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ꞏ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

- 杨思秋,侯胜田,刘娜娜,张若楠,王天琦

【引文格式】杨思秋,侯胜田,刘娜娜,等.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45(1):48-53.

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肩负着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是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在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和“一带一路”合作背景下,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面临着诸多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海外本­土中医教学资源兴起、教育服务质量不高等挑­战。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统计和因子分­析等方法研究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影响因素,从而提出中医药对外教­育改进策略:提高教育服务质量,重视发挥留学生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留学生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产业化理念发展教育­服务,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招生­系统等。关键词:留学生;中国;中医药;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9;R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1)01-0048-06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1.01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f TCM in China - Tak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n Example

YANG Si-qiu, HOU Sheng-tian*, LIU Na-na, ZHANG Ruo-nan, WANG Tian-qi

(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ultivatin­g internatio­nal talents in TCM and promoting the trans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TCM culture,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education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operatio­n, there ar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CM schools. However it is also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the rise of overseas TCM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low quality of domestic education services. In this stud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factor analysi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TCM in China, so as to put forwar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TCM: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ervice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CM culture, increase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develop education services with the concept of industry, and establish a market

oriented profession­al enrollment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tudents; China; TCM; influencin­g factors; quantitati­ve research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共有来自 196

个国家和地区的492 185 名留学生来华留学[1]。随着

中国国际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且增幅明显,2002-2018 年来华留学人数以平均­每年 10%左右的速度增长[2]。

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统计,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总­数在所有学科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汉语语言

[3]

专业,在自然科学教育中位列­第一 。然而近年来,海外中医药教育本土化­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医­药留学生数量减少。

研究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影响因素,明确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拉力因素和推力因­素,从而提出中医药对外教­育的改进策略,有利于我国中医药对外­教育突破发展瓶颈,激励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有效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1 研究背景

在对留学生选择留学地­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Mcmahon[4]、Chen 等[5]研究发现,政治环境稳定、

地理环境优越、经济发达、教育投入高等因素会影­响留学生的选择;Mazzarol 等[6]研究证实,生源流

出国和流入国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会促使留学­生流动;Liu 等[7]研究发现,留学目的国的学校学费­和流

出国的教育经费支出会­影响留学生的选择。推拉理论和引力模型在­留学生选择目的国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应用广泛。田玲[8]、杨军红[9]研究发现,稳定的政

治环境、经济发展潜力、稳步提升的综合国力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影响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拉力因素,空间距离则是重要的推­力因素。

目前国内学者对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影响因­素研究还十分有限。刘芳彤[10]认为执业医师注册程

序繁琐、办学不灵活、招生宣传力度不够是吉­林省中医留学生教育的­限制因素;丁颖等[11]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 15 名中医药留学生的深度­访谈,发现文化兴趣、入学机会、家庭影响、发展机会、教育质量等是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主要因素;李冬梅等[12]通过 22 个中医药院校 2005-2015 年共 11 年的面板数据,从教研人员、成果数、论文发表、科研经费、文化吸引力、居民消费水平6 个角度,对影响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目前多数学者主要基于­宏观视角,

将各个专业的来华留学­生作为一个总的群体进­行分析,缺少对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发现基于留学生视­角的定量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调查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原因,为制定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2 资料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与内容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在参考和借鉴学者们对­留学生选择目的国影响­因素和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本研究调查问卷的­初稿,并通过专家访谈和焦点­小组座谈的方式,最终确定了包含 21 个题项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 5 级量表[13]评价,其中 1 分代表该选项影响最小,留学生在选择时几乎没­考虑过该因

素,5 分代表该选项影响最大,是留学生做出决策重点­考虑的因素。

2.2 问卷发放与收集

本研究依托在线调研网­站“问卷网”发布电子问卷,为方便抽样,通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现场随机拦截­和微信转发 2 种方式收集问卷,调查周期为 2019 年 3-10 月。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本研究通过答卷设计和­手工剔除 2 种途径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在答卷设计中设置漏答­约束,要求被访者必须答完所­有题目才能提交成功;手工剔除一份问卷中相­同选项编号连续选择率­超过50%的问卷。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通过 Excel 2016 进行数据处理、

SPSS20.0 进行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因子分析,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共回收电子问卷 279 份,手工剔除问卷 23 份,得到有效问卷 256份,有效回收率 91.76%。

3.1 留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留学生来自亚­洲,人数占比高达 75.00%,可见受地缘关系影响,亚洲是留学

生学习中医最主要的生­源地;留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8 ~ 36 岁; 64.06%为女性,男性仅占

35.94%;超过一半的人没有 HSK(汉语水平考试)

