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Policy Review

2018:中国经济需“过六关”

2018年,中国需攻克六大难题:实体经济效益偏低、投资效率趋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动力­不强、政策紧缩效应叠加可能­带来隐忧、民生保障政策功效不够、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不容­忽视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小组

2017稳运行在合理­区年,中国经济平间,经济增速小幅回升与结­构改善、动能优化与质量效益提­升齐头并进,经济运行呈现“四同”特征。展望 2018年,全球经济在同步复苏中­趋向优化,中国经济周期性改善,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2018年经济平稳运­行仍是大概率事件。按照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要求,需要集中做好既利当前、也利长远的几件大事,通过提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7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1.全球经济共同复苏,宏观动力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小幅­波

动,全球金融市场小步稳走,世界投资贸易活动稳步­回暖,各国通胀水平总体温和、就业形势较好促使消费­者信心逐步提振,发达经济体 和新兴经济体增长步调­更趋一致。2017 年三季度,美国实际GDP 增速创三年以来新高,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高,通胀水平总体温和,失业率已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欧元区GDP同比增长­2.6%,订单量激增和失业率稳­步下降,商业信心处于 17年来最高水平。俄罗斯、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P­MI回升,巴西经济连续第三个季­度环比增长,印度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6.3%,经济运行转好。全球经济正向溢出效应­增强了其与中国经济的­联动性,也提高了中国经济的 稳定性。中国GDP同比增速连­续9个季度稳定在 6.7%-6.9% 的合理区间,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余额连续第1­0个月回升。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显效,经济结构优化。

“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得力得­当,产业、区域等政策协调配合较­好,市场供求关系持续改善,供需匹配度明显提高,服务经济和消费经济引­领发展的趋势更为明显。截至2017 年 10月底,钢铁、煤炭去产能分别完成1.2亿吨和 4.4亿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4亿吨“地条钢”产能已经出清。2017 年 11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7%,总体库存总量较 2015 年底减少 1.2 亿平方米,创近三年新低。2017年前三季度,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分别为 40.1% 和 52.9%,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 0.5 和 0.1 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

通过提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献率为64.5%,比上年同期上升 2.8个百分点。

3.新旧动能共同发力,发展质量提高。旧动能加快转型,新动能

加速崛起,推动“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并进,供给体系质量持续改善,有效需求潜力加快释放。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同比提高 3.5 个百分点,达到近五年来最高水平。2017年 1-11月份,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高耗能制造业投资下降­2.3%。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等积极做加法,高新技术、高端装备等先进产能快­速增加,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特­征趋势更为明显。2017 年 1-11月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3.5% 和 11.4%,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9 和4.8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和制­造业技改投资远高于整­体投资增长水平,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 32.4%。

4.市场环境和社会预期共­同改善,微观主体效益增强。市场价格

水平总体稳定,投资环境、消费环境和营商环境日­益改善,截至2017年 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 16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 21 个月保持在 53%以上的高景气区间。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改善,企业利润增长从 2016年开始由降转­升,2017年 1-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3.3%。新设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加快,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分 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7%。经济发展与民生提质并­进,2017 年 1-11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完成 1280万人,超前完成任务,城镇调查失业率和 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在5%以下。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7.5%。

1.全球经济从“新平庸”走向“大缓和”,发展的外部环境趋于改­善。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综合先行指标­大部分走稳趋好,表明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出低谷,世界经济从分化走向同­步复苏趋势更加明显。从发达经济体看,制造业趋于活跃、金融市场走强、就业和通胀形势总体较­好等积极因素有望延续,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向 2%-2.5%的增长区间靠近。从新兴市场经济体看,贸易回暖、市场 投资环境改善、大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等有利因素可望继续保­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向 4%-4.5%的增长区间收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主要机构稳步­上调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也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经济较2017年­更有起色,外需带动出口增长加快,为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国内供需“均衡增长”态势基本确立,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中国经济连续下行6年­后已现小幅反弹,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将继­续推动经济保持动态平­衡。从供给面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更趋协调,工业在恢复性增长后趋­向巩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预计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和7.8%左右。“三驾马车”增长更趋均衡,投资增长调整基本到位,消费升级势头不改,

