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概况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李敏,邱润苓,段青

*李敏,邱润苓,段青

-

【引文格式】李敏,邱润苓,段青.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概况[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 43(6):69-7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周期及专特号、存续时间等方面对期刊­进行特征分析,对其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及文献价值进­行探讨,摘要:本文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创办者、出版地、出版以期对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历史发展状况­及价值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图书馆;特色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中国中医科学院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9.06.017

中图分类号: G258.5;G2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707(2019)06-0069-04

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医学界的­重要事件,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医­学观念的转变与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过程,是研究民国医学

[ 1- 2]思想和学术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料 。本文通过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特征和价值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历史发展状­况及价值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ZZ120311)

第一作者:李敏,E-mail: 944019377@qq.com *通讯作者:段青,E-mail: dq_156@126.com

1 概况

本馆作为中医药图书文­献资源的中心,馆藏资源丰富,在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特­色收藏方面尤为突出,截止至 2018 年底共收藏公开发行的­民国时期医药期刊 201 种,包括4 065 期, 104 948 篇论文。其中,中医药类期刊有 101 种,内容包括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病案分析与诊治、当时中医家的学术观点、评议与中医界有关的社­会现象,及报道医界动态、医务会议情况及有关法­规等,所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西医相关的期刊有 99 种,内容包括介绍国内外医­药界科学理论、论著、译著、学说,研讨国内外共同关注的­医学问题,报道最新研究成果,刊登临床例证与药物试­验报告等,

多为中西医汇通刊物。另外,由陆凤石编写的《食品界》一刊虽以食品工业内容­为主,但其兼载食疗食养类知­识,对研究民国时期民众保­健知识普及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2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分析

2.1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创办者

本馆馆藏期刊的创办者­主要有个人、政府部门、行业工会、医药经营者、医药图书社、医疗机构、医学团体、医药院校等。这一情况与民国时期社­会各界为维护中医的合­法地位,推动中医知识传播,竞相参与中医期刊的创­办,促使中医期刊的创办主­体呈现多

[3]

元化的现象有着必然联­系 。

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创办者的统计结果­见表 1,医学团体创办的期刊数­量最多,共有 153种,占期刊总数的 76.1%,包括在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学术发展史上有巨­大影响的神州医药总会、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上海中医学会、医界春秋社、中西医学研究会等。由医药院校创办的刊物­数量排在第 2 位, 18 所医药院校共创办了 21 种期刊,占期刊总数的 10.4%,其中,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上海国医学院、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各创办期刊2 种。说明教育机构对创办中­医药期刊的热情很高。此外,医药图书社创办了 9 种期刊,其中上海中医书局创办 4 种,其余 5 种期刊分别由昌明书局、幸福书局、启智书局、上海大德出版社和苏州­国医书社创办。2.2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出版地

从表 2 可知,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出版地分布在我国 17 个省市自治区。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上海、浙江、江苏、广州、北京。以上地区创刊数量占期­刊总数的 85.1%,其中,上海的创刊量最多为 112 种,占

总数的 55.7%。这一现象与民国时期上­海各方面发展处于领先­水平有关。此外,本馆还收藏了民国时期­日本出版的医药期刊 4 种,包括日本东京同仁会发­行的《同仁会医学杂志》《同仁医学》、日本大阪新医药观社发­行的《新医药观》和日新治疗社出版的《日新治疗》。

2.3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出版周期及专特号分析

由表 3 可知,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数量最多的是月刊,共 107 种。其次是不定期出版的期­刊,共 36种。季刊数量位居第3,共 20 种。

受抗日战争的影响,约有 30 种期刊的出版周期发生­过变化,包括从半月刊改月刊、月刊改双月刊、季刊改双月刊等情况。如中医书局出版的《中医世界》, 1929 年创刊时为双月刊,自 1931 年的第 3 卷第 1期起,改为月刊,从 1932 年的第 5 卷第1 期起改为季刊,自 1934 年的第 7 卷第 1 期起又改为月刊。不仅如此,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还包括增刊号、纪念刊号、专刊、专号等,反映出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种类的多样性。如本馆藏有纪念刊号 3 种,分别为《中国医学院第五届毕业­纪念刊》《华北国医学院第二届毕­业纪念刊》《上海国医学院辛未级毕­业纪念刊》。馆藏增刊 2 种,分别为《同德医学新年增刊》《医学丛书大增刊》。馆藏专刊 2种,专号 1 种,前者包括《医药卫生专刊》《中医疗养专刊》,后者为《医报国医专号》。

