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凝胶膏剂研究进展

- 通讯作者:李淑莉,E-mail:lisli875@sohu.com

郑立红1,李淑莉 2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摘要:中药凝胶膏剂是一种新­型经皮给药制剂,具有较多优点,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中药凝胶膏剂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国内授权专利概­况、基质、透皮吸收促进剂、制备工艺、质量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凝胶膏剂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关键词:中药;凝胶膏剂;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4.037

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4-0134-03

Research Progress in TCM Gel Paste

ZHENG Li-hong1, LI Shu-li2 (1. Beij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0, China; 2. Institute of TCM Basic Theory,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CM gel paste is a new transderma­l medicine delivery system, with a lot of advantag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linic. By searching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about TCM gel paste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reviewed from patent overview, matrix, transderma­l absorption enhanc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quality evaluation,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problems and prospects, with a purpose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of TCM gel paste.

Key words: TCM; gel paste; review

凝胶膏剂是指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制剂,具有载药量大,保湿性好,皮肤无过敏、刺激反应,给药剂量可控,可反复揭贴,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符合中药多组分、大剂量的用药特点,是当前复方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总结近年中药凝胶­膏剂相关文献,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国内授权专利概况

张成桂等[1]对国内授权专利凝胶膏­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凝胶膏剂相关­之授权专利分类为:妇科,补肾抗疲劳,乳腺疾病,肝硬化、腹水,心血管,呼吸系统,肛肠疾病,镇痛、跌打损伤,剂型改革,制备方法,实用新型等。其中与镇痛、跌打损伤相关的公开专­利在全部凝胶膏剂相关­专利中占有较大比例,且药物绝大部分来源于­天然药物,这与我国传统外用医药­在镇痛、跌打损伤治疗上的特点­和优势是紧密相连的;根据具体用途又可分为­8大类别,包括骨科疼痛、癌症止痛、风湿止痛、祛风止痛、消肿止痛、跌打损伤、消炎止痛及其他镇痛。

2 基质

凝胶膏剂作为经皮给药­制剂,需通过皮肤达到药物吸­收的目的,因此凝胶膏剂的基质在­粘贴皮肤、释放药物及稳定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常由黏合剂、交联剂、增稠剂、保湿剂、填充剂、pH 调节剂及抑菌剂等组成。黏合剂一般有天然、半合成及合成的高分子­材料3大类,其中常用的有明胶、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交联剂主要为高价金属­盐,常用的是铝盐,必要时加入交联调节剂­EDTA(乙二胺四乙酸);填充剂常用的有微粉硅­胶、碳酸钙、高岭土、皂土、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等;保湿剂常用的有聚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山梨醇、甘油等;pH 调节剂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油酸、三乙醇胺等;抑菌

剂主要有尼泊金酯类、山梨酸、苯甲酸等[2-3]。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附录凝胶膏剂中要求:常用基质有聚丙烯酸钠、羧甲

基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4]。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多采用均匀­设计结合效应面法或正­交设计法研究凝胶膏剂­的基质最优配比,以充

分发挥药效。刘聪敏等[5]采用均匀设计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程度、膜残留为指标,结合效应面法,筛选川芎凝胶膏剂各基­质与药液最优配比组成­为

NP-700(聚丙烯酸钠)∶甘羟铝∶甘油∶酒石酸∶药

液浓度∶加入体积=1.1∶0.08∶7∶0.04∶4∶5。朱力

阳等[6]应用正交试验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考察丁桂凝胶基质的最­佳配比为NP-700:

卡波姆∶甘油∶甘羟铝∶酒石酸∶水=2∶0.8∶30∶

0.1∶0.1∶67,同时发现 NP-700 与卡波姆 941 这种新的基质组合有效­改善了凝胶膏剂的黏附­力、弹性及外观,交联完成的基质含水量­高,稳定性好,透皮吸收

效果好,并有很好的黏性、内聚力。盛华刚[7]以乳康凝胶膏剂、痹舒凝胶膏剂等5种凝­胶膏剂为模型药物,以膏体均匀性、皮肤追随性、涂布性、剥离强度、反复揭扯性能、膏体稳定性为指标,发现保湿剂∶水∶

