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ictorial (Chinese)

日本《白毛女》:见证友好,续写传奇

一部由日本舞者演绎的《白毛女》,留下了中日文化艺术交­流的许多佳话,见证了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艰难历程,展示了民间外交的无穷­力量,也续写着芭蕾舞经典的­不朽传奇。

- 撰文 王众一 续昕宇

站 在话筒前的松山芭蕾舞­团总代表清水哲太郎声 音有些哽咽,他对受邀率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演出大型新编芭蕾舞剧《白毛女》感慨万千: “能在人民大会堂表演尤­为激动,因为旁边就 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仿佛听到不知曾有多­少像白毛女一样 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喊。” 应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2017年5月19日­晚,日本松 山芭蕾舞团在人民大会­堂揭开新编《白毛女》首场演出序幕,这 是松山芭蕾舞团第15­次来华演出。不同年龄层的中国观众­再次 被这部芭蕾舞剧经典感­动,场内不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62年前,清水哲太郎的父亲清水­正夫和母亲松山树子,将 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此后,舞团携《白毛女》 等多部芭蕾舞作品前后­14次访问中国,受到中国几代党和国 家领导人接见,其演出也感动了无数中­国观众。 松山“邂逅”《白毛女》 20世纪50年代初,中日两国邦交还未实现­正常化,但两国 人民渴望和平、友好与交流的愿望十分­强烈。

1952年,周恩来总理通过日本贸­易代表团向日本中国友 好协会(1950年10月成立­的日本民间友好团体)赠送了王滨、 水华导演的电影《白毛女》拷贝。日中友协复制了多个拷­贝, 使《白毛女》在日本各地巡回上映,引起强烈反响。至1955年6 月,200余万日本观众观­看了这部电影。日本进步文艺团体松 山芭蕾舞团也因此注意­到了《白毛女》。 1948年,清水正夫和妻子、芭蕾舞者松山树子创建­了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将其艺术宗旨定位为“上演古典芭蕾”和“创 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他们被白毛女的悲惨命­运及其不 屈精神深深震撼,联系到战争期间及战后­日本妇女的悲惨命 运与卑微地位,从亚洲女性解放的视角­出发,二人萌生了将 《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想法。他们希望借这部作品,让更 多人加深对中国人民的­了解,让更多日本妇女勇敢站­出来,与 不公命运做斗争。 改编过程中,为更完整地诠释《白毛女》的内涵,二人进 行了各种努力和尝试,几乎看遍了所有与白毛­女有关的素材。 1953年底,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田汉先生寄来信件,信 中附有歌剧版《白毛女》的剧本、乐谱及舞台剧照,1954年日本 东京未来出版社出版了­岛田政雄等人翻译的《白毛女》歌剧剧 本,都对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创作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不懈努力,1955年,松山版芭蕾舞剧《白毛女》完成, 同年在东京的首演令无­数日本观众感动落泪。 3年后,应周恩来总理邀请,松山芭蕾舞团携芭蕾舞­剧《白 毛女》首登中国舞台《。白毛女》成为松山芭蕾舞团重要­剧目之 一,在中日两国民间文化交­流,特别是在“以民促官”、推动两 国邦交正常化过程中拉­近了两国人民感情,开启了一段中日 “芭蕾外交”的历史佳话。 《白毛女》见证中日“芭蕾外交” 实际上,松山芭蕾舞团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还要更早。 1955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上,松山树 子见到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从此舞团与中国结下了­不解 之缘。 1958年,芭蕾舞剧《白毛女》在华首演,座无虚席。然而就 在他们回到日本后第二­天,发生了日本暴徒闯入中­国展览会会 场撕毁五星红旗的“长崎国旗事件”。中日民间交流一度受挫。 1964年,中日民间贸易组织从中­斡旋,双方签署了互设贸 易办事处和交换常驻记­者的备忘录。这年9月,松山芭蕾舞团 第二次大规模访华演出。在首都剧场演出的芭蕾­舞剧《祗园 祭》,周恩来总理三次前往观­看演出。同年11月,松山芭蕾舞团 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 国家领导人演出该剧,再受好评。 1966年9月,松山芭蕾舞团包括清水­哲太郎在内的19名团 员组成“日本青年交流团”,与中国青年在北京中山­公园露天 剧场参加“青年大联欢”。 1971年9月开始,松山芭蕾舞团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访 华演出。森下洋子接替松山树子,成为第二代“喜儿”。10月1 日中国国庆节这天,第二版《白毛女》在中山公园上演,这一版 《白毛女》的改编,很大程度上又受到了中­国版芭蕾舞剧《白 毛女》的影响。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诺 罗敦 西哈努克亲王观看了松­山芭蕾舞团演出。10天后,中华 · 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7月,上海芭蕾舞团访问日本,演出《白毛女》《红 色娘子军》等中国芭蕾舞剧,而团长孙平化还肩负一­项特殊使

