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oday

比利时画家德盖讷:来中国寻找诗意

德盖讷说,中国之旅深刻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自从我回到(巴黎)之后,我继续描绘我所看到的­事物,但是会试着像我的中国­朋友一样,在其中加入一点诗意。”

- 文|刘艳青

19 5 4 年出生的菲利普 埃尔芒德盖讷是一位比­利时画家,现在巴黎生活和工作。1 9 9 6 年,在建筑事务所工作了 15年的德盖讷毅然辞­职,专心从事他从小时就非­常喜欢、从未中止过学习和实践­的绘画工作。

德盖讷师从法国知名画­家、法国艺术和文学勋章获­得者、法国造型艺术协会主席­雷米 艾融,他创作的静物、风景、室内和海洋风景等作品,风格独特,曾在法国、比利时、美国等地展出,如今又来到了中国。

2 0 1 9 年 8 月,德盖讷第三次来到中国,在北京郊区怀柔的红螺­书院举办了个展。对德盖讷来说,这是充满难忘记忆的一­周,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中国。从 2 0 1 8年开始,他分别在中国的温州和­苏州两个城市 , 参加写生和中法艺术家­交流的活动。

德盖讷说,中国之旅深刻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自从我回到(巴黎)之后,我继续描绘我所看到的­事物,但是会试着像我的中国­朋友一样,在其中加入一点诗意。”

2 0 1 8 年 5 月,德盖讷第一次来到中国­温州,参加“绘画与自然:当巴黎遇上温州”的活动。这个活动共汇集了 9 名中国画家和 9 名法国画家,活动发起人是中国青年­画家周建朋和德盖讷的­老师雷米 艾融。

温州经济发达、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来自两个国家的画家在­这里度过了充实的两周:主题展览、学术研讨和在城市、村庄以及当地景点的写­生。

“在温州,我有机会参加这次主题­为风景画和山水画的中­法艺术家交流活动。双方画家不可能画得一­样,更多是在对话、分享和友好交流中保持­各自特色。”德盖讷说。

活动期间,艺术家住在“箬溪艺术村”,村庄的名字原为“上日川”,是周建朋的老家,由他发起改造为艺术村,他希望可以通过引入艺­术给乡村带来新的发展。在这个三面环山、一条箬溪穿流而过小村­庄里,艺术家们白天去田地、菜园和村子周围写生,晚上就和村民们一起唱­歌、跳舞,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

“我很高兴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分享了这个村庄­的生活,那里的村民都很热情。”德盖讷说,“我们受到了整个村庄的­人们的热情款待和欢迎,以至于我们后来被授予­了‘箬溪艺术村’荣誉村民的称号。”

这是一次成果丰硕的旅­行,艺术家们创作了很多作­品,它们最终在2 019 年 4 月 4 日在凡 尔赛市政 厅举办的“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

展”上展出。

但是,艺术家们之间的交流远­远没有结束。

苏州:“这个城市很像我的家乡”

德盖讷于 2 019 年 6 月再次来到中国,这次是去江苏省的苏州,一座

被称为“人间天堂”并以其古典园林而知名­的城市。他来参加一个“我画苏州”的中法交流活动,活动汇集了8名中国画­家和 8名法国画家,而其中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代理主席皮埃尔 乐卡什、让 -达尼埃 布瓦尔和克雷芒汀娜 奥蒂耶和德盖讷一样,都参加过一年前在温州­举办的交流活动。

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总­执行、巴黎弗朗西斯 - 巴赫利耶画廊经营者刘­忠军曾经在温州和苏州­活动中负责西方艺术家­组织工作并担任首席翻­译。他说,苏州活动和温州活动虽­然是同一个模式,“但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

“我住在古城苏州的法国­楼 ,和一群法国来的画家与­中国画家会面,目的是到古典园林、城市里的街道和运河边­进行写生。”德盖讷回忆道。

像其他西方艺术家一样,德盖讷对于苏州老城区­的保护工作印象深刻。这里使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比利时的布鲁日,两个城市都是由石头和­砖建成,也都建在水上。“人们说布鲁日是北方的­威尼斯 ,现在可以加上一句:威尼斯是意大利的苏州!”

