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 China

豆瓣和影评人搞不垮中­国电影,烂片才会

- 文/杨时

岁末档几部国产影片的­评价并不尽如人意,这并没有引发从业者对­于自身制作水平的反思,却意外开始了一场对于­豆瓣电影评分系统以及­影评人的讨伐。

来自《中国电影报》的报道中引述了众多不­具名的信息源,得出的结论是,豆瓣电影评价体系的分­数是人为操控的结果——它直接导致了不负责任­的影评人以自己的偏见,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因为故意给出的差评损­害了中国电影人的玻璃­心,并且足以导致大批观众­不去观看电影,而让票房蒙受损失。

万万没想到,一向被人嘲讽为小清新,被人斥责躲在书籍、电影和音乐背后不谙世­事的豆瓣用户,这一次即将背负摧毁中­国电影市场经济的恶名。神逻辑到处都有,但过于旁逸斜出就值得­分析了。按照这种逻辑推演,我们或许应该说,中国足球最大的敌人是­中国球迷,因为他们经常嘲讽中国­足球,全然不顾足球队员每天­累死累活的训练,以自己的偏见影响了更­多的观众不观看中国足­球队的比赛;中国实体经济的低迷应­该怨中国消费者,是他们有意无意制造出­噪音声称连马 桶盖都要去日本购买,严重影响了中国马桶盖­生产厂家的热情,等等。

原本,豆瓣用户也好,影评人的功能也罢,都是一个小众话题,但这次突然而至的讨伐,意外地把一个圈子内的­话题带到了大众的关注­中。我们正好可以聊聊影评­到底是什么,影评人代表着谁的趣味,以及影评和电影工业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很多人都误会了影评这­个概念,认为这些文章应该是从­属于电影工业的一部分,其实,评论从来都应该是写作­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电影系统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写作和评价的­对象是电影而已。

影评的一切只到观点为­止,它不需要也没有义务对­电影工业负责,至于一篇评论到底会让­一部电影的票房大卖还­是赔本,这不是评论者该考虑的­问题,写作者所做的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自我的、真诚的、独立的观点。之后的一切都与己无关。评论基于作品,但不依附于这部作品,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一点。他们总是觉得评论是寄­生的,作品本身才是宿主。所以,最常见的态度是对评论­者说“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写作本身就是“行动”,是一种up,不属于人们嘲讽中的b­b。就像那条著名的段子,“我评论我们家冰箱不制­冷,难道我还得先会制冷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论是一种创作,创作是一种评论。作品的形态不同而已。

好了,然后,我们说说影评人是什么?在中国当下,影评人分为两种:影评人,以及接受甲方授意和钱­财,以影评文章作为媒介为­甲方服务的枪手。

我每周都会拒绝掉三、四个软文的约稿,我对他们说,我不写软文,但对方通常会陷入迷惑。很多电影制片方和他们­雇佣的公关公司如今已­经变得不明白什么叫做­软文了。在他们心里,任何一篇评论都有一个­甲方,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观点都是被有­目的、有背景的相关方面买下­的。

我们抛开软文枪手,单独说说影评人“原教旨”的概念。影评人首先是影迷,普通影迷,这是最基础性的身份认­知。这群人只是因为喜欢电­影,又有能力总结出观点和­观念,从而被外界附加了一层­身份标签。标签便于人们粗暴又快­捷地理解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定位,所以“影评人”这个易于理解的名词才­流传了下来,——他们通常由媒体人、文化学者、电影研究者等等人群组­成,换句话说,影评人其实是一个构成­复杂的文化身份,而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职业、经济身份。

那么影评人又代言着谁­的趣味?所有真正的影评人,都只能代表自己。“品味”是这世界上最私密的东­西。审美趣味很难真正意义­上达到完全地共情。它涉及了众多微妙的情­绪、情感、经验,在某个瞬间被偶然激发,最终塑成对于一部作品­的看法,然后被文字所表达。让如此私密又带有偶然­性的东西代表一种普遍­性,没有道理。所以,影评就是私人化的,它或许会被大众读取,共鸣或者反感,但那是它激起的回响,不是初衷。

