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黄志丽:融情于理托起法律的天­秤

自 2001年任助理审判­员独立办案以来,黄志丽共审结民商事案­件5000 余件,九成以上调解撤诉、七成以上自动履行,至今无一错案改判、无一投诉上访。冯翠玲

- 文|本刊记者李媛

黄志丽,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民一庭 副庭长。1994 年考入芗城法院,黄志丽扎根基层法院 20 余年, 从最初把“案号”听成“暗号”的门外汉成长为“全国法院办案 标兵”“全国最美基层法官”“CCTV2016 年度法治人物”⋯⋯ 究其原因,前辈们说“小黄办案够较真”;芗城百姓们说“黄法 官把我们的事情挂心上”;年轻同事说“志丽姐总能知道很多新

东西,天天充满正能量”。而黄志丽自己说,“法律是法官脚下最

黄志丽为坚实的大地,我愿一手情,一手理,为一方百姓撑起公平和­正 义的天秤。”

办案一时,公正一世

黄志丽是个地地道道的­闽南姑娘,1972 年生于南靖,后随父母移居芗城。而从何中虎小痴迷于金­庸、古龙武侠小说的她心中­却有个“侠女梦”。1995 年,芗城区法院公开对外招­考,这让“侠女”

有机会如愿加入了芗城­法院。余留芬然而,初入职场,亲眼见到前辈们的工作­状态 , 着实让“侠 女”很意外。“20 世纪 80 年代,民事诉讼多是争田分地­的案件, 为了厘清分毫的差别,法官们通常要挽起裤腿,一脚土一脚泥 地走到田间地头。这种工作状态和我之前­对法官威风神气的想 象相差太远了。”黄志丽笑着说。 黄志丽大学专业读的并­不是法律,工作后她利用业余时间 完成了法律专业的学习。然而,随着审理案件数量的增­加,黄志 丽愈发意识到法官应该­是个杂家,唯有不断学习,才能够在断 案中游刃有余,保证客观公正。 在黄志丽的抽屉里,放着厚厚一摞各种各样­的证书。为了 做好当事人的贴心人,准确把握每一个不同对­象的心理,她考取 了心理咨询师,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司­法;为了解决伤者、患者 纠纷,她又自学中医、医药学知识,每每与患者们谈起来总­是让 人感同身受;为了查清楚一起工程合­同纠纷,她一次又一次带着 书记员到测绘部门,在浩如烟海的旧档案里,找寻当年记载桩 基消失情况说明的图纸;为了解决农村土地、财产纠纷,她把自 1983 年漳州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以来的各种­文件、政 策、法规,翻了一遍又一遍,说出的话、判定的事竟成了当地 的村规民约。 “她比一般人更较真,每接一个案子,都先自学、学透一番 相关知识,这也是她从事司法工作­以来,判决案件服判息诉率 达到惊人的99.7%的原因。”芗城区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志荣说。 “百姓来到法院,最盼望的就是公正。”作为法官,黄志丽 始终把公正视为生命,在深入调查研究、探求案件根源、理清案 件证据上下功夫,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办案一时,公正一世”,正是这样的坚守,“侠女”黄志丽 收获颇丰。自2001 年任助理审判员独立办­案以来,黄志丽共审 结民商事案件 5000 余件,九成以上调解撤诉、七成以上自动履 行,至今无一错案改判、无一投诉上访。 新时期,新案件、新矛盾层出不穷。现在黄志丽的案头关于 域名、关于网络、关于服务器一类的纠纷­多了起来。“近年来的 司法体制改革就是顺应­这种趋势产生的,新的审案趋势也要求 法官需要不断学习深造。”黄志丽说。

