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Report

一位90岁治愈者家属­的14天

高龄患者的治愈出院,给了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 文 |《中国报道》记者张岩

“我 90岁的老母亲从1 月 20日被确诊到2 月 2日接到出院通知,这短短的14天,对于我们家属来说,似乎是一辈子最为漫长­的等待;最终治愈出院,我们又是何其幸运。”

2 月 10日,即便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66岁的老樊对《中国报道》记者说起,心中依然难掩激动。作为一位普通的武汉市­民、一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家属,他的内心经历了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担忧、痛苦和煎熬。

目前全国的治愈者中,年龄最大的是 91岁。高龄患者的治愈出院,给了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极大的希望和信心。

确诊

当时还有不到10天就­是鼠年了,整个武汉城都沉浸在一­片喜迎春节的欢乐氛围­之中。老樊也和其他市民一样,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准备。此时的他还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座城市之后将会发生­什么。

眼下只有一件事情让他­有些忧心,那就是几天前开始,他90岁的老母亲感觉­身体不太舒服,还开始厌食。母亲年事已高,本来又有心血管疾病,老樊不敢耽搁,赶忙把人送到了武汉1­61 医院(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汉口院区),在心内科办理了住院手­续,“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 月 17 日。”

当天,他记得医生说是给他母­亲打了一支扩管剂。“那天她除了食欲不振,还感觉口苦口渴,想要喝水,但是并没有发烧和咳嗽­这些症状。”他回忆说。

1 月 18日入院第二天,老人的精神状态有所恢­复,老樊还挺高兴。但是医院在做CT检查­时发现,老樊的母亲肺部有炎症­感染的迹象。1月 19日,老人被转入医院的感染­科。

“1月 20 日那天,161医院的医生在走­廊里单独叫我过去说话,说要把我母亲转院到金­银潭医院。”老樊说,“当时我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老樊的担心很快成了现­实。“医生跟我说,我母亲确诊了,得的就是那种肺炎。我一下子就有些蒙了。”当时,新冠肺炎在武汉已经有­了一定的发病蔓延趋势,而且各种流传的说法很­多,“本来起初我也没有特别­在意,但那时听到医生这么一­说,我突然特别担心起来。我感觉,这个病怕是比想象的要­厉害。”

从医院回家后,老樊把浑身上下全

都换下扔掉了,包括身上那件还没穿几­天的新衣服,然后彻底洗了个澡。“除了手机和钱包,一件都没剩,那个时候不管多贵多好­的衣服我也都不在乎了。”

忐忑

“我的老母亲性格比较安­静,不善言语,没文化,又不识字,更不会用手机。而且这人一下子转过去­了,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带。这么大岁数的人身边也­没个家人,这可怎么行呢?”母亲转院后,老樊心急如焚。一想到母亲此刻正在陌­生的病房里孤身一人,又感染的是新冠肺炎,他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出了门,直奔金银潭医院。

在门诊大厅里,他逢人就问,几经辗转,甚至都打了金银潭医院­的投诉电话,才终于得知母亲住院病­房的具体信息:南楼,16床。“当时大门口的保安还安­慰我说,南楼收治的都是轻症,我母亲应该病得不算重。”

1 月 22日送过一次病人的­换洗衣物和日常用品,以及医保结算卡之后,老樊没想到的是,医院方面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信息了。他和母亲见不到面,甚至连声音都听不到,“真的是一点消息

都没有。”

在随后的等待和自我隔­离期间,他多次尝试拨打过医院­曾经和他联系过的电话­号码,但是只接通过唯一的一­次,感觉对方也很匆忙,除了安慰他不要太着急,没能说上几句也就挂断­了电话。“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应该都很忙,所以没空来接听,这个我也理解。”老樊说。

他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那14 天是他有生以来所经历­过的最漫长的等待。“我每天既期待电话响,又害怕电话响,你能理解吧?”

同时,一切情况急转直下。武汉在1 月 25日下发了城区交通­管制的通知,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很快,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过­节,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担忧。“那时候真的是,一夜间全武汉大街上的­人都戴上了口罩。”老樊说。

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让这个城市中的人们第­一次了解到,感染人数之多、蔓延速度之快。武汉的医护人员彻夜奋­战,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前来­支援,一场抗“疫”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2 月 2日下午5点多钟,老樊的电话突然响了。“我当时手指有些颤抖,赶紧接听。”电话中,是一个让他欣喜的消息。“医院说我母亲已经可以­出院了,让我第二天去接她。”

放下电话,老樊心中百感交集,他待在原地好半天才缓­过神来,感觉连日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霾好似一扫而空。

2 月 3日,老樊和儿子借了一辆车,比约定的时间提早很多­就来到了金银潭医院门­口。他前去咨询事项时,往外一看,就发现他的母亲正坐在­外面的院子里,一名护士在一旁照料她。“那天早上的天气有点阴,但是到了中午太阳出来­了。阳光那时候正照在我的­母亲和那名护士的脸上。”

“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那一刻我只是想要感谢­医院,感谢党和国家。”说到这里的时候老樊很­是激动,“我知道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的医护人员是付出­最大、最辛苦的。要不是他们的努力治疗­和悉心照顾,我的母亲不会这么快出­院。”

老樊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母亲出院后的状况良好,除了依然需要在家隔离­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不良反应­和不舒服的感觉,“出院的时候医院也没有­给带药。”

“做好预防真的很重要,后期护理的时候也要注­意。你看现在我母亲在家单­独一个屋子休息,日常的护理都是我一个­人来,避免其他人再接触,每次我都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如果家中有新冠肺炎痊­愈的病人,更要做好消毒和主动隔­离。患者在生病期间的衣物­用品,一定要打包丢弃。”老樊说。

老樊最后总结了三点感­触:“第一,如果得了病也不要害怕,要有信心、有希望;第二,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加强预防这方面的意识;第三,要相信医院,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他们是最专业的人,他们都在拼命地工作要­战胜这次疫情。从病人家属的角度,最需要做的就是把心态­放平和,积极配合治疗。”

责任编辑:张岩

 ??  ??
 ??  ?? 2月22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来自江苏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忙碌。
2月22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来自江苏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忙碌。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