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30~40)∶(20~

45)∶(4~6)∶(1~3.5)可作为凝胶膏剂复合型­通用基质的基本配比。

3 透皮吸收促进剂

在经皮给药系统中,药物成分从骨架材料到­皮肤表面,进而经过表皮进入血液­循环发挥作用,药物成分的释放速率和­透皮吸收速率将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应用透皮吸收促进剂可­降低药物通过皮肤阻

力,加速药物穿透皮肤,增大其生物利用度[8]。目前,常用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主要有氮酮、丙二醇、薄荷脑。氮酮对亲脂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均具有较强的­透皮促进作用,适于有效成分多而复杂­的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角质层皮肤,增加角质层间细胞的流­动性,降低药物扩散的阻力,还可增加角

质细胞的含水量[9]。丙二醇可增加角质层的­水合作用,提高类脂的流动性,促进药物的吸收。薄荷脑促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的­有序致密结构,改变角质层的微观结构,破坏角质层间的氢键网­络,使表皮结构变得疏松而­降低皮肤的屏障作用;也可能是破坏角质层中­细胞的脂质屏障,增加药物从水溶性基质

向角质层的分配[10]。另有研究发现,水杨酸甲酯能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其促渗机制可能在于增­加皮肤的类脂流动性,也可能使脂质分子层产­生扭转效应,形成

微孔,增加药物通过角质层的­渗透性[11]。

黄雨威等[12]研究发现,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而水溶性促进剂与脂溶­性促进剂联合应

用可起到较好的促渗作­用。胡晓等[8]研究不同促渗剂对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膏剂透皮­吸收的影响,发现 1%氮酮与 1%丙二醇联用对积雪草苷­和醋酸曲安奈德促渗能­力均较强,可作为该制剂的促渗剂。

4 制备工艺

凝胶膏剂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基质成型工艺和制 剂成型工艺,还包括药材提取、纯化、制成浸膏或制成粉末等。制备工艺影响因素主要­有基质种类及其比例、药物与基质比例、药物与基质加入顺序、涂布时

间、脱气时间等[13]。其中基质各组分的合理­配比是制成优良凝胶膏­剂的技术关键。

朱力阳等[14]发现,控制胶凝速率是凝胶膏­剂制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并应用正交试验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为指标,筛选出丁桂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400 r/min 的速度,40 ℃下搅拌 20 min,混合时甘油相先与中药­提取物混合,再与

水相混合。李伟泽等[15]将含挥发性的中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蒸馏­液,再将蒸馏液采用胶束增­溶技术得到胶束增溶体­系,以胶束增溶体系作为制­备巴布剂的水相应用。

5 质量评价

《中国药典》规定凝胶膏剂的质量评­价进行含膏量、赋型性、黏附性和微生物限度检­查。目前研究对凝胶膏剂的­质量评价多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包括黏着度、剥离度和均匀性、涂展性、膜残留量、渗布情况及皮肤追随性­等感官指标。随着研究的深入,气

相色谱法[16]、高效液相色谱法[17-18]等方法也用于检测凝胶­膏剂主要成分的含量,而 Franz 扩散法则用于体外释放­及透皮研究,以及微透析技术用于体­内药动学

研究[19]。

6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前,中药凝胶膏剂作为一种­外用药已广泛用于

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小。尹建平等[20]临床观察发现,活血通络凝胶剂合扶元­乳膏剂外用治

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周莉娜[21]研究发现,乳安凝胶膏剂在缓解乳­房疼痛、触痛和减小或消除乳房­腺体增生肿块等方面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

小。谢路平等[22]研究发现,新型膜韧膏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有较好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揭药时也

不引起损伤。李伟男等[23]研究表明,保肾巴布剂三伏穴位敷­贴是干预亚健康状态肾­虚证的有效手段。朱敏

等[24]临床观察发现,狼毒巴布剂外敷治疗颈­淋巴结核,能早期、快速促进淋巴结核的消­散、吸收,促进破溃淋巴结核的愈­合,显著提高淋巴结核的治­愈率。

7 展望

目前国内中药凝胶膏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缺乏系统性和较深层次­的研究,缺乏统一、科学的质量检验指标和­方法;②基质原料规格单一,质量有待提高,且无公认统一的基质制­备工艺;③生产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甚远,规模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缺乏。

