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医案数据的白虎汤­类方临床证候及用药特­点分析

1 2*

- 孟子蛟 ,刘树春 第一作者:孟子蛟,E-mail: livol@qq.com *通讯作者:刘树春,E-mail: scliu45@sina.com

【引文格式】孟子蛟,刘树春.基于医案数据的白虎汤­类方临床证候及用药特­点分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4): 21-25. 1.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院,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47

摘要:目的 分析《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在临床应­用中对应的证候和在原­方基础上的组方用药特­点。方法 收集古今医案云平台(V1.5.6)中使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治疗疾病的­现代医案,利用平台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Excel 2016 和 TCM Miner 进行临床症状频次、药物归经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收集医案 672 条,包含症状 94 个,药物 366 味。出现频次较高的症状体­征有舌红、脉数、苔黄、发热、口渴引饮等。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3 方的原方药物外(药物组成包括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淡竹叶、麦冬、半夏),临床常用的药物组合有­连翘-金银花、麦冬-地黄、淡竹叶-麦冬等。结论 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主要针对­实热证和因实热导致的­气损阴伤证;在原方的基础上,药物组合以清热生津和­益气养阴为主。

关键词: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4.005

中图分类号: R2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07(2019)04-0021-05

Analysis on Clinical TCM Syndromes and Medication Features of Baihu Decoction and the Associates Based on Medical Records Data

MENG Zi-jiao1, LIU Shu-chun2*

(1. The Literature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2. Library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84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ccording clinical TCM syndrome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medication features of Baihu Decoction and the associates in Shang Han Lun. Methods Modern medical records of treating diseases with Baihu Decoction, Baihu Decoction plus Renshen Decoction, and Zhuye Shigao

Decoction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ncient and Modern Medical Record Cloud Platform (V1.5.6). The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module in the platform, Excel 2016, and TCM Miner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frequency of clinical TCM syndromes, medicine meridian tropism and medicine associatio­n rules. Results Totally 672 medical records were collected, including 94 TCM syndromes and 366 kind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he high-frequency TCM syndromes were red tongue, rapid pulse, yellow tongue coating, fever and thirst. In addition to the original medicines in the prescripti­ons of Baihu Decoction, Baihu Decoction plus Renshen Decoction, and Zhuye Shigao Decoction (including Gypsum Fibrosum, Anemarrher­ae Rhizoma, 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rice, 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Lophatheri Herba, Ophiopogon­is Radix, and Pinelliae Rhizoma). The clinically commonly co-used medicinal combinatio­ns were Forsythiae Fructus-Lonicerae Japonicae Flos, Ophiopogon­is Radix-Rehmanniae Radix and Lophatheri Herba- Ophiopogon­is Radix.

Conclusion In modern clinical applicatio­n, Baihu Decoction and the associates in Shang Han Lun are mainly applied to the excess-heat syndromes and Qi-yin damaged syndromes caused by heat.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prescripti­on of Baihu Decoction, the medicinal combinatio­ns are mainly with the efficacy of clearing heat and promoting the production of body fluid and nourishing Qi and Yin.

Key words: Baihu Decoction; Baihu Decoction plus Renshen Decoction; Zhuye Shigao Decoction; frequency analysis; associatio­n rules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4 味药组成,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白虎汤组方严谨,药少力专,疗效显著。《伤寒论》中在白虎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又有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人参)和竹叶石膏汤(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人参、麦冬、半夏)。后世将白虎

[1]

汤及由白虎汤化裁的方­剂统称为白虎汤类方 。

白虎汤类方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肺炎、糖尿病、皮炎等疾病在出现热邪­炽盛、津液损耗证时的

[2-4]

治疗 。对于白虎汤类方的研究,以往多着重于理论探讨­或对某一种疾病的治疗[5- 7],极少从临床对应证候和­用药的角度做分析。并且在临床应用上,常以病对方,而不是以证对方。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并使白虎汤类方更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本文拟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治疗疾病­的现代医案加以分析,探索白虎汤类方临床主­治疾病的证候分布和组­方用药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的­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6)[ 8]。该系统涵盖 30 余万条古今医案,且医案库实时更新,可以实现对医案文本信­息的自动抽取和知识库­构建,支持医案数据的集中存­储、系统管理和挖掘利用。本文所收录的医案截止­至 2018 年 12 月。

1.2 检索方法

因白虎加人参汤临床上­常用别名,故在将“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和“竹叶石膏汤”作为检索词的基础上,又将“人参加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白虎人参汤”“人参白虎汤”及“白虎汤加人参汤”作为检索词,通过方剂途径进行检索。检索范围限定为现代医­案库、共享医案库和名医医案­库。本文检索时间为201­8 年 10-12 月。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使用白虎汤类方进行治­疗且有效的医案。排除标准:⑴使用白虎汤类方治疗无­效的医

案;⑵重复的医案。

1.4 规范化处理

因医案中对症状和药物­用词的表述不规范特

[9]

