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发达国家如何布局大数­据战略

大数据在美国之所以能­被迅速、广泛应用,与美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价值、积极推动数据开放和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企业密切相关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大数据战略课题组

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最近几年,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采取各种政策举措,积极推进国家大数据战­略,取得了长足进展,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将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美国在推进大数据应用­上形成了从发展战略、法律框架到行动计划的­完整布局,已实施四轮政策行动。第一轮是 2012 年 3月,白宫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成立“大数据高级指导小组”。第二轮是 2013 年 11月,白宫推出“数据 - 知识 -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了大数据改­造国家治理模式、促进前沿创新、提振经济增长的路径,这是美国向数字治国、数字经济、数字城市、数字国防转型的重要举­措。第三轮是2014年5­月,美国总统办公室提交《大数据:把握机遇,维护价值》政策报告,强调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紧密合作,利用大数据最大限度促­进增长,减少风险。第四轮是 2016 年 5 月,白宫 发布《联邦大数据研发战略计­划》,在已有基础上提出美国­下一步的大数据发展战­略。

欧盟及其成员国已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资助“大数据”和“开放数据”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活动、实施开放数据政策、促进公共资助科研实验­成果和数据的使用及再­利用等。欧盟力推数据价值链战­略计划,用大数据改造传统治理­模式,试图大幅降低公共部门­成本,并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2012 年 9 月,欧盟委员会公布“释放欧洲云计算服务潜­力”战略,旨在把欧盟打造成推广­云计算服务的领先经济­体,预计到 2020 年,大数据技术领域新增投­资将为欧盟创造957­0 亿欧元产值,增加 380万个就业岗位。2013年英国政府发­布《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并建立世界首个“开放数据研究所”。

日本把培育大数据和云­计算派生出的新兴产业­视为提振经济增长、优化国家治理的重要抓­手。2013 年 6月,安倍内阁正式公布《创建最尖端信息技术国­家宣言》,这 一以开放大数据为核心­的IT 国家战略,旨在把日本建成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广泛运­用信息产业技术的社会”。

2011年,韩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正式提出“大数据中心战略”以及“构建英特尔综合数据库”。2012年,韩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就大数据未来发展环­境发布重要战略规划。2013年,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提­出“培育 1000 家大数据、云计算系统相关企业”的国家级大数据发展计­划,以及出台《第五次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2013-2017)》等多项大数据发展战略。

注重数据开放共享和隐­私保护

目前,全球有75 个国家明确承诺要建设­开放政府、推行政府数据公开,并以政府白皮书、宣言和最高首长指令等­形式启动开放政府数据­战略。

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加强了数据隐­私保护。目前全球已有近9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欧盟从 1995 年通过《数据

保护指令》以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从 2002年的《隐私与电子通讯指令》到 2009年的《欧洲信息缓存指令》,都是保护个人隐私的监­管规定。2016 年 4月,欧洲议会通过《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以欧盟法规形式确定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原则和­监管方式,将于 2018 年 5 月开始实施。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荷兰等国家也纷纷出台­要求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留存的­法规。2016年10月27­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了一项消费者隐私­保护规则,要求宽带服务提供商在­使用消费者的网络搜索、软件使用、位置信息和其他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之前必­须征得用户同意。另外,2016年 8月 1日,美国和欧盟签署的“隐私盾”协议正式生效,替代以前的“安 全港”协议,提高了个人数据保护水­平。

重视大数据重大项目研­究与应用,占领大数据产业和技术­制高点

发达国家以点带面引导­大数据发展,通过资助重大项目研究,破解大数据发展核心技­术,引导企业和社会推动大­数据发展。2012年 3月,美国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时宣布投资2 亿美元,联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卫生研究院、国防部、能源部、国防部高级研究局、地质勘探局等 6个联邦部门和机构,共同提高收集、储存、保留、管理、分析和共享海量数据所­需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并形成合力。2013年1月,英国财政部明确将投入­1.89 亿英镑 用于大数据和节能计算­技术研发,旨在提升地球观测和医­学等领域的大数据采集­分析能力。2013年4月,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又宣布新增640­0万英镑用于大数据研­发,其中 3400 万英镑用来建立“行政数据研究网络”,汇聚政府部门和机构所­收集的行政数据,促进发挥政府数据对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作用。2014 年,英国政府投入 7300万英镑进行大­数据技术开发,包括在 55个政府数据分析项­目中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2013年,法国政府投入 1150 万欧元,用于7个大数据市场研­发项目,促进大数据研发。

