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契合性探析

-

刘又嘉,贺璐,龙承星,谭周进,袁振仪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摘要:随着微生态学的崛起,医学模式进入生态医学­发展阶段,更加突显出中西医医疗­体系认知的交叉点和一­致性。中医把握疾病的思维核­心是阴阳学说,为了拓宽阴阳平衡理论­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使中医药理论和疗效进­一步为世界所认同,本文通过中医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学的研究比较,浅析不同体系的一致性,来探明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中医平衡理论的­微观本质。

关键词:中医阴阳平衡;整体观;微生态平衡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4.0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4-0005-04

Discussion on Consistenc­y of TCM Yin-Yang Balance and Microecolo­gical Balance

LIU You-jia, HE Lu, LONG Cheng-xing, TAN Zhou-jin, YUAN Zhen-yi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microecolo­gy and medical model getting into the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medicine, the intersecti­on and consistenc­y in the cognition traditiona­l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al system are highlighte­d. Yin-yang theory is the core theory in TCM. In order to extend the guidance effects of theory of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the clinic, and help TCM theory and curative effect be further recognized by the world,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nsistenc­y of different systems by comparing TCM balance theory and microecolo­gy, with a purpose to explore the closed link between TCM balance theory and microecolo­gy and microscopi­c nature of TCM balance theory.

Key words: TCM yin-yang balance; the holistic view; microecolo­gical balance

21世纪医学模式正向­着“社会-心理-生物-环境”的综合趋势发展。阴阳平衡和微生态平衡­都是通过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维持人体健康状态,符合新型医学模式的趋­势。医学微生态学与中医阴­阳学说看似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但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接轨”现象。阴阳学说以整体观为指­导,系统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等各种现象,形成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包含许多微生态学原理­与观念,如生物体与内外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是生命现象­的本质等。基于微生态学与中医学­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所具有的同一性,可借助微生态学的具体­研究范围和方法,进一步研究、充实和发展中医学理论,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正如魏曦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951);湖南省教育厅

重点项目(14A110)

通讯作者:袁振仪,E-mail:yuanzhenyi­5@126.com 说“中医四诊八纲是从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微生态学很可能成为打­开中医学奥秘大门的一­把金钥匙”[1]。

1 中医“衡”医理

中医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理特点,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中医把人体内部各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面,认为阴阳在互为消长的­生克运动中保持动态平­衡,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若相互制约的功能出现­紊乱,则表现出亚健康,甚至疾病。《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此其道生。”阴阳学说是中医把握疾­病的思维核心,阴阳失调是亚健康、疾病的本质。机体健康是阴阳平衡的­表现,非健康状态是阴阳失衡

的表现。换言之,健康取决于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

中医学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把握阴阳”是历代医家治病“务求其本”的总则,是诊断治疗的标准。张景岳《类经•阴阳类》云:“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生理上,“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病理上,“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胜则寒,阳胜则热”。阴阳学说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学最基本的理论,中医临床是根据阴阳平­衡而诊断和治疗疾病。故此,可以把中医简单概括为“平衡医学”。

2 微生态“衡”医理

微生态学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衡”医理特点。微生态平衡即生物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生理性过程,是微生物与宿主相互作­用的良好结果。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健康­或疾病的重要基础,在生理病理、预防治疗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微生态学不仅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还包括非微生物细胞与­其所在环境(内环境与外环境)相互关系与作用的规律,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平衡是微生态系­统的核心,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其平衡是否维持。研究表明,慢性消化道疾病、肝胆病、药物治疗、暴饮暴食、外伤

烧伤等各科疾病都有微­生态失衡[2-4]。某种因素破坏了微生态­平衡,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定植­抗力下降使外袭菌和致­病菌有可乘之机,在体内定植而致病。因此,致病与否取决于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转换过程。

自然界生物体的存在必­须与内外环境相适应。该适应是相互适应,是生物体与环境动态平­衡的现象;不适应是微生态失调,是亚健康、疾病甚至死亡。临床微生态学研究发现,寄居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中­的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形成正常的微生态群,维持着人体健康,一旦出现炎

症,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菌­群失调[5]。任何平衡都有其特定的­平衡状态,但都与总生态系、大生态系有相应关系。局部受总体生态平衡影­响,总体生态平衡又将影响­局部。如肠道微生态系与肠道­生境、盲肠生态系与盲肠生境、呼吸道生态系与呼吸道­生境等都各自具有独特­的平衡状态,同时又相互影响,共同维持平衡。故此,也可把微生态学简单概­括为“平衡医学”。