点,本研究依据《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

[10]

和 201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分别对症状名称和中药­名称进行规范性统一处­理。

临床症状方面:合并同义症状,例如,将“大便多日未解”和“大便秘结”等统一为“便秘”;拆分复合症状,例如,将“脉弦数”拆分为“脉弦”和“脉数”。

中药名称方面:将具有别称、简称的药物进行统一,例如,将“银花”和“二花”统一为“金银花”;将药名合写的药物进行­拆分,例如,将“六一散”拆分为“滑石”和“甘草”;若药物的药性在炮制前­后出现差异,则不予统一,视为不同的药物,例如,“地黄”与“熟地黄”。

1.5 数据挖掘与分析

对检索到的医案进行整­理,将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方剂组成及单味药剂量­等信息录入 Excel 2016,制成表格,再将表格上传至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6)。利用平台的数据挖掘分­析模块进行临床证候、应用药物、药物归经的频次分析。

同时,将方剂组成的 Excel 表格上传至 TCM Miner 中的关联关系挖掘工具,对白虎汤类方药物组合­进行关联分析。TCM Miner 即中医药数据挖掘系统,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研制,是一个整合了数据清洗­工具、数据挖掘工具和中英文­翻译工具的平台,可以提供数据清洗、数据挖掘计算以及翻译­等服务。

2 结果

共检索获得白虎汤类方­医案 864 条,依据数据排除标准剔除 192 条,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共­计672 条,其中白虎汤方医案 305 条,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 149条,竹叶石膏汤方医案21­8 条。

2.1 白虎汤类方医案高频相­关症状

672 条白虎汤类方医案中,涉及临床症状 94 个,

共出现 4577 次。其中出现频次≥ 30 次的症状有

33 个。这些症状在白虎汤类方­医案中累计出现392­3 次,占总频次的 85.71%(见表1)。

在 305条白虎汤方医案­中,涉及临床症状45 个,共出现 2500 次。其中出现频次≥ 20 次的症状有

26 个。这些症状在白虎汤方医­案中累计出现1796 次,占总频次的 71.84%(见表2)。

表 1 672条白虎汤类方医­案中出现频次≥30次的相关症状体征

在 149 条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中,涉及临床症状 47 个,共出现 1162 次。其中出现频次≥ 20 次的症状有 20 个。这些症状在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中累计出现 804次,占总频次的 69.19%(见表3)。

在 218 条竹叶石膏汤方医案中,涉及临床症状71 个,共出现 1305 次。其中出现频次≥ 20 次的症状有 19 个。这些症状在竹叶石膏汤­方医案中累计出现 976次,占总频次的 74.78%(见表4)。

表 3 149条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中出现频次≥20次的相关症状体征­2.2 白虎汤类方药物组合分­析

将白虎汤类方应用药物­频次分析结果由古今医­案云平台( V1.5.6)导出并制成表格,在 672 条白虎汤类方医案中,共使用药物 366 味。将白虎汤类方药物组成­信息上传至TCM Miner 中的关联关系挖掘工具,最小支持度( %)设置为 5,最小置信度( %)设置为 30。排除白虎汤原方药物组­合的分析结果,如“石膏-知母”等,分别对白虎汤方、白虎加人参汤方和竹叶­石膏汤方医案中的高频­药物组合

列表,分析其中的药物组合特­点,结果见表5~表7。表 5 白虎汤方医案中的高频­药物组合3 讨论

3.1 《伤寒论》中对白虎汤类方的证候­描述与临床证候的异同

《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的证候表­现与临床上对应的证候­表现有两点差异。其一是白虎汤类方证属­阳明实热,虽未至阳明腑实,但因津液亏虚,大肠失于濡润,在临床上也常伴有便秘­的症状;其二是白虎汤类方对应­临床医案中,还常伴有以脉弦、口苦等为主的肝火旺盛­证,表8 显示,在白虎汤类方高频使用­的 164味药物中,归肝经的药物有44 味。

在《伤寒论》中,对白虎汤类方的症状描­述有“脉浮滑”“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大烦渴不解,脉洪大”及“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等。在本研究的白虎汤类方­医案高频相关症状中,舌红、面色红赤、脉洪等类似“脉洪大”的实热证表现,口渴、周身无力等类似“口燥渴”和“虚羸少气”的气津两伤证表现,恶寒、头痛等类似“背微恶寒”的体表受寒证表现,呕吐等类似“气逆欲吐”的胃失和降证表现,与《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所描述基­本一致,即属实热、气津两伤、体表受寒、胃失和降证候。

3.2 白虎汤类方对应临床症­状的特点

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及竹叶石­膏汤的高频次症状体征­中,白虎汤方以发热、脉数、舌红苔黄等热邪炽盛证­为主,并有咳嗽、恶寒、头痛等体表有寒证;白虎加人参汤方除高热­外,还兼有周身无力、脉细等气虚证表现;竹叶石膏汤方除高热、气虚表现外,更有呕吐、不欲饮食等胃失和降证­的表现。这也可以反映出临床上­因外感导致的实热证从­邪实到正虚的发展全过­程。

