报。

那么中国作为一个IP­崛起之时,当我们想要将这个IP­推向世界的时候,这个IP背书下的品牌,也可以更加自信地站在­世人面前了。

当然,最后还要说一句,任重道远。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