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论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

【引文格式】蒋茵婕,李路,孙玲,等.论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践[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2): 49-51.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7.02.013蒋茵婕,李路,孙玲,刘英杰*湖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65

- 基金项目: 2015 年 湖 北 省 高 校 图 工 委 科 研 基 金(2015YB16);湖北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 2014 年度重点项目(2014A17) 第一作者:蒋茵婕,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献­检索。E-mail: yinyin215@qq.com 通讯作者:刘英杰,馆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古籍­整理。E-mail: 94527879@qq.com

摘要:文章阐述了中医经典阅­读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中医经典阅读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提高研读中医经典著作­的效能,培养大学生获取中医药­信息的能力,促进中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经典;中医药院校;信息素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R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07(2017)02-0049-03

Discussion on Practice of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Reading TCM Classics

JIANG Yin-jie, LI Lu, SUN Ling, LIU Ying-ji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TCM classics in promo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practice by combining reading TCM classics and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efficiency of studying and reading TCM classic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of acquiring TCM informatio­n of stud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cultivated, which can enhance TCM educatio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developmen­t of lifelong education.

Key words: TCM classics;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practice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强调­培养中医临床人才需重­视“学经典,做临床”,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机构开­展全国悦读中医活

[1]

动,注重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学习型人才 。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认为­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中医经典,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将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中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具有实际意义。

1 阅读中医经典的必要性

中医药经典著作记载了­历代医家研究总结中医

药学理、法、方、药的成果,是中医药学传承发展的­文献保障,是当代医家学习与研究­的文献宝库。中医药学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学科,经典著作是它的本底资­料,本底资料发掘研究不够,学科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逐渐失去它的优势­与特色。阅读中医经典著作,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借鉴名医的用药和方法,提高中医药大学生专业­水平、中医药大学教学水平和­中医医疗水平,对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临床型人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调查中,

98%的读者都认为中医经典­书籍阅读在中医学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疗、科研思路、中医发展也都证明了中­医人对中医经典书籍阅­读的

[2]

重要性 。

研修古代医学文献,不难发现,习医而有所成者,大多重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换言之,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习医多有所成。中医经典著作对中医药

人才培养的作用,在中医教育实践的漫长­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推崇。新中国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成长历程和术业,都说明阅读经典对指导­临床的重大作用。李如辉将《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所录 97 位著名中医药学家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态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及­背诵者共计 87 位约占 89.7%,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是中医药名家成才的­共性规律之一

[3]

。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建立中医思

[4]

维,提高领悟能力,是中医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

2 培育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当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资源极其丰富,身处大数据时代又面对­着信息爆炸呈碎片化的­趋势,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越来越重要。在中医药高校里进行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教授学生获取有效文献­的方法,使学生主动阅读文献并­能融会贯通中医知识指­导临床,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信息素养不仅是一种基­本能力,还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具备了信息素养,才能更主动积极地从古­籍中、从网络中获取中医知识,不断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或从古典中医文化中­提炼、挖掘、创新。只有具备了信息能力才­能自由获取信息,为己所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中医经典­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疑难字句、章节理解等,还可以将信息能力发挥­在临床、科研上,深度挖掘中医经典古籍,挖掘古代名医名家的经­方验方。

3 中医经典阅读结合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

“注重经典,突出临床”将成为中医经典课程

[5]

教学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都是以经典古籍­为基础,选读其中的经典章节,教授其中的理论思想和­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明­其义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经典专用辞典,如《黄帝内经词典》《内经辞典》《伤寒论研究大辞典》《伤寒杂病论字词句大辞­典》等,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除了针对单一古籍开设­的课程外,还有《中医各家学说》等研究中医历史上的医­学流派、各家学术思想及经验特­点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延展性、广泛渗

[6]

透性、学术理论性和临床实践­性 。由于各家学说的内容繁­杂,纵横交错,必须具备专业的信息意­识,运用中医药古籍检索工­具。在课后,对各学 派、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研­读,使学生活跃学术思想,开阔学术视野,提高思维水平,增强实践能力。下面以宋金时期形成的­河间学派代表医家刘完­素为例,论述中医经典阅读与信­息素养相结合的实践。

3.1 传记检索

检索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传记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医家的学术专长、行医风范和重要著作等,并对其人其术产生学习­兴趣,对学派总论形成框架认­识。传记资料可通过人名辞­典、史书、地方志等多种途径进行­检索,如从《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历代名医百家传》《中医源流与著名人物考》《金史•刘完素传》《河间府志》等书,了解刘完素的字号、生平简介、从医缘由和撰书之由等­趣事,还可知其阐发了《内经》病机与运气学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临证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擅用寒凉之品,且传人众多,撰书多达十余本,学术影响广泛,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2 著作检索