3 阴阳平衡观与微生态学­平衡观的统一性 3.1 理论相似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也 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表明阴阳是构成人体的­生态因子,在调节新陈代谢、免疫拮抗等功能活动中­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人体健康。阴阳学说认为, “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一旦遭到破坏,便会产生亚健康或疾病。机体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表现,阴阳失调是机体产生亚­健康的本质。

微生态学认为,正常情况下,生物宿主的体表与体内­分布着一定种类和数量、形成一个生态系并保持

生态平衡的特定微生物­群,即正常菌群[6]。正常菌群分布于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表面,如皮肤、呼吸道、外耳道、鼻腔、泌尿生殖道等,这些菌群在宿主的免疫­代谢、生长衰老、消化营养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果微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可导致许多致病菌过度­增长或条件致病菌转为­致病菌,有害菌产生的细菌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引起细菌与细胞间网络­功能异常,如细菌诱炎因子诱导宿­主细胞产

生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出现炎症反应及免疫异­常而引起疾病。这是阴阳失衡在微生态­学中的反映。

3.2 具有相同特征

3.2.1 动态性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在论述阴阳的运动变化­时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在中医范畴内,机体或内部脏器、组织的阴阳处于消长运­动变化中。生理上,阴阳始终处于一种规律­性此消彼长的运动转化­中,从而保持着机体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也主­要以阴阳互根互用的消­长平衡方式进行。在微生态学中,人体的微生态系统也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微生态平衡维持其实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和­环境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动态生理性组合,是物质、能量、基因流动的动态平衡结­果,并随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一旦失衡,则引起紊乱,进而导致疾病。由此可见,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都有动态性。

3.2.2 互根共生性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相­互依存、转化,互为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贯•阴阳论》说:“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与微生物间是彼­此依赖、互换生命活动所需产物­的共生共处关系。由此可见,阴阳

平衡与微生态平衡都有­互根共生性。

3.2.3 对立统一性 对立统一指相反相成,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相反也就没有相成。中医阴阳平衡理论认为,阴阳双方既对立制约又­依存互根,旨在使对立的两方面能­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维持阴阳平衡状态。阴阳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平衡,即阴阳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就微生态学而言,机体是内外微生物与人­的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体,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的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或基础之一,一旦被破坏,则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由此可见,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都有对立统一性。

3.3 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性

中医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均是机体生理情况­下的正常表现,天、地、人的阴阳平衡观代表大­生态下的微生态平衡观,二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性,具有相似的临床意义。

中医的精髓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对疾病认识不只是局限­于微观病原生物,更重要的是把人体与天­地结合为一体,从辨证角度调整阴阳平­衡。《灵枢•邪客》提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不仅指机体内部的相对­平衡稳定,也包括外环境(大自然甚至整个宇宙)。对此可理解为人要顺应­自然界生长规律,即“发陈”“蕃秀”“容平”“闭藏”,以调养阴阳平衡,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同样,微生态平衡也强调宿主­体内和体表生态空间结­构与栖居其中的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受宏观环境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总之,阴阳平衡与微生态平衡­两者互为关联,理论本质、主要特征、临床意义具有统一性。可以认为扰乱正常菌群­平衡的因素也会对机体­阴阳平衡产生干扰,菌群平衡可通过阴阳平­衡的外在表现而体现,阴阳平衡也可通过菌群­平衡的临床指标得以推­断。

4 阴阳平衡及微生态平衡­的临床运用

健康是微生态平衡的综­合表现,即“阴平阳秘”。若菌群失调,将引起各种疾病,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4.1 临床诊断

《景岳全书》云:“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阴阳是中医把握疾病的­核心。《医门棒喝•伤寒论本旨》曰:“观舌本,可验其阴阳虚实;审舌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深浅也。”有研究通过观察湿热证­患者黄腻苔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的变化,并 从微生态角度分析舌苔­变化的特征。结果显示,黄腻苔细菌总数明显多­于正常薄白苔,黄腻苔中革兰阳性小球­菌和微球菌的量较多;黄腻苔组发现真菌的例­数

和真菌种类明显多于正­常组[7]。另外,通过分析舌苔

菌群情况,可辨识脾胃病不同证型­的差异[8]。表明阴阳平衡和菌群平­衡具有互为对照的关系。总之,临床可否运用菌群平衡­检测推断机体阴阳平衡,值得进一步研究论证。

肠道菌群平衡是脾胃生­理功能的基础,菌群失衡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出现脾胃阴阳失调的临­床证

候[9]。检测菌群是否失调或偏­离程度,可协助诊断疾

病的病性、病种及严重程度[10-12]。若原籍菌的增殖属阳,自溶属阴,一旦增殖与自溶之间平­衡破坏,则依

菌种的不同可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表现[12],那么,可以认为菌群失衡差异­性与中医阴阳偏失有相­关性。据此可进一步得出结论:分析研究菌群客观指标­的差异性,有助于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临证可根据微生态失衡­表象,判断阴阳属性。

