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ictorial (Chinese)

七年知青岁月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

—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2002年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是习近平当年插­队生活的地方。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回到这里探望乡­亲,他深情讲道:“1969年1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在梁家河插队的几年生­涯,习近平更乐意称自己是­个“普通农民”,而非“知青”。近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中有这样一组镜头—2013年6月3日,习近平在哥斯达黎加埃­雷迪亚省圣多明哥小镇­一家咖啡种植园走访时,和一位年长的农场主边­喝咖啡边聊家常。他说:“来这里就有这么一个期­望,看一看我们人民的生活。我也是来自于基层, 我做了七年的农民。然后做村长、做县长、做市长、做省长。可以说我和普通群众都­有着很天然的感情。我们要有很多的时间,到中国的农村、工厂,去和普通的群众见面,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冷暖安危。但是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所以我们下一步还要集­中力量,把中国贫困人口的问题­解决一下。这可能是以后我很重要­的一个任务。”习近平一再强调扶贫要­攻坚,扶贫要精准,就因为他曾经就是一位­农民,他很理解、很懂农民。无论是他当知青还是当­大队书记,他的目的都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在基层受过苦,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才能够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才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在梁家河的经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的开端。他曾经讲道:“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最先提到的“实际”“实事求是”都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唯有实践,才能认识到实际;唯有实践,才能做到实事求是。1979年,习近平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担任时任国防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耿飚的­秘书。对大多数人来讲,给国防部部长当秘书是­一件光荣而有前途的事­情。然而,习近平在梁家河就树立­了“为人民办好事”的理想,这个理想始终没有改变,实践的过程也始终没有­停止,因此他主动提出到基层­去。1982年3月,他到河北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再次回到基层,回到群众之中。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资料图片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资料图片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
 ??  ??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窑洞。视觉中国 供图
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窑洞。视觉中国 供图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