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ictorial (Chinese)

用和平的力量守卫和平

- 本刊综合报道

入列11年,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拜会和接待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成为新时代中国军事外­交的“明星舰”。这就是中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万吨级军舰—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2019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蓝色大洋上,通体洁白的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破浪而来,船身上巨大的红十字标­识格外醒目。主甲板上,一幅平展开的世界地图­记录着这艘特别军舰入­列11年来的航迹。如果将这些航线全部相­连,足以环绕赤道11圈。

医术精湛的中国军医、数百张病床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海上医疗救­护而量身定做,这艘专业大型医院船肩­负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为和平、友谊与健康而来。

把健康送到天涯海角

医院船医疗中心主任蔡­金辉在“和平方舟”上服役了11年,见证了医院船由国内到­国外,从近海驶向深蓝的航迹。他用一句话形容这艘海­上医院船的使命,那就是:“我们要把健康送到天涯­海角。”

2009年10月,来自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各大医院、各地军医大学的专家教­授汇聚在船上,首次执行“医疗服务万里海疆行”任务,为驻岛官兵与当地群众­免费巡诊。

第二年,“和谐使命”任务拉开序幕,“和平方舟”开始向远海进发,把医疗服务扩展向国外。

出访任务并不轻松。每到一站,船一靠码头,医护人员就开启“24小时连轴转”模式。闻讯而来的患者们涌上­医院船,有的病人是因为当地医­院医疗条件有限无法救­治,有的需要体检,还有的就是对这艘来自­中国的“大白船”好奇,或者想要体验一下神奇­的中医。

2018年,“和平方舟”上的飞行员马东升驾驶­救护直升机,载着一支10人医疗小­分队飞行100多公里,来到斐济交通不便的瓦­图莱莱岛上。岛上共有4个村庄,800多名居民,但全岛只有一个医疗中­心,仅有1名医生和1名护­士。针对岛上医疗条件和发­病情况,医疗队专门带了便携式­B超、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向当地民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

上岛后,医疗队队员分秒必争地­开展诊疗服务。瓦图莱莱岛酋长拉徒说:“真没想到,中国军医会从天而降,使我们及时得到专业诊­疗,感谢‘和平方舟’,感谢中国!”

2013年11月,菲律宾遭受“海燕”强台风袭击,人员伤亡惨重。刚刚结束125天“和谐使命-2013”任务的“和平方舟”接到命令,紧急出动赴菲律宾进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48小时内,散落在全国各地41个­单位的400多名军医­与船员全部集结完毕。“和平方舟”以全速马力直接穿越风­浪地带,77小时后抵达菲律宾­灾区。

医护人员眼前的情景可­谓“满目疮痍”:椰子树成片倒着,房屋也几乎全倒了,石砌码头成了石堆。医院船无法靠岸,只能抛锚在附近海域,医生们乘小艇上岸投入­巡诊。

连续奋战16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诊伤病员2­208人,成功实施手术44例,并有4名新生儿诞生在­医院船上,孩子的父母纷纷给他们­取名为“和平”“方舟”或“中国”。

传递友谊的“明星舰”

入列11年,和平方舟到访过43个­国家和地区,这艘中国军事外交“明星舰”成了传递和平的友谊使­者。

“我们是一张大国名片,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毛志国说,他参加了2018年“和谐使命-2018”任务。这一次,“和平方舟”代表中国海军首次出访­多米尼加,那时多米尼加刚刚与中­国建交半年。

毛志国记得,靠港那天停泊在圣多明­各港里的军舰均悬挂满­旗,鸣笛迎接“和平方舟”的到来。“和平方舟”的到访在当地刮起一股“中国旋风”。开放参观时,多米尼加华侨学校高三­学生黄秀儿,认真观看了船舱里的每­一幅宣传展板。走下舷梯,她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回中国上大学,成为一名外交官,像‘和平方舟’一样,带着和平友好走遍世界。”

中国形象从这些穿着军­装或白大褂的官兵们身­上传递出去,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也在­不断加深。2017年,和平方舟再访孟加拉,长大的Chin两次登­船寻找接生她的“中国妈妈”;医院船抵达刚果(布)黑角港时,不少当地民众穿着印有­中刚两国元首头像的T­恤衫高喊“中国,好样的”。

伴随着一次次出访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源源­不断传递出去。身处船上的“明星科室”—中医科,海军军医大学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每天都格外忙碌,因为这里是各国政要登­船参观的第一站,很多到访国民众都喜欢­上船来体验一下“神奇”的东方医术。

“和平方舟”访问马来西亚时,登船参与志愿服务的贝­尔纳德曾赴中国留学,他正是李伟红的学生。于是,师生二人联手开展诊疗。李伟红还去参观了贝尔­纳德在马来西亚开的中­医诊所,为当地医生开课培训。

“这是一种文化外交,教授中医就是在传播我­们的中国文化,也是在传递我们的外交­理念。”李伟红说,“我们向世界表明,中国人以和为贵,中国军人为守卫和平、构筑友谊而来。”

随着“和平方舟”的航迹不断延伸,不少不太了解中国的外­国民众开始熟悉、向往这个遥远的国度。一名为“和平方舟”提供语言服务的委内瑞­拉志愿者起初并不了解­中国,几天

之后,她询问毛志国如何才能­去中国,甚至问怎样才能加入中­国海军。

不知从何时起,“和平方舟”在各国民众口中又多了­一个绰号—“来自中国的大白船”,因为它能够带给人以温­暖。

最早执行出访时,官兵们曾为如何准确地­翻译“和平方舟”这个名字苦恼。如今,多国语言中都新增了一­个名词:“和平方舟”,拼写就是汉语拼音。

“我们和很多国家联系,只要一说‘和平方舟’,不用翻译,谁都知道!”老船员蔡金辉扬起嘴角,满脸骄傲地说。

锻造守卫和平的力量

2015年,中马“和平友谊-2015”实兵联合演习在马来西­亚举行,演习中一艘“商船”“被撞倾覆”,船员“受伤落水”。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和平方舟”立即派出救护直升机前­出搜救,同时放下两艘高速小艇­支援“失事”船只。

2分10秒后,中国直升机率先发现“落水者”。随后便是快速打捞、转运、检查、诊断、手术……“和平方舟”展示了出色的立体救援­能力。

出色的表现赢得外军军­官的一致赞赏,有人评价“‘和平方舟’是一艘最温暖的中国军­舰”。而第一任海上医院院长、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孙涛深知­这一切背后的付出。

“一路航行,一路训练”是“和平方舟”一茬茬官兵不变的口号。即使遇上大风浪天气,训练也照常进行,因为这是“熟悉特殊环境的时机”。

2015年,“和平方舟”成立了“海上大学”,由各科室医生轮流讲课,向其他专业的医护人员­与船员传授基本的救护­知识。

“‘和平方舟’是为了战时救治建造的,医生必须是全才,人人都要能独当一面,人人都要会紧急救援。”孙涛说。

在“和平方舟”上,最有特色的是一张“大表”,任务中这张表每天更新,为每名医师分配次日的­值班科室。表格通常在凌晨更新,然后塞进各间宿舍的门­缝里,第二天起床后,医护人员看到自己被分­在哪个科室,就去哪里值班。

用和平的力量守卫和平,孙涛认为,这条路还应该走得更远,“和平方舟”的航迹将驶向大洋更深­处,“战斗舰走到哪里,‘和平方舟’就能保障到哪里。”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琚振华/新华社 ??
摄影 琚振华/新华社
 ?? 摄影 王景隆 ??
摄影 王景隆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
摄影 江山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