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高质量发展的山东实践

-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哲

山东率先做好动能转换­大文章,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对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大标本意义。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山东。

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先后来到山东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他强调,要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年前的 2013 年 11 月24日至 28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来到­山东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希望山东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锐意改革,敢闯新路,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

念兹在兹,须臾不忘,山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努力把中央改革蓝图变­为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抓住新旧动能转换“牛鼻子”

“做好新、特、优3篇大文章”“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上起到领头雁作用”“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脉相承,对山东在发展转型大潮­中走在前列的厚望一以­贯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当­下山东乃至全中国经济­面临的一道紧迫考题,旧动能在衰退、在转型,新动能在蓄积、在崛起……2017年4月,山东省提出将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抓手、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 2017年6月,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 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今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国­务院批复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把握机遇,敢为人先,许多探索成为全国的“风向标”,推动山东成为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山东经济块头大,但“脂肪”比重高,质量不理想,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工业的约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的­约70%。尤其是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山东的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降,经济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青岛大学党委书记、山东省新型智库“山东区域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金焱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山东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关键是要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形成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坚持分类施策、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和法治办法,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市场化调节产能的­长效机制,促进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壮士断腕”,主动去产能;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勇当“先锋”。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正在齐鲁大地发生。

2017 年 7 月8日,伴随着济钢炼铁厂3 号 1750 立方米高炉顺利出完最­后一炉铁水,济钢钢铁生产线上的炉­火、钢花全部熄灭,拥有59年历史的济钢­集团钢铁生产线全线停­产。始建于 1958年的济钢是共­和国缔造的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是全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因物流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在新时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中,济钢毅然选择转产搬迁,未来将重点转向城市服­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熄灭的炉火、冷却的钢花,昭示着山东这个传统工­业大省更新理念、直面问题、攻坚碰硬,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山东坚决去除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过剩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