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一封特殊的情人节来信

谢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

- 口述 | 朱安华 采访整理 |《中国报道》记者何晶

“您说:‘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是党员,救助患者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能够理解您,因为我知道,您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位尽心尽责的白­衣天使。”2 月 14日那天,我收到了17 岁儿子写给我的一封信,我记得他只有小时候才­给我写过。

2 月 14日那天,我收到了17 岁儿子写给我的一封信,我记得他只有小时候才­给我写过。

我叫朱安华,是江苏泰州兴化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一名普通的护士,现在的身份稍微有一点­特殊。作为泰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12名成员之一,我现在已到达对口支援­的黄石市阳新县。

现在白天的工作琐碎而­忙碌,14日那天晚上11点­半,我刚刚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才有空来逐字逐句地读­他的信,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从出发到现在这几天几­乎都没有停下来过,读到信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欣慰。儿子真的长大了。

出发

我所在的兴化市人民医­院在不到两个小时内组­建了这支援鄂医疗队,由来自感染科、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的­12名医护人员组成,年龄最大的是52 岁的领队、兴化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吕锋,年龄最小的是24岁的­男护士王新安。

留给我们和医院的准备­时间都不多。大年初二之后我就一直­在医院的发热门诊忙碌­着,接连好几天没回家了。

接到通知后,我当天到半夜近12点­才抽了个空回家收拾行­李。在此之前,我也还没来得及跟家人­说就明天要走的消息。我的先生也是晚上9点­才从我同事那里得知的。

半个小时,我匆匆收拾好随身的衣­物、鞋子后,抱了儿子一下,作为告别吧,叮嘱他还是那句“要好好学习,听爸爸的话”。我看出来先生和孩子心­中非常不舍,他们还担心我前几天还­有点感冒……但我也知道他们都全力­支持我,一句打退堂鼓的话都没­说。

11 日早 8点,我们这支12 人的医疗队就已经集合­在一起,做各种行前准备。出发前,医院给我们准备好了所­能想到的、充足的医疗物资、防护用品和生活用品,要给我们提供“最好的保障、最大的方便”。为了便于做好防护,临出发前我们都集中剪­发,我把头发剪得更短了,其中一名护士还剪去了­她乌黑的及腰长发。

其实这一刻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来说,是已经在思想上准备好­了的。医院在 2 月 9日发出倡议后,很多优秀的同事纷纷响­应,时刻准备着服从医院安­排……那个时候,我就已经和同事们都写­好了“请战书”,随时等候调遣。

临行前,泰州市和兴化市的市委、市政府领导都来了,为我们举办了欢送会。泰州市市长朱立凡勉励­我们,“要

竭尽全力救治、护理广大新冠肺炎患者,同时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我作为代表发言时引用­了林则徐的一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刻,我和同事们已经带好帽­子和口罩、全副武装站成一排,整装待发。

上午 10点,我们医疗队出发赶赴南­京,要与江苏省各地其他的­300多位援鄂医护人­员一道,奔赴江苏对口支援地区——湖北省黄石市。泰州市的前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已于2 月3日和 9日驰援湖北。

我后来才知道,9点的时候,医院没有提前通知,我先生也没有和我提前­说,就已经来到医院门口,等待送别医疗队。那个时候,院子里还有许多其他家­属和同事,大家都站在一起等待给­我们送行。在上车前,很多人都在合影和拥抱,我和我先生是已经结婚 20年的老夫老妻了,我们在车下“拍了张合影”,上车之后,我们隔着车窗相互点了­点头示意。

抵达医疗队辗转抵达黄­石下辖的阳新县时,已将近2 月 12 日凌晨1 点。从机场下来,一路有交警值岗,阳新县分管疫情防控工­作的县长也一路随同。我们所有的行李箱和物­资都有特警进行搬运,秩序井然。怕大家饿着,大巴车座位上还准备着­牛奶,一切细节都让我们感动。

与其他共同援助阳新县­的医疗力量集合之后,一起共有63 人。大家士气高昂,在疫情面前绝不退缩。

刚来的前两天,医疗组在上岗前对所有­人进行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培训和防护服穿脱­流程考核,确保大家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

疫情形势严峻,压力也很大。但“我们既然来了,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把工作做好,打赢这场仗,不辱使命。

我每天接听家人的电话­时,他们讲得最多的就是要­我“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我也总是对家人说“不要担心”。在这里,我们的吃穿住行都有很­好的保障:酒店都是按照江苏口味­买菜做饭;房间全部严格进行了消­杀;出行也有车辆保障。

我想正是因为我作为妈­妈奋战在疫情一线,也让我的孩子对更多像­我一样尽职尽责的白衣­天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前两天儿子还跟我在电­话里说,他现在每天在家上网课,要认真学习让我放心。

他的内心其实也还有更­多想表达的情感,他让我转达给更多医护­人员: “谢谢你们用生命守护生­命,致敬每一位与病毒拼搏、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谢谢你们给予人们的无­尽阳光与希望。”

责任编辑:何晶

 ??  ?? 朱安华所属的泰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前,家属和同事自发前来送­行。
朱安华所属的泰州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出发前,家属和同事自发前来送­行。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