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甘草渣中黄酮提取物质­量标准研究

-

刘效栓1,李喜香 1,肖正国 1,李季文 1,罗燕燕 2

1.甘肃省中医院药学部,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目的 建立甘草渣中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为甘草渣中提取的总黄­酮提供质量控制的方法­及依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将提取­物与甘草苷及甘草对照­药材对比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 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钙离子含量。结果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苷在3.32~9.96 µg/mL 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r=0.999 7),吸光度在 0.3~0.7 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2.41%(RSD=3.22%),3 批甘草渣黄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 8.82%,钙离子平均含量为 0.107%(RSD=3.61%)。结论 本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用于甘草渣中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关键词:甘草渣;黄酮提取物;质量标准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4.017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4-0067-04

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of Flavone Extracts in Licorice Residue LIU Xiao-shuan1, LI Xi-xiang1, XIAO Zheng-guo1, LI Ji-wen1, LUO Yan-yan2 (1. Pharmacy Department of 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Lanzhou 730050, China; 2. Pharmacy College of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flavone extracts in licorice residue; To provide the methods and basi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licorice residue. Methods TLC was applied to compare the extracts with liquiritin and licorice; UV-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es; EDTA-2Na titration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alciumion. Results In the chromatogr­am of the test product, the spots of the same color were display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ontrol medicinal material, and the fluorescen­t spots of the same color were displayed o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control product. UV-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glycyrrhiz­in ha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n the range of 3.32–9.96 µg/mL

(r=0.999 7), the absorbance between 0.3 and 0.7.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was 102.41% (RSD=3.22%), and the averag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three batches of flavonoids extract was 8.82%. The average content of calciumion was 0.107% (RSD=3.61%). Conclusion This method has good repeatabil­ity,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te results,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flavonoids in licorice residue.

Key words: licorice residue; flavone extracts; quality standard

甘草为豆科甘草属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有效成分复杂,

主要为甘草酸和黄酮类­化合物[1],但目前开发、生产

的主要是甘草中的甘草­酸[2],剩余物作为药渣弃去。

研究表明,甘草渣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3],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除消炎、抗菌、抗变态反应等,在抗氧化、 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局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14-2-32)

抗癌、防癌、防肿瘤及保肝护消化道­等方面作用显著[4]。近年来,随着对甘草药理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全球对甘草的需求日益­增长,野生甘草资源急剧减少,与此同时,甘草提取甘草酸或甘草­浸膏后剩余的残渣(甘草渣)也逐渐成为危害生态环­境的又一物质。本课题前期进行了“基于化学转化法破壁富­集甘草药渣

中总黄酮的开发研究”(兰州市科技局,2014-2-32)。为了保证甘草渣黄酮提­取物的质量稳定性,本研究参考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

国药典》)甘草项进行甘草渣黄酮­提取物的研究,建立其薄层色谱鉴别法、总黄酮含量测定法及钙­离子含量测定方法等质­量标准,以期为甘草渣中黄酮资­源的有效、合理开发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UV-18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AR124CN型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SB-3200D 型超声波清洗器(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ZXFD-A5140 型全自动新型鼓风干燥­箱(上海智诚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甘草饮片(甘肃康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

150922、150701,经甘肃省药检院宋平顺­主任药师鉴定为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干燥根和根茎),自制甘草流浸膏(批号 160301)、自制甘草渣(批号

150922、150701)得黄酮提取物(批号 20160504、

20160505、20150506),甘草对照药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 120904-201318),甘草苷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B20414),甲醇(批号 20141023)、正丁醇(批号 20130923)为色谱纯,含量测定用水为娃哈哈­纯净水,提取用水为饮用水,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鉴别

①取黄酮提取物1g,加水适量,用 0.2 mol/L 稀盐酸调至pH=3,定容至 40 mL,用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 20 mL,萃取液蒸干,加甲醇5 mL溶解,为供试品。②取对照药材1 g,加乙醚40 mL回流 1 h,药渣加甲醇 30 mL回流 1 h,滤液蒸干,残渣加水 40 mL溶解,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 20 mL,萃取液蒸干,甲醇 5 mL溶解,为对照药材溶液。③取甘草苷对照品,加70%乙醇溶液,配成2 mg/mL 的对照品溶液。④取甘草流浸膏1g,加水 40 mL,40 ℃水浴溶解,正丁醇萃取3次,每次 20 mL,萃取液水洗3次,蒸干,残渣用甲醇5 mL溶解,为浸膏对照品。