1958年,松山芭蕾舞团来华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演员­与中国文艺工作者合影­留念。 国与日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传奇。 本刊资料 命——为实现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做好事前沟通。14日晚, 代表团在东京日生剧场­进行首场演出,谢幕时剧场里打出了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万岁”的横幅,掌声经久不息。8月14日晚, 上海芭蕾舞团举行告别­酒会,中日两位“喜儿”的扮演者—— 茅惠芳和森下洋子热烈­拥抱的瞬间被记者定格。这年10月,中 多年来,松山芭蕾舞团与中国保­持友好交流,多次见证了 中国与日本、中国与世界互动的历史­瞬间。 进入新世纪,松山芭蕾舞团仍心系中­国人民。2008年5月12 日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后,87岁的清水正夫拄着­拐杖,率领全 体团员70余人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悼念遇难者,并向地震 灾区捐款。同年6月,清水正夫因病逝世后,清水哲太郎继承父 亲的遗志,挑起了松山芭蕾舞团的­担子,续写“白毛女”的不朽

周恩来夫妇与“白毛女”们的故事

第15次来华演出,最让松山芭蕾舞团感激­的是在人民大会 堂演出。接受采访时,清水哲太郎动情地说:“人民大会堂是周恩 来总理曾工作过的地方,能在这里表演,对我们来说是无上的光 荣与幸福。”森下洋子也表示:“当我们被告知公演安排­在人民大 会堂时,像做梦一样。” 1955年7月,松山芭蕾 舞团访华,周恩来总理在北 京饭店招待晚宴上特意“搭 桥牵线”,介绍了中国歌剧 《白毛女》主演王昆、电影 《白毛女》主演田华与松山 树子结识。周恩来总理亲切 地对松山树子说:“下次带 着《白毛女》大家一起来。” 他还风趣地说:“你们三个 ‘白毛女’不能分开。” 此后,周恩来总理多次 观看芭蕾舞剧《白毛女》演 出。1971年,他向舞团赠送 了一整套《白毛女》的服装 道具,这套衣服被精心收藏 至今。 1978年,松山芭蕾舞团 访华,在人民大会堂的招待 会上,中日“白毛女”再度 聚首,但这次和她们在一起 的已不是周恩来总理,而是他的夫人邓颖超。她说:“恩来走 了,我来代替他。” 周恩来总理的人格魅力、周恩来夫妇的深情厚谊­深深地铭 刻在森下洋子心中。多年来她一直希望,自己有机会穿着周恩 来总理赠送的演出服演­绎喜儿。此次,69岁的她终于实现夙­愿。 在结束北京的公演后,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率团赶赴 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江苏­淮安参观访问,缅怀他们尊敬与爱戴 的周恩来总理。

《白毛女》中的中日往来

《白毛女》的中日往来,不只是松山芭蕾舞团。 1945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为启发广大官兵的阶级 觉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贺­敬之和丁毅根据晋察冀­边区一带 流传的“白毛仙姑”的传说,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 女》。歌剧《白毛女》在各地上演,引起群众强烈共鸣。值得一提 的是,当年张家口抗敌剧社上­演《白毛女》时,日本美术家小野 泽亘参与了舞美工作。这位小野还是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灯笼 与标语的设计者之一。这一时期,在黑龙江鹤岗滞留的日­侨中 间,也排演了歌剧《白毛女》。 新中国成立后,歌剧《白毛女》被改编成电影。在此过程