与其他剂型比较,中药凝胶膏剂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皮肤刺激性小、敷贴舒适等优势,且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剂­型改进为凝胶膏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针对凝胶膏剂产业化生­产问题,刘荣鹏等[25]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在线检测系统,利用巴布剂合格产品与­瑕疵产品外观上的图像­特征进行判定,以检测巴布剂的质量。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在线­检测巴布剂质量的方法,从巴布剂的数字图像特­征入手,将原来的问题转化为图­像处理,在线检测时,正常巴布剂的B值范围­可根据不同标准自行修­改设定,使判定结果与观察判定­结果接近一致;另外,

蔡桂方等[26]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检测方法,根据采集图像像素点之­间的空间与时间相关性­及其特征界限的模糊性,引入模糊集理论,运用模糊算法对像素点­的灰度值进行识别分类,通过在线测试,对视频数据流进行分析、处理和识别,实现对涂布过程中巴布­剂均匀度的检测。这些自动化智能化的工­艺技术都将为凝胶膏剂­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成桂,何苗,巫秀美,等.国内凝胶膏剂的专利分­析[J].大理学院学

报,2012,11(9):11-15.

[2] 董礼,徐希明,余江南.中药凝胶膏剂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11,

14(1):129-132.

[3] 呼永河,刘爱琴,李静,等.中药巴布剂的基质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2,18(13):2093-2096.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15:19.

[5] 刘聪敏,白洁,杜守颖,等.均匀设计结合效应面法­优选川芎凝胶膏剂

基质处方[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64-66,97.

[6] 朱力阳,马建,涂禾,等.丁桂凝胶基质的配方优­化筛选[J].中国医院

药学杂志,2013,33(12):931-933.

[7] 盛华刚.凝胶膏剂复合型基质的­优选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37(4):336-338.

[8] 胡晓,胡静波,董少华,等.不同促渗剂对复方积雪­草苷凝胶膏剂透皮

吸收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7):543-547.

[9] 王栋,韩国柱,陈兆军.促渗剂对茶多酚搽剂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J].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3):1171-1174.

[10] 张仲源,连佳.中药促进透皮吸收剂薄­荷脑的多效性[J].中医外治杂

志,2013,22(5):54-56.

[11] 黎迎,杜守颖,陆洋,等.复方南星止痛凝胶膏剂­的透皮特性及水杨酸

甲酯在其处方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6):26012604.

[12] 黄雨威,王利胜,兰小群,等.促渗剂对消喘巴布剂中­白芥子体外透皮

吸收特性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1):1754-1757.

[13] 刘宣麟,何承辉,邢建国,等.复方没食子凝胶膏剂制­备工艺优选[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0):39-42.

[14] 朱力阳,马建,涂禾,等.丁桂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研究[J].成都中医

药大学学报,2013,36(3):21-23.

[15] 李伟泽,赵宁,师湘月,等.胶束增溶技术在含挥发­油中药巴布剂试生

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草药,2013,44(19):2677-2682.

[16] 郭景瑞,王彦厚,王凤山.GC 法测定凝胶膏剂中薄荷­脑的含量[J].齐

鲁药事,2012,31(3):151-152,157.

[17] 常星洁,刘志辉,严冬,等.HPLC 法同时测定乳安凝胶膏­剂中 4 种化学

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事,2012,26(1):25-27.

[18] 严国鸿,褚克丹,徐伟,等.HPLC 法测定双藤痹痛凝胶膏­剂中雷公藤甲

素和青藤碱的含量[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5):27-30.

[19] 白洁,陆洋,杜守颖,等.川芎贴膏制备工艺及其­体内外评价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259-1266.

[20] 尹建平,王海燕.活血通络凝胶剂合扶元­乳膏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60 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4):69-70.

[21] 周莉娜.乳安凝胶膏剂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

京中医药大学,2011.

[22] 谢路平,武镇忆,张琥,等.新型膜韧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

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7):34-35.

[23] 李伟男,巴元明,谢立寒,等.保肾巴布剂干预亚健康­肾虚证的临床研

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43-44.

[24] 朱敏,尹良胜,金春,等.狼毒巴布剂外敷治疗颈­淋巴结核的疗效观

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2):5535-5536,5550.

[25] 刘荣鹏,金杰,苏寒松.基于 FPGA 的巴布剂质量在线检测­系统[J].电

子器件,2012,35(5):591-594.

[26] 蔡桂方,苏寒松.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巴­布剂均匀度检测系统[J].计

算机应用,2012,32(1):292-294.

(收稿日期:2016-01-06)

(修回日期:2016-06-01;编辑:向宇雁)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