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国企改革的原则、重点和难点

隐性利益集团的隐形阻­挠是改革的最大阻力和­敌人

- □黄少安

过去 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甚至超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靠什么?靠改革,而且主要靠经济体制改­革。现在我们已经在讨论和­实施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要放弃原来一些动力,寻找新的动力源泉。那么,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动力即旧动能是什么?可以概括为: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大量投资型、中低端产品大量出口型、房地产拉动型。也就是说,中国几十年以来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人力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投入、大量投资、大量中低端产品出口、大量投资房地产和通过­改革拉动的。中国过去依靠这些旧动­能,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约束条件。当然,过去几十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也非­常大。但究其实,以上所有的动力都不是­原动力;过去几十年各个方面发­展的原动力都是“改革”,包括观念创新和体制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和发展最大的、最本源的动能。资源、劳动力原来都有,为 什么利用不起来或利用­不好?因为体制束缚。因为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和农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和增长,并且为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为改革,各种自然资源被利用起­来;因为改革,各层次劳动者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因为改革,私人经济发展起来,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因为改革,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出去、引进来;因为改革,国有经济活力大增;因为改革,人才数量大增、质量大幅度提高;因为改革,技术迅速进步。

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还是改革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的关键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和中等收入阶­段,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要­转变,经济增长动能要转换,经济增长速度要调整,产业结构要优化,整个社会要转型。中国要寻找跨越中等收­入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和较高­速度增长的新的动力源­泉,即所谓“新旧动能转换”。那么,哪些是新动能? 如何发挥新动能?一般意义上,我们把新动能概括为: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这些所谓的“新动能”,过去也在用,只是相对于过去,要用得更多,要以其为主导。原来使用较多的,例如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环境污染型、大量投资型、中低端产品大量出口型、房地产拉动型等动力,不能再用,或者不能依赖,或者要降低使用量和提­高利用率。

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或­中后期,中国还不是发达国家,大量投资,尤其是基础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是必须的和合理的。所以,笼统地批评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夸大­或过度期望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是违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事实的。现在和未来相当长时期,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与消费具有差不多的贡­献率。需要批评和改进的不是­投资,而是投资结构,即谁来投资、投资于哪些领域和哪些­地区。至于技术进步,是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促使经济增­长的永久动力,

而且,现在和未来会更重要。怎样才能优化投资结构?从根本上看,取决于投资体制;怎样才能优化产业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结构和产业政策是否科­学。不科学的产业政策和投­资结构必然恶化产业结­构。政府着力于要素结构优­化的间接产业政策,才可能优化产业结构。怎样才能实现产业升级­和提高产品质量?要靠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需要优化相­应的体制机制,即技术创新取决于体制­创新。所以,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改革即体制创新,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最根本的动力。中国的技术进步等众多­方面也需要体制创新来­保证。

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到底是什么?尽管理论界有不同概括,但是实际上一直都是企­业改革,也可以说,本质上都是国有企业改­革。因为允许和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发展,本质上也是基于对国有­企业的质与量、地位与作用的认识。从国有企业的现状和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现状看,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仍然是国有企业改­革,只不过国有企业的定位、改革的具体任务和重点­难点具有了新的阶段性­特征。

1.国有经济的现状与国有­经济的科学定位决定了­国企必须改革。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所处的阶段,国有经济的定位和存在­空间大概是:市场失灵领域,国有经济必须主体性存­在,即必须提供公共产 品;一些自然垄断行业,虽然产品不是公共物品­性质,但是国有资本垄断有经­济上的相对优势,国有资本以国有垄断企­业形式存在,也可能吸收非国有资本­参加、国有控股。中国的国有经济还可在­一些竞争领域存在,国家需要有更多的经济­控制力。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人口最多国家,在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面临众多挑­战,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材料、装备制造、金融、信息、能源等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需要有足够的­存在。总之,现阶段,中国国有经济的存在不­能走向两个极端:一是不能信奉所谓标准­自由主义经济学,认为国有经济仅仅需要­存在于市场失灵领域。极端自由主义经济学甚­至认为市场失灵都不存­在,国有经济不需要存在。另一个极端就是夸大国­有经济的功能和存在空­间,甚至否认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本文所说的“国有经济”是指经营性国有资产,包括独资的国有 企业资产和国有控股、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现阶段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太广、与民争利和挤出民营资­本、一定程度上滋养腐败、经营效率低下。几乎所有的国有垄断行­业的企业都在从事一般­性竞争行业的投资和经­营。哪个垄断行业企业不从­事房地产、金融产业?不从事与其主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这已经远远超出现阶段­国有经济存在的必要空­间和合理空间,无论是经济效率还是社­会效益都不高,因此必须改革。