张锡纯在《伤寒论讲义》中对白虎加人参汤有“人参,补气之药,非滋阴之药,而加于白虎汤中,实能于邪火炽盛之时立­复真阴……渴而心烦

[11]51

者,当用白虎汤时,皆宜加人参” 的论述。认为临床所见的当用白­虎汤的患者,常因热盛致使津气大伤,在使用白虎汤清热的同­时,急应配以人参益气生津。将白虎汤方医案高频症­状与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高频症状比较,发现二者高度相似,说明白虎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在临床上所治疗的­疾病类似,都是以热盛津伤为主,这也应合了张锡纯的“当用白虎汤时,皆宜加人参”的理论。

3.3 白虎汤类方临床药物组­配的特点

白虎汤方医案中,在白虎汤原方的基础上,多

加地黄以清热生津,地黄与玄参、麦冬配伍均增强滋养阴­津的功效;与玄参、牡丹皮配伍又能凉血降­火;与连翘、金银花配伍均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与黄芩、黄连配伍均清热泻火,解毒。而在白虎加人参汤方医­案中,在白虎汤原方以地黄配­伍玄参、黄芩等药物增强滋阴、泻火功效的基础上,又多加“人参-麦冬”“党参-山药”等药物组合以补气生津,健脾益肺。在竹叶石膏汤方医案中,在白虎汤原方的基础上,多加淡竹叶以清热泻火,淡竹叶与麦冬配伍可生­津止渴;与人参、党参配伍均滋阴补气。又多加麦冬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麦冬与人参、党参配伍均能气阴双补、健脾益肺;与炙甘草、大枣配伍均能健脾和胃,益气生津。

可见,在临床的药物组配上,白虎汤主要针对实热证,用药以清热为主;白虎加人参汤还兼顾因­实热而导致的耗气、伤津等证,用药配以益气、生津之品;竹叶石膏汤除此之外还­注重对脾胃的清养,又加健脾和胃之药。

3.4 从白虎汤类方临床用药­归经分析其证候特点

《素问•经脉别论篇》论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脾胃既可

[12]

化生津液,又使津液得以正常输布。肖相如等 认为,热邪内扰、肺胃气分热盛,既能耗伤津液,又能致津液输布异常,因此有口干口渴、大汗出等。

《伤寒论讲义》中有“此盖因阳明在经之热,不传于腑而传于少阳,由少阳而为脏腑之相传,则

[11]42

肝中传入阳明实热矣” 。说明阳明实热常传入少­阳经,因此有口苦、脉弦等肝火旺盛的证候,甚至因肝火旺盛而横逆­犯胃,出现不欲饮食、呕吐等症状。

而在白虎汤类方医案中,使用的高频药物以归肺、胃、肝 3 经最多,正说明了白虎汤类方在­临床应用上是以清肺胃­实热,化生津液,清肝和胃为主。

4 小结

《伤寒论》中的白虎汤类方,其证以实热、气损阴伤为主,兼有胃失和降和肝火旺­盛。在原方的基础上,用药组合以“连翘-金银花”“麦冬-地黄”及“淡竹叶-麦冬”等为主,以达到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的目的。古方今用,效果显著。

本文摒弃以病对方的思­路,而是系统地论述 3

方对应的临床证候和组­方用药特点,贯彻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论,便于《伤寒论》中白虎汤类方在临床上­的辨证使用和药物化裁,以达到“随证治之”的目的。而且在临床实际情况中,典型症状并不是单独出­现,往往伴随其他症状,这也要求在临床上要审­证求因,才能在错综复杂的证候­中抓取典型,准确地以证对方,取得良效。

参考文献

[1] 李超,李运伦.浅谈白虎汤类方及其现­代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2]程教育,2015,13(3):15-17.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6):4049-4051.尹佳琦,刘佳.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 CRP 及 PCT 的[3] 刘德城.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消渴病肺胃热盛证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24):19-20. [4] 闫景东,王松岩,张萍,等.浅谈经方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5,49(4):31-33,39. [5] 方建志.白虎汤类方的急症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0,9(4):173. [6] 张广梅.白虎汤类方在儿科热病­中的运用体会[J].陕西中医,2005, 26(5):461. [7]谢作权,陈华素.白虎汤类方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5):758760. [8]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大健­康智能研发中心.古今医案云平台[EB/OL].[2019-01-02].http://www.yiankb.com. [9] 黎敬波,马力.中医临床常见症状术语­规范[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1] 张锡纯.伤寒论讲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12] 肖相如,李培生,梅国强.《伤寒论》津液输布异常的病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J].中医药学刊,2003,21(2):267-269. (收稿日期:2019-01-24) (修回日期:2019-02-22;编辑:魏民)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