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精准发力:井冈山脱贫记

江西井冈山既是革命老­区,又是传统贫困地区,之所以能够快速摆脱贫­困,不仅是因为把政策、资源等精准地指向贫困­户,更是让贫困户在新的产­业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 文|环宇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 同富裕,到2020年让几千万­贫困人口生 活好起来,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目标。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 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2017年2月26日, 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中­国率先脱贫。 2016年2月1日-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 习近平视察井冈山,在神山村发出了井 冈山扶贫脱贫工作要走­在全国前面的号 召。江西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指示,采取得力措施,真抓实干,领 导江西省人民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 井冈山在中国率先脱贫­就是江西省扶贫 脱贫工作扎实开展的一­个缩影。

安居扶贫是首位

2016年,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贫 困户左秀发家所住的危­旧土坯房完成砌 体加固。“以前,老房屋顶总漏水,墙壁 有裂缝。现在屋顶换了瓦片,墙体也用 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了,墙面还喷涂了 真石漆,新房非常坚固、漂亮。”左秀发

乐滋滋地说。 据了解,在土坯房砌体加固中,该 村特困户、贫困户每户只需分别出­资 10 0 0元和2 0 0 0元人民币,其余均由政 府出资,目前整个神山村的危旧­土坯 房均完成了改造。2016年以来,井冈山 市把安居扶贫放在脱贫­攻坚的首位, 因户施策,采取砌体加固、建设爱心公 寓、政府代建、就地拆旧建新等多种 模式,2 016年内将38 8 8栋危旧土坯房 全部新建改造到位,让所有贫困户住 上舒适住所。 对于孤寡老人、智障、残疾人员等 这类必须拆旧而无力建­新的人群,井冈 山市采取政府代建的方­式圆其安居梦。 位于下七乡圩镇繁华中­心地段的福 清孝茂爱心公寓于20­16年底建成使用, 36户深山移民特困户­陆续入住。每户只 需象征性出资1.5万-2万元人民币,便能 住进一套70 - 80平方米的住房,并且享 有与圩镇居民同等的就­业、就医、就学 等公共服务。 井冈山市还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 户能建得起房,对于拆除危旧土坯房而 建新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除能享受每 户2.45万元建房补助外,还能申请到最 高5万元建房贴息贷款。

山货搭上电商脱贫快车

井冈山市黄坳乡洪石村­黄小华早 年间成立了井然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 2016年,黄小华当起了黄坳“村邮乐购” 电商服务站站长。按照“村邮乐购+合作 社+贫困户”的电商脱贫模式,他将农产 品放到网上销售,使产品从过去批量外 销转为小批量订单电商­销售,受到市场 欢迎,并卖出了好价钱,利润较以往提 高42%。“有了电商这个平台,卖得出变 成了卖得好,农产品再也不愁销路了,利 润空间也有了较大提升。”黄小华对未 来充满信心。2016年,他接受村里45户 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产­业扶贫基金入股 合作社。 “如今入股合作社的贫困­户有三部 分收益,一是土地租金;二是基地或电 商服务站务工收入;三是产业分红。” 村民黄招龙细数合作社­的收益。这些收 益能让45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500余 元人民币。 2017年,“电商+扶贫”、“金融+扶 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风­生水起,井 冈山市已建成电商服务­站点18个,覆盖 所有乡镇,辐射35个贫困村,并增开直 通邮路,确保优质农产品走得出­大山。

光伏电站帮扶贫困户

“真没有想到,利用这闲置的空房 顶,就能给贫困户带来脱贫­希望。”井冈 山市龙市镇庄前村党支­部书记问胜民, 一说起吉安市民政局帮­扶建立的光伏 电站,就一脸喜悦。 庄前村位于龙市镇北部,因年轻人 都外出务工,只有一些老弱病残留守­村 中,如果没有合适的产业,很难帮助贫 困户脱贫致富。2016年2月,井冈山市民 政部门对庄前村进行挂­点帮扶,根据实 际情况,最终决定引进光伏电站­帮助贫 困户脱贫致富。 民政部门驻村干部积极­跟华润慈 善基金会对接,该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 民币资助该村建立光伏­电站。驻村干部 将电站股权分配给全村­的贫困户,该村 43户贫困户都领到了­光伏电站股权证。 今后每到年底,这些贫困户只需带 上股权证,便可享受光伏电站带来­的效 益分红。贫困户文观生拿着股权­证,激 动地说,光伏产业真好,像他这种因病 致贫的贫困户,可以长期得到帮助,生活 有了盼头。如今,庄前村46千瓦的光伏 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预计年收益约4.5 万元人民币,使用年限为25年。村里43 户贫困户根据家庭贫困­程度,每年可增 收1000元人民币以­上。

