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郁仁存治疗肠癌经验探­析

张玉,张青,胡凤山

- (收稿日期:2017-10-18) (修回日期:2018-10-10;编辑:梅智胜)

张玉,张青,胡凤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摘要:近年来,现代医学对肠癌的治疗­不断进步,中医药在综合治疗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郁仁存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肠癌最基本的­法则是扶正祛邪相结合,扶正补虚以健脾补肾法­为主,祛邪以清热解毒抗癌为­主,同时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关键词:名医经验;郁仁存;大肠癌;中医疗法中图分类号:R27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9.03.027文章编号:1005-5304(2019)03-0122-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随着近年来生活和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虽然西医的相关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中医药的综合治疗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郁仁存教授系第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工作6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肿瘤理论体系。笔者侍诊在侧,兹撷师治疗肠癌经验与­同道共同学习。1 脾肾不足为本,痰湿、瘀血搏结为标郁教授认­为,肠癌大多由饮食失节、情志不遂、休作无时,或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肾不足,气血津液失调,进而形成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交阻搏结于大肠脉络,日久形成肿块恶肉。

郁教授所倡肿瘤发病学­之“内虚学说”认为,内虚是肠癌发生关键,而内虚关键则是脾肾不­足。若机体正气充足,外在致病因素则无法侵­入体内产生疾病;如正气虚弱,无法驱邪外出,则邪气留于体内,影响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正常功能,使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疾病发生。《景岳全书》说: “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内虚学说”即指肠癌的发生关键是­因脏腑虚损,而脏腑虚损尤以脾肾不­足为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脏腑皆健。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充,则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有效抵御外邪入侵;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阻碍气血运行,进而导致瘀血形成,痰瘀搏结,形成肿块,日久发为肿瘤;痰瘀积久化热,瘀热蕴结肠腑,引起腹痛、里急后重、排脓血黏液便等;脾虚则摄血能力下降,加之有形肿块损伤脉络,导致血溢脉外,故肠癌多有便血;“肠以通为用”,肠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脾气的推动,脾气虚则推动无力,肠道传化物功能失常,故肠癌患者多有便秘、腹泻等排便规律的改变。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命的源泉,是全身各脏腑组织功能­的动力所在,《外科启玄》有“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郁教授认为,肾气衰弱,全身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机体处于“内虚”状态,易受致癌因素侵袭,故肾气虚弱也是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脾肾两虚,机体抗邪能力下降,邪气滞留体内,

积久发为癌肿。2 扶正祛邪相结合是治疗­肠癌基本法则郁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肠癌最基本的­法则是扶正祛邪相结合,患者以内虚为本,致脏腑癌毒化热,扶正补虚以健脾补肾法­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解毒抗­癌为主;同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才能取得良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优势­互补。2.1 扶正以健脾补肾为主郁­教授在总结前人脾肾理­论基础上,以“内虚学说”为指导,进一步提出在治疗肠癌­过程应遵循扶正固本原­则,健脾与补肾并用,先天与后天兼顾,既可纠正机体“内虚”状态,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还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健­脾补肾方(黄芪、党参、茯苓、白术、女贞子、枸杞子、鸡血藤、山萸肉、焦三仙、鸡内金、砂仁等)[1],并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不同阶段进行加减化裁。2.2 祛邪以清热解毒为主,兼化痰祛湿郁教授认为,癌症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应遵循的原则­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所以,在整体治疗过程中除扶­正补虚外,还须结合祛邪抗癌。

中晚期肠癌患者,痰湿、瘀血久积体内,逐渐表现出腹痛拒按、低热、口渴、便秘、舌黯红、脉滑数等热性证候,这是毒邪瘀久化热的表­现,故清热解毒法是治疗的­关键。临证取药时要注意,在缓解患者症状同时,更重要的是抗癌,所以,郁教授一般选用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的清热解­毒方药,如龙蛇羊泉汤(即白英、龙葵、蛇莓、土茯苓),该方清热解毒、活血利湿;又藤梨根清热解毒、健胃利湿,半枝莲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尿,两药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且有导致腹泻作用,多用于肠癌合并便秘或­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但脾虚泄泻者慎用。

脾肾亏虚在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常,化生痰湿;肾虚则失其温化,水湿泛滥,进而影响脾之运化,故肠癌患者多见痰湿阻­滞之证,如腹胀面黄、纳呆食少、呕恶、厌食油腻、舌苔厚腻、脉弦滑等。腹部肿块及淋巴结肿大­或转移,则为无形之痰内阻之证,治疗以化痰散结、健脾祛湿为主。郁教授常用化痰散结药­物有浙贝母、夏枯草、海藻等,常用化痰祛湿方剂有四­君子汤、平胃散、二陈汤等。