中,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的日籍留用 人员岸富美子等人在剪­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芭蕾舞剧《白毛女》由松山芭蕾舞团根据电­影改编而成, 上海芭蕾舞学校受松山­芭蕾舞团改编的启发,耗时5年创作出 中国版芭蕾舞剧《白毛女》,并于1965年在上海­首演,这是两 国艺术家互学互鉴的成­功范例。 周恩来总理曾对中国文­艺工作者说:“最先把《白毛女》 改编成芭蕾舞并搬上舞­台、最先对芭蕾舞进行改革­的不是我 们,而是松山树子和松山芭­蕾舞团,只凭这一点,就应该向他 们学习和感谢。” 此次松山芭蕾舞团排演­的新编《白毛女》是清水哲太郎在 2009年改编的第三­版。此版完全采用了中国版­同名芭蕾舞剧的 原创音乐,而故事情节则大量保留­了日本艺术家的想象。比如 新编《白毛女》开头以卢沟桥为背景拉­开序幕,恶霸地主捧着 日本刀、践踏着贫苦人民上场的­场景强调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 民族矛盾;身材肥硕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和凶狠狰狞的黄母、面 目不明的小喽啰等人物­设定难免会让熟悉上海­芭蕾舞校版《白 毛女》的中国观众产生些许违­和感;此外,新版白毛女的群舞不 仅充满幻想,还带有鲜明的百老汇音­乐剧或宝冢少女歌舞剧­元 素;皑皑白雪中生存下来的­白毛女化着浓浓的白妆,仿佛日本 民间传说中的雪妖;而喜儿将红头绳托付给­张二婶转交大春, 以及两人后来完婚等设­定,则突出了爱情的美好。 从歌剧、电影到芭蕾舞《,白毛女》在每个演进阶段都有中 日交流的佳话贯穿其中,成为中日民间交流与文­化交流的象征。

《白毛女》的故事仍在继续

2017年5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新­编《白毛女》再 次引起不同年龄层的中­国观众的共鸣。演出结束时,舞团和台 下观众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将演出推向高潮。 一位观众带着学习芭蕾­舞的侄女来看演出,她说,松山芭 蕾舞团的《白毛女》公演令她深受感动,演员们泪流满面的动 情演出配合中国芭蕾舞­剧的原创音乐和精美的­舞台设计,处 处引发共鸣,直抵人心。一位带着孙子来观看演­出的老奶奶表 示,芭蕾舞剧《白毛女》勾起了她曾经的回忆,休息时她还向 孙子进行讲解,只为让年轻人能更多了­解历史。她希望《白毛 女》的故事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继续见证中日友好。 清水哲太郎表示,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这一重要节 点,松山芭蕾舞团携新编《白毛女》开启第15次访华公演­并将 北京首演安排在人民大­会堂就显得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清水哲太郎说:“如果亚洲与世界真正实­现了和平,也许 我们的故事就没必要继­续讲下去了。但现实并非如此,也许现 在恰好是继续讲好白毛­女故事的时候。我们的世界还有很多 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世界各地还有很多喜儿­在呐喊,我们要替 她们道出渴望和平的呼­声。” 把白毛女的故事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思考其­普遍意 义,是清水哲太郎和森下洋­子对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事业的 继承与发展,也使人们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发现《白毛 女》的当代意义与永恒价值。

 ??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供图 ?? 身材肥硕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和凶狠狰狞的黄母、面目不明的小喽啰等人­物设定,与中国观众熟悉的《白毛女》有所不同。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供图 身材肥硕的恶霸地主黄­世仁和凶狠狰狞的黄母、面目不明的小喽啰等人­物设定,与中国观众熟悉的《白毛女》有所不同。
 ??  ??
 ??  ??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曾多­次来华演出,《人民画报》在1958年6期、1972年2期及19­79年2期都曾对其进­行过报道。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曾多­次来华演出,《人民画报》在1958年6期、1972年2期及19­79年2期都曾对其进­行过报道。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