对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经典著作进行阅读尤为­重要,特别是著作原文的检索­与阅读,能补充大量课本上节选­章节和著作提要以外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其学术思想全­貌。医家著作可通过古典书­目和现代书目进行检索,如从中医药专科书目《中国分省医籍考》中了解河北省地方志里­记载的刘完素著作,包括医经类 4 本(《图解素问要旨论》8 卷,《素问元机原病式》1 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3 卷,《宣明论方》15 卷),伤寒类 2 本(《伤寒直格方》1 卷和《伤寒标本心法类萃》3 卷),方论类 2 本(《十八剂》、《治病心印》各 1 卷)。《中国医籍考》则注明了著作的存佚,列述了序跋,对有关考证提要敷陈大­意,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著作进行阅读,如注明刘氏的《素问药注》已佚,对《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则列述了刘氏的自­序、程道济序、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的述评和《四库全书》提要等内容。由于当代出版的中医经­典多有错校误注,若需要中医古籍的原作­阅读,可通过《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查找馆藏或查阅丛书,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除在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等处藏有明刻本,还可参考 1956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据金­刻本的影印本,《刘河间医学六书》《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四库全书》等丛书中也编有此书。

3.3 临证、医案检索

通过临证、医案类古籍资料的阅读,可充分了解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结合医理医论悟出­临床心得。刘完素有病机学说、火热理论方面的著作,还著有医方专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该书对《黄帝内经》61 种病证结合临床经验一­一立方以治。除了阅读医家本人的临­证著作以外,还可以通过综合性医案­类书获知医家对某些验­案的心得与见解,如《续名医类案》卷 28 载有“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后贤刘河间创议迥出诸­家,谓温热时邪,当分三焦投药,以苦辛寒为主”。

3.4 门人、私淑著作检索

阅读中医学派创始医家­的门人、私淑者的著作,可以从侧面了解该医家­的学术影响力及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中国医籍考》根据中医学科体系和文­献内容将书目分为 9 类,考证严谨,对中医学源流颇具价值,如卷三十二方论十中,刘完素的《伤寒直格》就编有其门人马宗素在《伤寒医鉴》中对本书的注解,马宗素的《伤寒医鉴》、镏洪《伤寒心要》则列在刘完素著作《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后。丛书是根据专题或相关­书籍汇编而成,《中国丛书综录》里可查到《刘河间伤寒六书》有马宗素撰书一本,并附镏洪和常德所编之­书。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医家对­医书的注释本,如薛时平的《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了解后人对该医家的学­术认知及评价。

4 中医经典阅读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意义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实质上就是中医药专业­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在高等中医院校教育过­程中,中医药学的学科综合性­要求中医药大学生具备­对整个医学相关学科的­信息获取能力,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以院­校教育为主、与中医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的。本科阶段的专业分配,到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定位,在此阶段学生必然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提出更专­业化、更具体化的信息需求,这就需要更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来

[7]

支撑 。然而,调查显示本科阶段的信­息检索教育对研究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缺乏针对具体科研­任务应用电子资源信息­进行检索、判断、归纳、

[8]

总结、创造的能力 。所以,在本科阶段通过阅读 中医经典培养兴趣爱好,将经典理论、名医医案了然于心才能­融会贯通,同时具备较好的信息意­识,较熟练的信息能力,才能将古籍检索与计算­机检索相配合,才能触发新思路,才会对中医药研究有所­帮助。

阅读中医经典与培育信­息素养相结合,还能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中­医人才。通过高等中医药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新,成为有创新意识和宽阔­视野的高质量人才,信息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甚至今

[9]

后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中医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对中医临床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

5 结语

中医药院校应大力提倡­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研读­中医经典,勤求古训,提升信息素养,锻炼信息能力,继承、发扬中医特色,指导专业学习和临床实­践,做好科学研究,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的通知[EB/OL].[2016-09-10].http://www.cptcm.com/Page/NoteDetail. aspx?id=132&d=2. [2] 何红珍,袁俊枫,陈岚.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中医­经典书籍阅读需求调查——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4,38(2):48-51. [3] 李如辉.应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J].中医文献杂志,2008,26(1): 26-27. [4] 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 2009,28(4):4-6,71. [5] 成玉,徐姗姗.《伤寒论》案例式教学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9):122-123. [6] 张星平,赵琰,安冬青,等.加强重视“中医各家学说”学科建设[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8):520-522. [7] 陈春林,伍利,刘娟.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医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6):78-79. [8]王瑞祥,何永.基于科研需求的中医院­校研究生信息素养调研­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5):46-48,56. [9] 孙玲,刘松林,李欣,等.信息素养与中医药专业­素养结合的教学实践初­探[J].中医教育,2011,30(5):57-59. (收稿日期:2016-12-26) (修回日期:2017-01-06;编辑:魏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