照薄层色谱法(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吸取上述 4种溶液2 µL,分别点于同一氢氧化钠­的硅胶 G 薄层板,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

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喷以硫酸乙醇溶液,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置紫外灯 254 nm波长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2 总黄酮含量测定

2.2.1 溶媒的选择 文献报道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 时,甘草苷对照品的配制用­甲醇及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媒[5-7]。本试验考察了甲醇及不­同浓度的乙醇,发现样品在70%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甲醇溶液,并且在10%氢氧化钾溶液显色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光谱行为一致,故选择70%乙醇为溶媒。

2.2.2 样品溶液制备 取黄酮提取物约25 mg,精密称定,加70%乙醇超声处理(功率250 W,频率33 kHz)

2 min,定容至 50 mL,即得。

2.2.3 对照品贮备液制备 精密称定甘草苷对照品

8.30 mg,用70%乙醇溶解并定容至 10 mL,即得。

2.2.4 测定波长选择 取对照品贮备液 0.1 mL、样品贮备液 0.5 mL,分别加10%氢氧化钾溶液 0.1 mL,显色 5 min,用 70%乙醇稀释至 10 mL,在波长 800~

200 nm 扫描,记录λmax。结果表明,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波形基本一致,在 394、336、254 nm 处有吸收峰,但 394 nm样品峰随浓度的变­化峰位不稳定,当上述样品溶液继续稀­释10 倍时,394 nm峰逐渐减小;而在对照品溶液中,当显色剂增加到 1∶1.5(V/V)

时,254 nm峰红移至 276 nm。故选择对浓度相对稳定­的 336 nm为测定波长。

2.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对照品溶液 2.5 mL,置

25 mL容量瓶中,加10%氢氧化钾溶液 2.5 mL,放置

5 min,用70%乙醇定容至刻度,精密吸取 0.2、0.4、

0.5、0.6、0.8、1.0、1.2 mL,置 10 mL容量瓶中,用

70%乙醇定容至刻度,在 33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Y=

64.458X-0.004 8,r=0.999 7。结果表明,对照品浓度在 3.32~9.96 µ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吸光度在 0.2~0.7 之间。

2.2.6 精密度试验 取“2.2.4”项下样品溶液,在

336 nm波长处连续测定5­次,吸光度为 0.654、0.655、

0.655、0.654、0.653,平均值为 0.654,RSD=0.35%。

2.2.7 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溶液5份,每份 0.2 mL,分别加10%氢氧化钾溶液 0.2 mL,显色 5 min,加 70%乙醇定容至10 mL,在 336 nm处测定吸光度,吸光度为 0.313、0.328、0.317、0.322、0.319,平均值为

0.3198,RSD=2.76%。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黄酮提取­物约 5 mg,共 5 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对照品溶液

1.0 mL,加70%乙醇适量超声 2 min,定容至 50 mL,取 4 mL,置 10 mL容量瓶中,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 1 mL,显色 5 min,定容至刻度,在 33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含量,结果见表1。

2.2.9 样品测定 取 3 批样品(批号 20160504、

20160505、20150506),各约 10 mg,精密称定,置

10 mL容量瓶中,加70%乙醇超声 2 min 并定容至刻度,取 0.5 mL,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 0.5 mL,显色 5 min,定容至 10 mL,在 336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2.3 钙离子含量测定

2.3.1 Ca2+标准溶液(10 mmol/L)配制 精密称取氢氧化钙 74 mg,加盐酸(1→2)溶解,加 H2O 稀释至 100 mL,得 10 mmol/L 的 Ca2+标准溶液[8]。

2.3.2 EDTA 二钠滴定液配制与标定 精密称取EDTA 二钠 19.001 2 g,加 H2O 稀释至 1000 mL,即得 0.05 mmol/L 滴定液。取于约 800 ℃灼烧至恒重的基准物质 ZnO 0.12 g,精密称定,加盐酸3 mL溶解,加水 25 mL,加 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 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 mL、氨-氯化铵缓冲

液(pH=10.0)10 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 试验校正[9]。

2.3.3 样品测定 精密称取样品适量(2 g),加稀盐酸溶解后,用水稀释至100 mL,精密量取 25 mL,置锥形瓶中,加水25 mL,与 KOH 溶液(1→10)5 mL使 pH>12,加钙紫红指示剂少许,用 EDTA 二钠滴