4.2 临床治疗

纠正阴阳失衡或微生态­失调是临床治疗的目的。调整阴阳是中医治病的­核心,微生态调节是微生态疗­法的基础,二者具有互通性。

中医治病强调“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就是着眼于调整阴阳平­衡这个根本,即“以病为物,以药为权,医为持衡者”。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泛滥,使现代医学的治疗逐渐­从“抗菌、抗生”转变为“微生态调节”,即“治病求本”,凸显了微生态调节与中­医阴阳调节的相似性。《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强调治疗应“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通过辨证论治,从阴阳角度为立足点,谨遵“以平为期”,尊重各种微生物竞争与­共生,外着眼于宏观整体,内着眼于气血阴阳,通过汤剂、针灸、微生物制剂等纠正阴阳­失衡而达到“杀菌抑菌”、扶植弱势菌种,使菌群恢复平衡,重达“阴平阳秘”。研究发现,超微七味白术散可通过­对肠道微生物抑促作用­使菌群恢复平衡,以防止腹泻过度而导致­的阴液耗损甚至

阴阳离绝[13]。

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教授小桥恭一[14]从微生物群与天然药物­的关系出发,研究了正常微生物群对­天然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的影响和在病理状­态下给药中微生态环境­的转化。发现许多中药都是借助­于肠道细菌而转化为有­效成分,进而达到治疗作用,但这些成分对无菌动物­毫无作用。这一结果反证了中药成­分必须通过肠道细菌的­作用才能发挥药效。据此,

小桥恭一认为中草药依­靠人体肠道细菌发挥作­用,即中草药药效的发挥依­赖于肠道正常微生物群­的酶代谢作用。因人体消化道是一个微­生态环境,其中有数百种细菌,这些细菌必须达到生态­平衡,人体才能保持健康状态。中药多种有效成分正是­通过肠道细菌的作用,调节人体微生态环境,使之达到平衡,才能发挥药效,从而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分析研究中医疗法与微­生态菌群关系,将会成为揭开中药汤剂­组方配伍调和阴阳的神­秘面纱的突破口。同理,一些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有较好疗效的中药,体外实验既不抑菌也不­杀菌,而一旦用于机体即有解­热消炎之效。探索其机制发现,这类中药进入机体后并­不是直接抑制和杀灭病­原菌,而是通过促进正常菌群­生长,使正常菌群发挥了生物­拮抗作用,提高了定植抗力,将致病菌排除[15]。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药物和微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有关。中医调整阴阳同时也改­善菌群平衡,可以说明二者具有互通­性。

5 结语

鉴于中医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学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规律,笔者建议,随着微生态学研究的逐­步深化,应当移植和利用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把微生态学与中医平衡­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走中西整合医学之路,促进中医与现代化研究­手段的结合与发展,从而为更好地丰富和发­扬中医提供新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曦.微生态学刍议[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89,1(1):4-5.

[2] 顾玉荣,高志良.肝脏疾病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及其对机体的影响[J].

热带医学志,2010,10(3):359-361.

[3] 康白.胃肠微生态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临床版),

2006,26(13):961-963.

[4] 张达荣.微生态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

14(1):3-4.

[5] 强星宇,张国成.浅析中医理论与微生态­学[J].陕西中医,2006,

27(10):1249-1250.

[6] 刘敬霞.李建生教授“以平为期”治疗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举隅[C]//中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中

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9:463-465.

[7] 吕军影,黄李平,阙铁生.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态­的研究[J].辽宁中医

杂志,2008,25(4):487-488.

[8] 程明,胡玲,劳绍贤.幽门螺杆菌和乳酸杆菌­菌群失调与慢性胃病脾­胃

湿热证发病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9):1273-1275.

[9] 陈晓刚.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脾胃­湿热证与肠道微生态关­系的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10] 江月斐,劳绍贤,邝枣园,等.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与脾气

虚证肠道微生态初步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2):1-3.

[11] 谢兰,常淑芳,孙江川,等.435 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阴道微

生态状况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6,41(2):136-139.

[12] 刘卫红.微生物自溶现象在中医­微生态学研究中的意义[J].山东中

医药大学学报,1998,22(5):328.

[13] 谭周进,吴海,刘富林,等.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

影响[J].生态学报,2012,32(21):6856-6863.

[14] 小桥恭一.中药有效成分与肠道细­菌的关系[J].医学与哲学,1995,

16(11):598.

[15] 张照楠,陈瑞雪,王跃飞,等.药物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J].中药

材,2015,38(6):1319-1323. (收稿日期:2016-02-15;编辑:梅智胜)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