3 常见并发症的治疗

3.1 放射性肠炎放射线治疗­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放射性肠炎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郁教授认为,放射线属于火热之毒,放疗后所致毒热内结肠­道,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肠道溃疡等,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同时重用收敛、止血药物防止肠道溃疡­进展。郁教授曾用自制黑降丹(血余炭、蛋黄油等组成)治疗放射性肠炎,疗效显著。

3.2 肠梗阻肠梗阻是肠癌患­者常见并发症,由于肿块阻塞或压迫肠­道,或术后肠粘连,均可引起肠梗阻发生。若为机械性不全肠梗阻,可重用行气药物,如枳壳、厚朴等;若为完全性肠梗阻,则需行胃肠减压、药物灌肠或手术等治疗。

肠癌患者平时调护应忌­劳累,饮食尽量避免油腻或难­消化的食物,以预防肠梗阻的发生。4 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女,64 岁,2014 年 3 月 20 日初

诊。2014 年 2月行结肠癌手术,病理示“中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 0/23,分期 pT2N0”,术后未行放化疗。刻下:乏力,手足发热,汗出多,偶有干咳,纳少,眠差,大便每日3次、质黏腻,小便调,舌黯,苔薄,脉沉细弦。辨证:毒邪内结、气虚血瘀,治以益气活血解毒。方药:白术10 g,茯苓 10 g,黄芪 30 g,党

参 15 g,藤梨根 15 g,重楼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

白英 20 g,龙葵 20 g,炒酸枣仁 30 g,首乌藤 30 g,

女贞子 10 g,山萸肉 10 g,牡丹皮 10 g,石斛 10 g,

焦三仙 30 g,鸡内金 10 g,砂仁 10 g。30 剂,每日1

剂,水煎服。

2014 年 4 月 23日二诊:患者仍觉乏力,发热汗出、眠差好转,纳可,大便每日2次、质偏稀,舌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细滑。乃脾虚湿盛证,治以补气健脾、化痰祛湿,方药:黄芪30 g,党参 15 g,白术

10 g,茯苓10 g,炙甘草10 g,枳壳10 g,厚朴花10 g,

重楼 15 g,白花蛇舌草 30 g,白英 30 g,龙葵 20 g,

蛇莓 15 g,女贞子 10 g,焦三仙 30 g,鸡内金 10 g,

砂仁 10 g。继服 30 剂。

2014 年 5 月 24日三诊:患者整体状况好转,近期复查未见复发转移。遂守方加减治疗3年余,患者病情平稳,未出现复发及转移。

按:本案为早期肠癌患者,术后仅服中药治疗,病情控制平稳,未见复发转移。临床上,早期肠癌患者术后无需­放化疗,坚持服用中药治疗 3~5 年,可促进正气恢复,加快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更重要的是可预防复发­和转移。

案例2:患者,女,45 岁,2015 年 7 月 15 日初

诊。2014 年 12 月确诊结肠癌伴肝转移,2015年2月

行结肠癌手术,术前新辅助化疗2次,术后辅助化疗4次,病理示“溃疡型低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4/20”,行肝脏射频消融术1次,就诊时刚结束化疗,近期复查肝肾功正常,白细胞 3.1×109/L,癌胚抗原(CEA)

升高为 35.2 μg/L,刻下:口干不欲饮,夜尿 3~4 次,月经不调,入睡困难,纳少,饭后易胃脘痞满,大便每日 1~3次、质成形,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细滑。辨证属脾肾亏虚、毒邪内蕴,治以补肾健脾、抗癌解

毒。方药:重楼15 g,白花蛇舌草 30 g,柴胡 10 g,

姜黄 15 g,山萸肉 10 g,白英 30 g,龙葵 20 g,蛇莓

15 g,黄芪 30 g,党参 10 g,枳壳 10 g,厚朴花 10 g,

玫瑰花10 g,炒酸枣仁30 g,首乌藤 30 g,女贞子 10 g,

枸杞子 10 g,焦三仙 30 g,鸡内金 10 g,砂仁 10 g。

30 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5 年 8 月 17号二诊:胃胀、夜尿、眠差好转,但仍口干口苦,胸胁胀满,舌黯,苔白厚,脉沉滑。证属肝胆湿热。守方加龙胆10 g、泽泻 10 g清肝泄热。2015 年 9 月 16日三诊:患者诸症减轻,血常规及肝肾功正常,CEA下降为 15.6 μg/L。

2015 年 10 月 20 日四诊:腹部CT检查示肝脏转­移未进展,未见复发转移。守方加减治疗近2年,患者病情控制平稳。按:本案乃晚期肠癌患者,郁教授侧重调理脾肾,纠正机体“内虚”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在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基­础上应用抗肿瘤药物,控制肿瘤进展,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参考文献:

[1] 唐武军,王笑民.郁仁存治疗肿瘤“内虚学说”初探[J].北京中医药,

2011,30(3):186-188.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