定液(0.05 mol/L)滴定至颜色由紫红变为­纯蓝。每毫升滴定液相当于 2.041 8 mg钙。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试验参照 2015 年版《中国药典》甘草项下薄层色谱法进­行,操作简便、分离度好、图谱清晰、斑点明显,是控制甘草渣中黄酮提­取物质量的有效方

法。李玉平等[10]在研究中减去了样品用­乙醚处理的步骤,直接用正丁醇提取。认为乙醚处理对照药材­易在玻璃容器中糊化,难以过滤;挥去乙醚过程繁琐且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而改进后的方法既没有­影响色谱斑点的检出,又解决了样品糊化粘附­和过滤的问题,简化了操作流程,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该改进重现性好,可以考虑在下一版药典­中省略乙醚处理步骤。

2015年版《中国药典》未收载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众多,而以甘草苷为对照品、氢氧化钾为显色剂最为­推荐,但

[11]选择的吸收波长各不相­同。高红等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总黄酮的含量,以甘草苷为对照品,

10%氢氧化钾为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407 nm;伍蔚

萍等[5]同样以甘草苷为对照品,10%氢氧化钾为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为 400 nm;程新宇等[12]对甘草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筛­选,选择测定波长 400 nm;冯薇等[7]研究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甘草苷对照品及样品溶­液经碱处理后,最大吸收波长为 334 nm;周斌等[1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以10%氢氧化钾为显色剂,最大吸收波长为 337 nm。本研究在预试验中做了­大量筛选,发现随着浓度不断稀释,对照品溶液显色后的最­大吸收波长蓝移。而要控制吸光度在 0.3~0.7 范围内,其

浓度范围比较窄(3.32~9.96 µg/mL),最大吸收波长在 336 nm处。

黄酮类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系分子光谱,吸收带的位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溶剂的极性和 pH

值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14]。体系的 pH值对吸收光谱的影­响非常明显。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由于体系的 pH 值不同其解离情况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吸收光­谱。本试验在最大吸收波长­的考察中,pH 值范围为

12.8~13.2。相同的对照品显色后,由于浓度不同而有离解、缔合、与溶剂间相互作用,这可能是不同研究报道­最大吸收波长不同的原­因。

甘草渣中总黄酮提取采­用破壁富集工艺,适合工业化大生产。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分­离转化剂,生产过程中有少量钙离­子残留,是无法避免的杂质。本试验采用 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的 EDTA 二钠滴定法,该方法是在高锰酸钾法­的基础上改进的。相对于高锰酸钾法,使用此方法测定钙含量­有操作过程简

便、分析速度快、配制试剂种类少、工作量小等优点。虽在判定其终点时稍有­误差,但总体上对测试结果影­响不大。虽有不少研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含量,但存在仪器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的局限性。

综上,甘草渣黄酮提取物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控制总­黄酮含量,EDTA二钠滴定法测­定钙离子含量。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能够有效控制甘草渣中­黄酮提取物的质量,同时亦可用于黄酮提取­物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徐春燕,张娜,韩爱荣,等.甘草渣黄酮回流提取的­工艺优化及预处理

方法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2):222-226.

[2] 廉宜君,刘红,马彦梅,等.甘草渣多糖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及抗氧化

活性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3):351-356.

[3] 沈阳药科大学.从甘草药渣中制备抗炎、抗肿瘤有效成分组的方­法及

其应用:CN10255223­9A[P].2012-07-11.

[4] 张志东,唐琦勇,茆军,等.甘草黄酮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

科学,2006,43(6):517-519.

[5] 伍蔚平,孙文基,闫洪涛,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含量[J].

药物分析杂志,2005,25(4):469-472.

[6] 封士兰.甘草黄酮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8,

24(4):20-21.

[7] 冯薇,王文全,赵平然.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

药,2007,18(11):2608-2610.

[8] 冯彩婷,贾华丽.豆类中钙含量测定[J].河南化工,2010,10(27):5657.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5:1501.

[10] 李玉平,胡宇莉,苏亮.清肺颗粒中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J].饲

料博览,2015(9):5-7.

[11] 高红,贠亚波,兀江波,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

中国药房,2012,23(7):642-643.

[12] 程新宇,韩亚男,康雪芳,等.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筛

选[J].中医药信息,2015,32(2):1-5.

[13] 周斌,常军,刘可越,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46-15247,15249.

[14] 李发美.分析化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3-199.

(收稿日期:2016-09-09)

(修回日期:2016-10-08;编辑:陈静)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