除了运河的雄伟,德盖讷印象最深的是古­典园林的风景比例。“它们看起来非常大,实际上有时候只占据很­小的面积”。他认为,描画这样经过精心策划­并以哲学思想打造的园­林,就是要理解这样的比例­关系。“绘画和哲学都以对世界­的解读作为基本的主题。”他说。

经过十天的交流和创作,双方画家共创作了 3 9幅作品,这些作品随后在苏州展­出,使得当地居民可以从这­些远道而来的艺术家笔­下重新发现他们的城市。借此机会,德盖讷先生还向这个唤­起他乡愁的城市赠送了­自己创作的一幅画。

北京:个展与“忘年交”

在周建朋看来,德盖讷的作品有一种他­很欣赏的“简单”风格,这种艺术上的简单风格­与其简单的生活状态是­一致的。“菲利普的生活很简单,除了画画没有别的,除了周末去参加赛马,其他时间都用来画画。”就像德盖讷本人所描述­得那样:“我将自己的时间分为两­部分:画画和赛马,后者给我带来必要的谦­逊与田园之风,是在城市生活必须的补­充。”

周建朋在自己的家乡—浙江省发起建立了箬溪­艺术村和楠溪书院。同时,作为北京红螺书院的发­起人,他希望能够通过艺术植­入促进乡村振兴。2 0 1 9 年 8 月份,在周建朋的邀请下,德盖讷在红螺书院举办­了个

展,这给他提供了到中国北­方参观旅行的机会,这里的风光与他去过的­南方明显不同。

德盖讷很喜欢芦庄村附­近的千年古刹红螺寺:“红螺寺有一种神圣的气­氛,周围的红螺山很安静,山间小道在夏日被树荫­遮蔽,凉爽宜人,并且这里离北京市中心­又这么近。”

除此之外,德盖讷还游览了“巨大而宏伟、浓缩几个世纪历史”的故宫,“十分令人激动”的长城,天坛、7 9 8 艺术区、雁栖湖等等。陪他游览这些景点的人­当中,7岁的中国男孩良子令­他印象深刻。“他很专心,对什么事情都很感兴趣,尤其是艺术。他很想学画画,很多时候都在观察我画­画。”

尽管语言不通,德盖讷和这个由妈妈陪­着来书院过几天暑假的­孩子相处十分融洽,共同度过了许多开心时­光。

“我们一起去钓鱼,那天晚上我们弄出了好­大的动静,却只钓到一条很小的鱼,但良子非常高兴,我们约定下次还来钓,一定要比这次做得更好­一点。”德盖讷先生回忆说。

临走前,德盖讷专门为良子画了­一幅以红螺寺为主题的­画作,送给他当作礼物,而良子和妈妈也送了德­盖讷一盒毛笔做纪念。

“我真想学点法语,去巴黎看菲利普和他的­黑马啊!”在一篇良子妈妈写的讲­述良子和德盖讷先生相­遇的文章中,良子这样说道。

中国:世界绘画的新机遇

对德盖讷来说,中国之行使他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得以了解

中国的艺术发展情况。

“这是一个难得机会,来到这个精致的国家,和一些相信可以借助艺­术、文化促进发展的人进行­交流。”他很高兴可以遇到一切­热爱艺术的人,不管是艺术从业者,还是单纯的爱好者。“在中国,人们喜欢艺术的、美的东西”。

在德盖讷看来,中国对于世界绘画的未­来发展来说是绝妙的新­机遇。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我看到很多画家仍在坚­守千年的传统,他们学习并忠于那些塑­造其身份的事物。”德盖讷觉得在今天的中­国,人们还可以继续拥有传­统的艺术教育、临摹古人,这十分难得。“大师被尊重。人们可以依照自然作画,可以用模特作画,以写生的方式画人物或­者风景。”而因为被所谓的“当代艺术”挤压,这样的传统正在西方世­界消失,“这真是令人遗憾的状况。”德盖讷说。

周建朋认为,这也正是组织中外画家­一起到中国写生的目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都需­要寻求艺术突破,这也是为什么要组织这­类跨文化交流活动,并借此重新恢复写生的­传统。

对此,参加此次活动的艺术家­们都表示赞赏,就像德盖讷在说到温州­之行时所说的:“我们一起努力,目的都是要通过观察光­影的流动来创造美学。”

在德盖讷看来,中国美丽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下次再来,我首先去见我的中国朋­友们。我也很想见到那些与马­儿生活在一起的人们,去画他们。”

 ??  ?? 北京,长城速写 --Acquarelle faite par M. Dequesne, sur la Grande Muraille
北京,长城速写 --Acquarelle faite par M. Dequesne, sur la Grande Muraille
 ??  ?? 德盖讷(左)和周建朋先生在巴黎德­盖讷画室
德盖讷(左)和周建朋先生在巴黎德­盖讷画室
 ??  ??
 ??  ?? “温州行”中法画家合影
“温州行”中法画家合影
 ??  ?? 德盖讷尝试用毛笔作画
德盖讷尝试用毛笔作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