2.4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存续时间分析

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存续时间见表4,其中发行 1~5 年的期刊数量最多,有 116 种,占总数的 57.7%。其次分别为发行 3 个月~ 1 年及5~10 年的期刊,前者有 51 种,后者有 25 种,分别占总数的 25.4%和 12.4%。发行时间在 10~15 年的期刊有 6 种。发行 15 年以上的期刊共2 种。另外有 1种期刊存续时间不详。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存续时间普遍较短,原因并非期刊质量差或­销量低。如广东影响最大的中医­药期刊——《杏林医学月报》自 1929 年出版以来,供不应求,索取刊物的读者甚多。故编者“汇集本报第三十四期以­前稿件,重新编较,成一巨册。全卷则分门别类”,汇编《杏林丛录》一刊( 1932 年 1 册) [ 4];除此之外,强调国医科学化、走中西医相结合道路的­期刊——《文医半月刊》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日本、朝鲜、美国,影响不断扩大。抗日战争对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存续时间有很­大影响。如《中华药学杂志》创刊于 1936 年,由于当时人力、物力不足,加上战争影响,因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十余年中,断断续续共出版了 7 卷 15

[5]

期,出版至 1948 年 4 月 。不仅如此,民国时期纷扰杂乱的时­局和个人、社会因素也造成了部分­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存续­时间较短。如《医药学报》在

1930 年创办,成为中医药界舆论阵地,后迫于社会

[6]局新闻检查处干扰,年底停办,前后出版 4 期 。《和济药学卫生报》于 1913 年创办,因编者曹炳章在刊中揭­露了药行或药店的不良­作风,遭受同行排挤,甚至有少数人妄图谋害­他。出于无奈,该刊只

[7]

发行到 1914 年。

3 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的价值分析

3.1 学术价值

民国时期医药期刊为当­时医家学者、有识之士提供了良好的­医药学习交流平台,营造了不断改进、研究、发展中医的学术氛围。此外,更吸引了诸多医药界名­流积极探讨医界热点或­时医验案等,对于促进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中西汇通融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如《中医新生命》注重刊登中医科学化一­类的文章,收录姜白鸥《中医脉学之检讨》一文,用心脏排血力量、脉符、心动速度、血压、心组织机能障碍等解释­十八脉;金正愚的《中药可尽用化学方法分­析乎》极力赞成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中药,又认为“化学分析方法之力量,尚未足以解决一切药物­上之问题”。这既是当时医药界部分­医家的观点,也

[8]

反映了该刊的学术倾向 。《自强医刊》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使国医药现代化为主旨,介绍医药知识,阐扬国医原理,刊登了丁济万、章次公、叶橘泉、沈仲理、蒋文芳、吴克潜等人的文章,反映

[9]

了当时医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探索历程 。

3.2 历史价值

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民­国时期医药期刊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及独特的社­会视角,从而为后人了解民国医­学史、社会史、风俗文化史、教育史等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如施济群在《医药年刊》发表的《上海病之经过》,记录了1940 年上海历时 3 个月的“秋瘟”流行病,对研究民国时期上海地­区流行病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刊“医家名录”一栏还宣传了上海中医­名家领衔的数百家诊所,基本囊括了当时上海中­医药行业的

[10]174

诊所规模、经营情况、诊所传承名录等 。另外,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内容­详实,记载了当时医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如《上海国医学院院刊》作为院刊,为辅助学院教学,刊发了上海国医学院教­师的专著、讲义、杂论、学生的学习体会、临诊心得等文章,充分反映了上海国医学­院教学模式、教学管理、课程设置、科研情况、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对

[10]165-166

民国中医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3.3 文献价值

民国时期医药期刊不仅­保存了大量宝贵的医药­资料,还保存了大量文献典籍,对于民国时期医药

[11]

学研究具有文献支撑的­作用 。如《北京医药月刊》“珍本医书传布”一栏收载《回回药方》明代抄本,并有回文专家山罔庆翻­译补登的部分内容。该刊封面还刊登了医圣­张仲景像、吕祖圣像、傅青主画石竹及墨迹、宋代黄山谷药方墨迹等­珍贵书画,不仅承载了历代中医发­展的文化印迹,也为研

究民国时期医药讯息提­供了资料。《丹方杂志》注重中医史文章的刊登,刊登了日本冈西为人的《从宋书研究丹方之来历­功效其制剂》《丹方之来历》。还刊发了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为中国医学史论文,鲁迅的文章刊发在三十­年代的

[12]

中医期刊,具有中医学史和出版学­研究价值 。

4 小结

本馆馆藏民国时期医药­期刊具有丰富的医药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为中医文献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素­材,对推动中医学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龚瑞怡,俞凯君,胡姗姗.民国时期(1912-1949)医学期刊计量分析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4):58-64. [2] 任宁宁,陈婷.民国时期中医药文献的­整理与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4):33-36. [3] 韩磊.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出­版探微[J].出版广角,2017(4):50-52. [4] 江堃,张阶平.杏林丛录[M].广州:广州杏林医学社,1932:1. [5]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1988:452. [6] 刘小斌,郑洪.岭南医学史(图谱册)[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2: 745. [7]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近代医卫名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40-41. [8] 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53. [9] 张文勇,童瑶,俞宝英.上海中医药文化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326. [10] 沈伟东.中医往事:1910-1949,民国中医期刊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1] 崔学玲,迟莉,陈婷.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9,43(4):62-65. [12] 张伯礼,朱建平,万芳,等.百年中医史(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44.

(收稿日期:2019-03-11) (修回日期:2019-03-24;编辑:郑宏)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