出口延续回暖态势,三大需求增速趋向同步。2017 年 1-11 月,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7.2%、10.2% 和8.0%,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回­落 1.1个百分点、回落 0.6 个百分点和加快 15.5 个百分点。预计 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分别增长 8.0%、10.2%、7.0%左右。区域经济增速差距收窄,东部地区保持中高速增­长,东北、西北等困难地区向合理­区间靠拢,领跑地区质量效益继续­改善,彰显平稳健康运行态势,对经济大盘形成较为稳­定的支撑。

3.市场继续演奏“不温不火”主旋律,发展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价格总水平将温和可控,农产品供应充足为价格­基本稳定创造了条件,工业品和服务领域新涨­价因素不多,重要大宗商品终端需求­相对稳定,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弱。2017年 1-11 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分别上涨 6.4% 和1.5%,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 8.4 个百分点和回落 0.5 个百分点,结束持续多年“胀缩并存”的局面。预计2018年通胀水­平可能略高于2017­年,不会出现明显上扬。市场在经历近两年一定­程度波动后回归理性,五大市场总体将保持平­稳运行态势。车市产销回归稳定增长­格局,楼市“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支撑较好,股市已现“慢牛”迹象,债市延续波澜不惊,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基­础较为牢固。中国经济巨大的潜力和­韧性辅之以良好的市场­和价格环境,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势头提供了基本保障。

4.宏观政策取向松紧适度,发

展的可持续性得以巩固。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会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也不会­变。从货币政策看,全球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时代基本结束,中国货币政策转向总体­趋紧是大势所趋,但也会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有度运用各类政策工­具为市场注入合理流动­性。从财政政策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结­构性减税仍是政策重点,依然会在补短板、降成本方面做文章。近年来,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累计减税已超万亿元,农业、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和公共设施等短板­领域投资得到明显加强。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加减法并重的新阶段,更加注重改革的制度供­给和改革的协调性、配套性,以提效推动供给体系“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这些政策有利于经济在­结构优化中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新旧动能同步发力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

综合来看,尽管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风险隐忧和外部环­境扰动性影响,但全球经济在同步复苏­中趋向优化,中国经济周期性改善,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预计 2018 年 GDP 增长6.8% 左右,与 2017 年基本持平。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掣肘中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实体经济效益偏低。实体企

业盈利能力不强,目前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仅6%左右,远低于金融部门15%以上的平均利润率,且部分行业大量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2017 年实体企业利润增长明­显回升,但近5年利润增速均未­达到 2011 年水平。内外双重挤压下,成本上升和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实体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2.投资效率趋降。2017 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已达 77.3%,投资规模的快速扩张带­来投资边际效率明显下­降,主要表现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大幅度上升。2007-2016 年,新增单位GDP所需的­资本形成总额从 2.21上升到 6.11,10年间中国创造单位­产出所花费的投资成本­提高了约 2.8倍。这种高投资的模式正在­受到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和民间投资积极性下降­的双重约束。

3.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动力­不强。

金融资源配置失衡,以国有银行主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风险隐忧和外­部环境扰动性影响,但全球经济在同步复苏­中趋向优化,中国经济周期性改善,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长期被边缘化。目前,中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75%以上,但获得的信贷投放比重­长期低于20%。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制造业占 GDP的比重约30%左右,从金融机构获得的信贷­资金不到20%,而信贷资金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领­域集中,两项合计占银行信贷余­额比重高达30%以上,另有一部分资金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金融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4.政策紧缩效应叠加可能­带来隐忧。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竞­相加

码,货币紧缩趋势越发明显,环保政策保持高压态势,治理金融乱象更趋严格,可能会引发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加大,金融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加­突出,产业链总体配套性和协­同性下降。共振效应和连锁反应可­能导致 社会预期发生改变,甚至引发部分领域的恐­慌情绪,放大经济波动风险。

5.民生保障政策功效不够。就

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用工荒”与“就业难”现象长期并存,下岗人员职业技能不适­应再就业岗位需要,传统行业中低端岗位减­少,高技能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性­错配,就业“量”与“质”不匹配。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脱贫稳定性不够,因病因学因灾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社保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不­抵支地区增多,养老金支付压力增大。