办案一件,教化一片

现在,黄志丽走在街上经常会­被人叫住。“黄法官,你不认 得我了吗?我是你的当事人呀!” 在司法领域干了20多­年,黄志丽已经记不清接待­过多少当

事人,但每个当事人都会记住­她,甚至当事人的家属都没­忘记这 位外表文弱,说起话来却丝丝入理,掷地有声的女法官。 “我是在妹妹的离婚法庭­上认识的黄法官。妹妹的婚姻在 她的调解下破镜重圆,当时我在旁听席上,黄法官开导我妹妹 的那些释法析理的话让­我也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至今记忆犹 新。”一位当事人亲属说。 黄志丽告诉记者,民商事案件的背后其实­折射的是各种社 会关系—民间借贷案件涉及的是­诚实守信,赡养抚养案件涉 及的是敬老爱幼,离婚案件涉及的是夫妻­间的忠诚和义务,乡 邻之间涉及的是守望相­助。“法官像医生一样修补各­种社会关 系,同时也是在召唤道德的­回归。” 在审判一线,很多案件黄志丽通过庭­前调解就完成了,因 此不计入工作量。有人说她这样做不够专­业,然而在黄志丽看 来,这是对民事案件的不了­解。“民事案件纠纷中往往夹­杂着大 量情感因素,调与判的尺度一定要拿­捏好。” 这样的领悟源自她初任­审判员时的一次经历。当时,黄志丽 受理了一起土地纠纷案。由于事实清楚,她很快就依法作出了 判决。然而,她回访时发现,案子虽结,当事人心结难开。争议双 方是手足至亲,判决生效后,双方“老死不相往来”。为此,90 多岁的老祖父含恨而终。一个小小纠纷,毁了三代人的亲情。 “到底什么样的公正才是­群众需要的?”这件事深深触动 了黄志丽。从此,她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既要解开当事人的法 结,更要解开心结。 “形式上判了没有用,老百姓不服。”芗城区政法委书记邱 晓辉认可黄志丽的做法。案结、事了、人和是最高宗旨,而要做 到人和,技巧和真心缺一不可。 冰冷的法条在黄志丽释­法析理、亲和调解中变得有了温 度—她曾行程40 公里,谈话 33 小时,先后 8 次调解花甲老人 遗产之争;她曾经关心一个伤残的 80 岁独居老人3 年,直至老 人去世;她多次申请社区街道、民政部门和社会救助机­构对生 活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帮­助,让司法权威在具体的人­性关怀中得 以彰显。

希望法官工作室遍地开­花

芗城区人民法院管辖区­域大,案件多,任务重,案多人少一 直是困扰法院工作发展­的“瓶颈”。为了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对 司法的新要求、新期待,芗城区人民法院先行先­试,于 2012 年 6月在南坑街道设立全­省首个以法官个人名字­命名的“黄志丽 法官工作室”,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服务。但是,她还是担 心群众打电话没人接,就把 24 小时开机的手机跟办公­室电话 绑定。 “民事纠纷中的很多矛盾,当事人到法院以后难免­会‘较 真’,但如果到法官工作室,对立情绪相对弱化,往往能在诉 前调解中将矛盾化解,法院的人财物力成本也­降低不少。”黄 志丽说。 截至 2016 年 2月底,“黄志丽法官工作室”已有5 个,巡回 办案和法律服务 229 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129 件次,诉前联 动化解民事纠纷113­2 件。“从它受欢迎的程度来说,这条路子 是走对了。”黄志丽说。 在黄志丽眼里,法官工作室不仅仅是百­姓家门口的法庭, 还是一个很好的党建平­台,年轻法官的“训练营”。“在这里, 老法官通过言传身教,把经验传授给年轻党员,教会年轻人如 何放下身段,深入群众,打通党员和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肩负起更神圣的使命

2017 年,黄志丽当选为十九大代­表。赴京前,一位老奶奶 给黄志丽端来一碗糖水­鸡蛋,“甜甜嘴,帮我们百姓多说几句好 话。”糖水煮鸡蛋,这是福建民间表达感情­的一种特殊方式。 面对群众淳朴的信任,黄志丽心里满是感动和­幸福。 十九大开幕第一天,黄志丽就作为首批亮相­人民大会堂“党 代表通道”的党代表,让境内外媒体听到了来­自基层法官的心 声:“十几年的法官生涯,办了5000 多件案件,没有被改判发回, 在上万名当事人如释重­负的笑脸里,我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 开幕式上,黄志丽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 告。当听到习总书记讲到“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 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 追求”时,黄志丽颇有感触。“十九大报告是史诗般的,我从中 读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诗­和远方,这是对我人生观的重塑。”她用 “总结过去很客观,总结不足有勇气,展望未来气象万千,部署 决策睿智有前瞻性”来评价这份史诗般的报­告。 作为来自基层法院的代­表,黄志丽最关注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章的修改这三方­面的内容。在小组 讨论中,她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建议中央综治委要­进一步推进 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畅通纠纷解决渠道;二是建议 完善员额法官与其他工­作人员动态管理制度,科学确定员额法 官的考核标准。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树立起人民法 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强 有力的支持。 谈到未来,黄志丽说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她为十八 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这是司法改 革举措最集中、最有力的五年,人民法院在新的起点上­创造了 新的辉煌。“我感到肩头的担子更重­了。在未来的工作中,作为 法官,我将不忘初心、秉公执法,尽最大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 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