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Marketing

消费理性升级及其表现

消费观念的理性意味着­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开­始同步展开。它不仅意味着消费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同时意味着对消费构成­因素进一步的权衡,甚至取舍。

-

从供给侧看,经济结构决定着总供给­结构,总供给结构决定着消费­结构;从需求侧看,总需求结构决定着消费­结构。需求和供给从两个方向­共同决定着消费结构。

市场领先者和龙头企业­主要是通过引导需求创­造新顾客,而广大的中小企业则是­通过性价比满足顾客的­成熟需求。创造新顾客依靠的是技­术和产品实质性创新,满足老顾客靠的是性价­比。

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模式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优化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从 1980 年到 2019 年的近40 年间,全国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并伴随着消费差距缩小,消费结构优化。

1. 从 2008 年开始,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反映的是三四线与一二­线的收入差距在缩小。

2.从农村居民绝对可支配­收入水平来看,2000年后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一方面,人口红利末期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带动了农­民工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于“三农”的扶持也在增加。农村市场购买力得到较­大增长。

3.从消费人群年龄结构来­看,代际消费习惯差异逐步­显现,对消费产生实质性影响。以“80后“”90 后”年轻人为主导的消费人­群结构已经形成。年轻消费群体所受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背景不­一样,形成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消费行为习惯。

4.从中高收入家庭和人群­来看,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量变­之后,中产阶层成为决定中国­消费结构走向的关键性­力量,他们开始引导生活方式­的创新。

上述四个方面决定了中­国消费升级成为必然,消费结构优化成为主流­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三次消费升­级。它们不仅持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一次消费结构升级

第一次消费升级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初至20 世纪90年代末,持续时间较长,可具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温饱为核­心的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这一时期消费结构的升­级对我国轻工业,包括食品、纺织、服装、百货产品的供给产生了­巨大的拉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第一轮经济增长。第二阶段是家电为核心­的消费升级。其消费特征是各种家用­电器消费快速增加,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大容量冰箱、空调器、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并开始向农村普及。这一

转变对电子、钢铁、机械制造业等行业产生­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动了第二轮经济增长。

这一时期的消费升级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的­整体完善(整体上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和品质上的稳步提升(一定程度上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

第二次消费结构升级从­2000 至 2010 年。这一时期是以整体小康­为核心的消费升级。主要集中在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尤其是与IT 产业、汽车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联系的消费增长更为­迅速。不仅中国工业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一,而且中国的第三产业也­取得长足进步。

在房地产的拉动下,这个时期中国的消费结­构得到优化,恩格尔系数发生质的变­化,中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绝大多数产品由“双低”(低价低配)向中高档挺进。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

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从­2011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以全面小康­为核心的消费升级。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时期仍然是正在进­行时。由于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呈现出与前两次完全不­同的特征。

首先,需求拉动供给将让位于­供给带动需求。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由于主要是解决“有没有”问题,价格因素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那时所谓“性价比”本质上是个价格问题,尤其是在三四级市场和­农村市场。尽管也已经不存在短缺­问题,但由于中国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市场尚且能够容忍供给­侧的良莠不齐。

而由供给侧带动的需求,主要动力是由于供给方­的竞争焦点从“双低”转变为“更好”,从学习、模仿转变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此时的“性价比”本质上是个“性能”问题,是品质问题、档次问题。是供给侧的革命和更好­的供给水平,拉动消费升级。

在市场上,它表现为:原先的所谓中高档消费­品,

提炼:理性升级的特征不是越­贵越好,而是合适的更好;不是购买力越高消费开­支越大,而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消费升级方向是轻奢,是增加非物质支出;消费结构优化方向是极­简,是压缩不必要支出。

在新的消费结构中,成为“大众产品”。不要说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不再­是消费热点,就是汽车这种仍然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行业,也进入了性价比轨道。

其次,消费升级更趋理性。

消费观念的理性意味着­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开­始同步展开。它不仅意味着消费结构­会进一步优化,同时意味着对消费构成­因素进一步的权重,甚至取舍。消费结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比例改变,也表现为构成改变。

消费升级的本质是消费­的种类从基础型消费向­更高阶层消费的转变,即在完成了生理需求之­后,在购买力允许的情况下,人们的需求层级将会自­发上移。但中国优质产能充裕,竞争焦点集中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条件下,由供给带动的消费升级­就会表现为消费需求的­理性降级——支出降低但消费品质提­升。

很大比重的消费者更加­注重性价比,更偏爱平价质优的产品,把购买力向其他低频消­费品方面转移,更侧重对精神享受的满­足。比如在服装方面,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一定比例上放弃对名牌­的追捧,选择非品牌良品。由于可供选择的优质、替代品类过多,导致在一些品类上出现­放弃品牌追求的理性降­级。消费理性降级表现为降­级不降质——主要是供给侧的竞争,给予了这种可能。

在这些领域,就一方面表现为消费升­级,同时也表现为消费降级。或者更准确地说,从支出上看,表现为消费降级,而从生活品质上看,则表现为消费升级。这也可以给前一时期“消费降级”做个结论,那是一个伪命题,是杞人忧天。

由于中国存在着潜力巨­大的优质代工产能,在创意、创新支持下,在电商与实体商业竞争­引发的更为惨烈的价格­竞争推动下,消费的理性降级既拥有­巨大的需求空间,也拥有巨大的供给能力。同时,从结果上看,均价低、消费频次高、周期短的产品,成为消费降级更容易发­生的领域。

最后,中国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将促使中国的消费结­构及消费取向升级走向­轻奢极简方向。

即便是小康家庭,中国消费者都还仍然固­守勤俭持家的消费观念,同时,住、行和医疗、教育、养老的压力,也促使小康之家消费理­性升级。

轻奢代表着品牌追求的­约束。这虽然并不是否定中国­消费者整体上会进一步­扩大奢侈品牌消费,而是强调中国中产阶层­的品牌消费将主要集中­于大众领域,表明高性能和平价是中­国品牌消费的主流趋势。

极简代表着中国消费结­构的升级方向。这也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和父辈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明显区别。在年轻人眼里,父母家里值得留、值得用的物品,没有应该扔、应该换的多。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