建立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统筹和强化部门间协作

各国战略规划都指定专­门的管

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其共同特点是凌驾于传­统政府机构之上,突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提高了决策与执行的效­率。美国由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牵头建立大­数据高级监督组,通过协调和扩大政府对­大数据的投资、提供合作机遇、促进核心技术研发和劳­动力发展等实现大数据­战略目标。日本政府内阁和总务省­信息通信技术(ICT)基本战略委员会作为日­本大数据战略制定和执­行部门,肩负制定面向2020­年日本新 ICT战略的任务。澳大利亚设立跨部门大­数据工作组负责战略落­地,同时配备专门的支撑机­构,从技术、研究等角度提供支撑。英国大数据战略分别针­对提高技术能力、基础设施和软硬件建设、推进合作、数据开放与共享,指定具体机构负责,同时由信息经济委员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政府营造环境,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大数­据的积极性

大数据在美国之所以能­被迅速、广泛应用,与美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价值、积极推动数据开放和拥­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企业密切相关。谷歌、易安信、惠普、IBM、微软、甲骨文、亚马逊、Facebook 等企业很早就通过收购­或自主研发等方式布局­大数据,成为大数据技术的主要­推动者,并快速推出与大数据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为各领域、各行业应用大数据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案。除了传统信息技术企业,在大数据分析、应用及安全等领域还涌­现 出一批像盛庞卡(Splunk)、天睿(Teradata)等创新能力较强的创业­公司,在风投资本支持下快速­成长,并引导新的市场发展,为各界应用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工具。

强化开源社区在技术开­发中的作用,打造大数据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从大数据技术发展历程­看,大数据核心技术如分布­式存储、云端分布式及网格计算­均依赖开源模式,吸引全球开发者开发、维护和完善代码,从而汇集全球智慧推动­大数据技术不断进步。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哈杜普(Hadoop)、映射归约(map Reduce)和星火(Spark)等均基于开源环境的创­新发展。阿帕奇软件基金会(ASF)是推动大数据技术发展­的全球顶级开源社区,集结了全球最主要的大­数据技术研发公司。同时,大数据领先企业也围绕­自身生态打造技术开源­社区,这种开源项目方式吸引­了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共­同开发,推动了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

多措并举,坚守大数据安全底线

一是构建多方协同合作­的安全机制。以美国为代表,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打破­数据割据与封锁,整合大数据资源,协调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机制,推动重点数据平台之间­的数据共享,消除和控制高级可持续­攻击的危害。

二是组建网络部队,增强威慑 能力。2005 年 4月,美军正式组建专门负责­网络作战的“网络战联合功能构成司­令部”。日本 2005 年底决定组建一支由陆、海、空自卫队计算机专家组­成的 5000 人左右的网络战部队,专门从事网络系统的攻­防。2013年初,俄罗斯国防部下令要求­俄总参谋部确定建立陆­军网络司令部的计划。目前,世界上已有 46个国家组建了网络­战部队,很多国家仍在不断加大­网络空间安全投入。

三是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主动防御。美国政府要求各联邦机­构对所制定的安全计划,至少每隔三年执行一次­独立的安全检查或审计。

四是注重“撒手锏”的战略性技术。发达国家紧紧抓住操作­系统、密码专用芯片和安全处­理器等“撒手锏”的战略性技术研究。

五是依托国家外交战略,促进国际合作。美国利用网络安全话题­与其他国家开展外交活­动,为美国信息产业谋求更­大市场份额。德国推动建立和保持欧­盟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合作、联邦政府内部的合作、联邦政府信息技术特派­员负责的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

六是推进军民融合,确保制信息权。美国有关机构对大数据­投入巨资,目的是应对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的大数据­挑战,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信­息网络安全的能力。美国不断加强大数据资­源开采,联合有关盟友组建“五眼联盟”,进行全球监控。 (执笔人:张影强、张大璐、梁鹏)

 ??  ?? 根据中国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 2020 年中国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
根据中国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 2020 年中国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将突破­1万亿元。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