2.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改革的基本方向

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内容或主要任务是­四个方面:对现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或具有国有资产的企­业进行科学分类;国有资产适度退出,相关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改制或转让;国家作为所有者(代表)对必须保留的企业国有­资产怎

么管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这四项任务是有逻辑和­时间顺序的,必须先分类,然后确定哪些退出,再确定或设计保留的企­业国有资产怎么管理,最后才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

3.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两个任务和两个方案。两个任务分别是公司内­部治理

结构改革和国家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革。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首先是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国有资产如何坚决而稳­妥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要从保增长动力、防资本外流和提高国有­经济效率和控制力等多­维度认识国有资产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战­略意义;要把国有资产的合理退­出与民营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资本外流主要是民营资­本外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可以“六管齐下”:一是减国有经济,给民营资本腾空间;二是加强产权保护,保安全;三是减税、减费,降成本;四是改革政府体制、抑制公权侵犯私权,减少企业的麻烦;五是金融谨慎开放,堵渠道;六是加强对民营资本的­规范和约束,强化民营资本家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

其次,对应该留下的国有资产­怎么管理?要尽量减少代理层次,每一个代理层次既要有­权力,还得有职责、能做事,要避免设置那些只有权­利和权力、不做事或不想做事或不­能做事、只想扩充向其负责的下­属机构的机构。中国有关方面钟爱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但是,中国实际上不可能实施“淡马锡模式”,中国的实际与“淡马锡模式” 也相距甚远。

关于国企治理结构改革。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资­产参股的公司,其公司治理结构应该按­照一般公司构建和改革,有关部门只是、也只能是派出股东代表­进入董事会,按股权大小行使在公司­的决策权和管理权。所以,与国有资产相关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和改革主­要针对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从一般化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看,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股东为了资产保值、增值而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与经营者的关系看,还要增加考虑对国有股­东代理者的身份界定和­激励约束问题;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与­经营者的关系看,还要多考虑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定位和作­用。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既要符合一般原则,还要体现中国特色。具体就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党委会、监事会、董 事会等的定性、定位、定权、定利,国有资产投资决策者、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身份­界定和个人待遇,特别是党委领导的定位­和职能。管理国有资产和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人员,哪些是干部或公务员?定什么级别?分别归谁管、拿多少钱、从哪里拿?哪些是企业家?要不要把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当作干部管?薪酬怎么定、怎么拿?企业如何去行政化?凡此种种,既是理论问题,也是操作问题。

独立董事制度是欧美法­系的公司监督制度,监事会是大陆法系的公­司监督机构。中国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中,既有监事会,也有独立董事,还有工会,更有党委会,应该都是起监督作用的,其实都不起作用,或作用错位,或作用微弱,需要改革。建议在以下两种方案中­进行选择。

方案一:废除监事会,设独立董事或外部董事。董事会由股东代表组成,由国资委与组织部完全­按

 ??  ?? 现阶段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太广、与民争利和挤出民营资­本、一定程度上滋养腐败、经营效率低下。
现阶段国有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覆盖面太广、与民争利和挤出民营资­本、一定程度上滋养腐败、经营效率低下。
 ??  ??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国有资产如何坚决而稳­妥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是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国有资产如何坚决而稳­妥地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