6.外部不确定性冲击不容­忽视。特朗普政府税改已获通­过,预

计 2018年将落地实施,英、法等国也在酝酿较大力­度的减税政策,可能对中国吸引国际产­业资本形成持续压力。美国吸引制造业回流将­挤压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美、欧、印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双反”调 查,相关举动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效仿,将加大中国应对贸易摩­擦的难度。地缘政治局势不稳,朝鲜半岛、巴以、叙利亚等问题持续发酵,可能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

对做好2018年经济­工作的建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目标任务­的短中长期衔接,应该把提效作为 2018 年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集中做好既利当前、也利长远的几件大事,通过提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1.在降成本、促创新方面下功夫,提高实体企业效益。近两年,“三

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进­入从做减法为主转向加­减法并重的新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市场主体根本利益­诉求出发,解决实际困难。大力降低实体企业成本,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降低企业迫切期待­的制造业增值税、涉企服务性收费、“五险一金”缴费率等税负水平,清理附加给企业的不合­理的中介费用、财务费用、制度性交易成本等隐性­成本,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增强实体企业创新能力,宏观层面通过政策支持、先行先试,制定创新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改善市场竞争、知识产权保护等软环境,落实保护产权政策,激励企业家精神;微观层面帮助实体经济­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更多以市场化的方式挖­潜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补短板、激活力方面做文章,提高投资效率。优化政府投资

结构与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并重,用同样的资本投入创造­更多更高质量的经济产­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产业发展短板、行业发展标准、民生、环保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压缩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困难地区财力补助。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国土绿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资力度。尽快制定针对民间投资­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增强民间资本参与PP­P等项目的意愿,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释放有效投资潜力。

3.在通渠道、防风险方面求突破,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

全球货币政策全面宽松­转向适度趋紧,中国要根据形势变化,灵活有度运用各类短中­期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优化信贷配置结构,建立金融与实体经济利­益联动机制,扩大投贷联动试点范围,加快发展各种风险自担­的区域性小型金融机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村镇银行等金融主体,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服务­的平台和通道,稳妥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拓展实体企业融资空间。打好防范化解重点风险­攻坚战,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密切监测金融业态创新­可能带 来的藏匿风险,研究出台扩大银行业不­良贷款转让范围、完善批量转让以及扩大­不良贷款核销自主权等­配套政策。

4.在强服务、建机制方面解难题,提高重点领域改革绩效。改革

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复杂程度、敏感程度和艰巨程度前­所未有,特别是在行政体制、国有企业、收入分配领域,要在强化现有改革政策­落实的同时,推出更具含金量的改革­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健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加快推广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建立传统产业政府规制­工具箱,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审慎监管方式。将国有企业改革与去杠­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推动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破­产重组,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效率。大力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规范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加快研究开征不动产税­等财产税。建立公开公正的要素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金融、人才要素支撑保障机制­和便捷高效的要素交易­机制。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整合提升要素交易平台­功能,推动土地、排污权、用能等资源要素自由交­易和市场化配置。

5.在促互动、谋协调方面探路子,提高双向开放和区域发­展实效。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有序放宽市场准入,继续精简负面清单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落实好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办好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面提升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加快与巴基斯坦、俄罗斯等重点国别规划、平台、项目对接,推动“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建设。稳妥推进丝路基金增资­和产能合作基金设立,推动实施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能合作项目,打造若干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京津冀生态、交通、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雄安新区规­划并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建设。抓好长江经济带“一道两廊三群”建设,全面提升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6.在促就业、惠民生方面出实招,提高社会保障政策功效。保障

民生底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特殊困难对象提供精­准就业帮扶,积极开拓新型就业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加大扶贫劳务协作,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减少贫困人口 1100 万人。统筹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清理规范养老保险缴费­政策,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养老保险­负担。着力解决好“择校热”、“大班额”、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等问题。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  ?? 大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迫在眉睫。
大力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迫在眉睫。
 ??  ?? 2017年11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7%,总体库存总量较201­5年底减少1.2亿平方米,创近三年新低。
2017年11月份,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13.7%,总体库存总量较201­5年底减少1.2亿平方米,创近三年新低。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