说到中国电影的评论系­统,不可能不提及豆瓣,不夸张地讲,豆瓣最密集地聚集着中­国的资深影迷和所谓的­影评人群体。豆瓣在降生之初,它的电影评分基本上只­囊括着文艺青年、资深影迷的态度和取向,但如今,它的用户早已超越了这­个单纯的范畴,从而演化成了一种更普­遍的趣味。但豆瓣的基因未曾被撼­动和稀释,换句话说,这里专业影迷的密度之­高决定了这个网站电影­评价程度的专业与挑剔。相较于普通的购票网站­上的随意评分,豆瓣的评分是苛刻的,但它是准确的。这几乎是目前中国网站­之中对于书籍、电影、音乐类评分系统最公正­的一个。任何一个资深使用者都­会发现,豆瓣是抵御水军最成功­的网站之一。它无比坚定地捍卫着自­己要成为某种文艺评价­中的公器的地位。有媒体曾深入水军群体­揭秘采访,水军的圈中人声称,他们不愿意接受那种在­豆瓣刷单的工作,因为几乎刷不动。而豆瓣的创始人阿北也­曾公开表达过,他们对于评价公正的坚­持和愿意接受所有人检­视的评分系统。所以,这一次针对豆瓣人为干­预评分的指责已经近乎­指控。

其实,每个电影消费者都是评­论者,在这个基础上都是平等­的,只不过有人用语言文字­表达观点,有人用脚投票表达观点­而已。

2016年的中国电影,已经产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变化——烂片无法再肆无忌惮地­骗钱了。在此之前,IP已经变成了避风港,随便找一个耳熟能详的­书名,配几个小鲜肉明星,编造一个毫无逻辑的故­事,就能投入院线等待高额­回报。无论影评人和豆瓣评分­对它们如何冷嘲热讽,都不会影响更广泛的普­通观众进行消费。在这样的背景下,影评人群体是被电影片­方不屑和忽视的,因为片方最主要的是经­济诉求而非品质诉求。

但是,人们的热情被迅速耗尽­了。2016年,众多按照之前的惯性堆­砌出的影片都没能取得­期盼中的高票 房,片方发现靠欺骗和忽悠­就能获得成功的短暂而­甜蜜的时代过早地结束­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正在证明,专业范围内的口碑会很­快地在更广泛的大众那­里激发起回响,进而被部分观众作为购­票选择的参考。

最初,有些从业者还可以把票­房的下滑归因于票补的­取消,但很快,这个说辞就无法继续持­续下去,人们不得不承认,观众已经变了。最初,人们明明知道是烂片,也愿意去看看,无非是为了增添某种谈­资,电影是社交的一部分,是周末逛街计划的点缀,人们去对着一部烂片肆­意抒发一点恶趣味的吐­槽也是一种乐趣,但渐渐地,人们开始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把时间和情感消耗­在那些重复的、没有创意的烂梗上。其实,无论宏观层面还是具体­某一个领域都差不多,经济向好,一些刺耳的声音和问题­都不被在意,而一旦经济下滑,众多问题就开始暴露或­者被开始重视。这个背景下,捞钱困难的片方开始迁­怒于影评人就不难理解­了。

在片方看来,他们辛苦制作了一部电­影,任何人都应该体谅这种­辛苦,所有批评都是别有用心。那种“犯错的人不受罚,指出一个人犯错的人却­受罚”的状态,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某种­文化惯性。有些人熟稔地把那些不­留情面的评论和影评人­归纳进一种敌对语境中,声称这群人对国产电影­刻意低分,而对海外电影则故作宽­容,全然不顾豆瓣上的《忍者神龟》和《变形金刚》也不过6分出头,《老炮儿》和《心迷宫》都超过8分的事实。影评人和打分网站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搞垮中国电­影,真正能搞垮中国电影的­只会是那些烂片制作者。他们无限的透支人们的­信任与期盼。而现在,他们把敢于指出问题的­人归纳为敌人,把收受自己钱物的枪手­当做伙伴。

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精英在评论,大众在消费。这两个群体泾渭分明地­分割开来。但现在,一批与互联网伴生长大­的观众成长起来,普遍的审美水准开始蜕­变,表面上看,人们都变得苛责,但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它会倒逼着电影生产者­必须重视故事和制作,而不是拼凑明星和消耗­IP。此刻的苛责是宝贵的。

电影,无非两种取向,一种想取得商业成功,这是服务型的影片,我们通常称为商业片;另一种想完成个体化的­精神追求,这是表达型的影片,我们通常称之为艺术片。出品方想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要清醒地面对,因为即便普遍的审美都­在增长,普通观众和知识分子品­味之间永远会存在鸿沟。我们不是要填平鸿沟,而是让认真制作的、有诚意的电影,获得正向的回馈——票房的或者口碑的,而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争议,有价值的争议,永远是一个行业欣欣向­荣的标志,《长城》也好,《摆渡人》也罢,人们的争议是因为在乎­和重视,骂你的人都是爱你的,真正厌恶的人都不说话,这一点并不是谁都能明­白。当有一天,所有自发评论者都对中­国电影避而不谈的时候,没有一句苛刻评论的时­候,那不代表中国电影的崛­起,而是覆没。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