撂荒地成扶贫聚宝盆

在井冈山新城镇新城村,距村庄 1000多米的山脚下,有一片约160亩的土 地。在2015年前,这片土地还是杂草丛 生的撂荒地。据村主任谢皦梅介绍,这 片地属该村南门、小历、井上3个村组共 有。因为有冷浆田、有冲田,还有小块梯 田,交通不便,耕作起来需耗费大量人 力、物力,效益较低而被村民撂荒。 2 016年初,循着产业精准脱贫的 路子,在挂点帮扶工作组的大­力支持 下,6个村干部联手投入1­0万余元,成 立正源黑米种植合作社,流转了这片 撂荒地。在适合种植蜜柚的地方­种上 6 0亩井冈蜜柚,适合种水稻的9 0亩水 田种上粳米和黑米,不适宜种作物的5 亩多冷浆田则挖成鱼塘­搞水面养殖,还 试种了西瓜、花生、番薯等作物,试养 土鸡100多只。 在6位村干部的辛勤耕­耘下,这片 撂荒地变成了“聚宝盆”。此后,脱贫攻 坚挂点帮扶单位又筹集­资金,帮助全村 23户贫困户入股了合­作社,并发放股权 证,确保每年保底分红10%,让贫困户 都能从撂荒地的大丰收­里得到实惠。 井冈山发展富民产业最­大的问题之 一就是土地资源稀缺。在脱贫“摘帽”

2017年,“电商+扶贫”、“金融+扶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风­生水起,井冈山市已建成电商服­务站点18个,覆盖所有乡镇,辐射35个贫困村,并增开直通邮路,确保优质农产品走得出­大山。

的路上,井冈山市开展了“消灭撂荒土 地,发展致富产业”专项行动,加快撂 荒土地流转,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做到 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走出了 一条以“一茶四果”特色产业扶贫为主 的新路子。 2 016年,井冈山市完成茶叶种植 9815亩,占全年任务的49%,林业1.65万 亩,已完成全年任务,果业9537亩,占全 年任务的94%,共新增产业面积两万多 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99家、家庭生 态农场160家。

旅游扶贫风生水起

茅坪村移民户刘秀峰是­从茅坪最 偏远的深山区移民到“山地人家”旅游 休闲观光项目的建房户。如今,妻子在 “山地人家”做环卫工,儿子在景区照 相,自己在街上摆肉摊,全家人都吃的是 “旅游饭”,家庭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 不到3万元人民币变成­了现在的8万余元 人民币。 该村每天都会迎来一拨­拨身着红 军服的学生在茅坪参加­红色教育培训, 一批批美术爱好者在茅­坪河畔写生,一 个个旅游团在神山村体­验乡村旅游…… 茅坪乡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引进八角楼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八角楼 写生基地、坝上“红军一天”等红色旅 游和红色培训项目,还结合美丽乡村建 设,聘请江西城乡规划设计­院高起点、 高标准规划了茅坪新村,打造“山地人 家”旅游休闲观光项目,新建20栋具有 客家风情的接待住房。 此外,茅坪乡不断完善茅坪游­客服 务中心的功能,加快推进神山满天星客 栈、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建设。2016年 1- 9月,到茅坪神山旅游的游客­超过1.5 万人次。八角楼景区过票游客3­5690人 次,同比增加143.3%。茅坪旅游扶贫效 应凸显,群众从旅游发展中获得­的实惠 越来越多。

教育精准扶贫

2 016年8月,井冈山市宁冈中学高 三毕业生刘开文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 书。在教育部门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 下,刘开文一站式办理了每­年8 0 0 0元 人民币的免息助学贷款,解决了交不起 学费的燃眉之急。由于刘开文家庭属 于建档立卡的特困户,井冈山教育部门 还推荐该生申请了8 0 0 0元人民币的高 考政府入学资助。这是井冈山市教育扶 贫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井冈山市按照“扶贫先扶 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思路,深入推 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构建了覆盖所有 学段贫困户学生的帮扶­工作机制。为确 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上学,井冈山市 实行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保教费减半,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寄­宿生子女生活补 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 再增加500元人民币。 同时,井冈山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 中的特困户子女高中阶­段学费、书本费 全免并每人每年补助2­500元人民币,对 一般贫困户子女优先保­障普通高中国家 助学金;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 考入职业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分 别按每年4000元和­2000元人民币的标 准进行补助,连续补助两年;在生源地 助学贷款方面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 户子女学生应助尽助、应贷尽贷。 据统计,井冈山市对各学段建档­立 卡贫困户学生共计帮扶­1088人次,帮扶 金额102.7万元人民币。此外,井冈山市 积极发展社会爱心人士­及团体对贫困学 子进行资助,联系了各类社会助学项­目 近50种,资助人数近千人,年帮扶金额 达40余万元人民币。 井冈山在中国率先摘掉“贫困帽”,有 个数据令人叹服:在第三方独立、严格的评 估中,贫困群众的满意度达到­99.08%。 贫困地区的资源条件有­所差异,贫 困家庭的致贫原因也各­不相同,因地制 宜、精准施策,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江 西井冈山既是革命老区,又是传统贫困 地区,之所以能够快速摆脱贫­困,不仅 是因为把政策、资源等精准地指向贫困 户,更是让贫困户在新的产­业发展中找 到了自己的位置。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