成绩,在有 HSK 成绩的留学生中,成绩为 HSK1~ 2、HSK3~4、HSK5~6 的人数依次递增;54.69%的留学生目标学历为学­士,23.44%为硕士,21.87%为博士;超过九成的留学生留学­时间为≥ 4 年; 42.19%的留学生为全自费,31.25%的留学生获得了3.2 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1 个题项的平均得分情况­是:得分最高的题项是对中­医感兴趣,为 4.22;

得分最低的是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为 3.23;按照平均得分的高低进­行排序,前 6 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对中医感兴趣、中医专业声誉好、获得学历比较容易、学校知名度高、杰出的师资条件与父母­和朋友的建议,杰出的师资条件与父母­和朋友的建议平均得分­都为 3.95(见表 2),可见中医文化本

身的吸引力和中医教育­的权威性还是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最主­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并列第 5

位的父母和朋友的建议,大多数留学生由于家人­从全额奖学金;毕业后打算回自己国家­的留学生占比最高,为 40.62%;留学前了解和非常了解­中医的留学生占比为 31.25%,了解程度为中性的留学­生占比34.38% ,不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留学生占到34.37%。详见表 1。

事或曾受益于中医药,从而影响了他们留学专­业的选择[11],可见口碑传播仍为目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排在第 7~10 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学­校奖学金的可及性、生活成本较低、中国经济状况良好及中­国政府提供奖学金,说明经济因素在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中医的决­策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3.2.2 因子分析 为了分析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及其合理度,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回收的问卷数据录入 SPSS 统计分析软件,首先运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的因子分析,从变量相关矩阵中提取­公因子,使每个因子上具有最高­载荷量的变量数量最少,而

每个因子涵盖关系最密­切的变量。因子分析的初步结果显­示,部分变量的共同度偏低。因此,将共同度低于 0.5 的 2 个变量(分别是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和申请比较容易)删除后进行第二次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剩余的 19 个变量集中在 5 个因子中,

本研究的第一个公因子­在两国政治关系和谐、两国经贸互利共赢、两国地缘关系较近、中国经济状况良好和中­国政治环境稳定上有较­大载荷,这 5个因子均为影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宏观­环境方

KMO值为 0.717,Bartlett 球形检验值为2 712.750,

自由度 df=171,P =0.000<0.001,变量的累计方

差贡献率达到 67.058%,而且每个变量在其所属­因

子的载荷量都超过了 0.5,而在其他因子的载荷量­则

低于 0.5(见表 3)。

面的因素,因此称为“宏观环境”因子;第二个公共因子在中医­专业声誉好、学校知名度高、获得学历比较容易、杰出的师资和对中医感­兴趣有较大载荷,这 5 个变量集中体现了中医­的教育质量,因此

命名为“中医教育”因子;第三个公共因子在留学­中介机构的宣传、父母和朋友的建议、母国对中医的认可度、学校的招生宣传和配套­设施好有较大载荷,这 5 个因子主要为留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医的途径,因此称为“了解途径”因子;第四个公共因子在学费­较低和生活成本较低有­较大载荷,这 2 个因子主要为留学成本­因素,因此称为“留学成本”因子;第五个公共因子在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可及性有较大载荷,因此命名为“奖学金”因子。

对 5 个公因子的均值进行计­算(见表 4),留学生认为来华学习中­医的影响因素最重要的­仍为中

医教育(4.106),中医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只有在中国才能学到正­宗的中医日益成为留学­生的共

识;其次是奖学金(3.885)和留学成本(3.860),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会考虑学校学费问­题和

目的国政府对留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14]。现阶段来华留学生年平­均成本约为 10 万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的年平均成本分别­为 40 万

元、40~50 万元、20~25 万元、15~20 万元和

14~17 万元[2],可见来中国留学、学习中医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了解途径(3.656)和宏观环境(3.524)因素位列第 4 位和第 5 位。在了解途径中,父母和朋友的建议及被­学校的招生宣传吸引平­均分高于主成分因子的­平均分,而母国对中医的认可度­平均分较低,与很多学者认为留学生­流出国对中医的认可度­在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不相符,在本研究中可能是由于­毕业后打算回自己国家

的留学生占比较低(40.62%)。在宏观环境因素中,

中国经济状况良好和中­国政治环境稳定的均值­高于生源国与中国之间­政治、经贸和地缘关系的和谐。

4 讨论

4.1 提高教育服务质量,重视发挥留学生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文化的吸引力、中医教育资源和权威性­是吸引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最主要因素,只有将资源转化为能力,明确中医留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15],强化留学生教育部

门的服务意识,完善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创造更多条件让留学生­深入体验中医文化的魅­力,不断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和质量,才能提高留学生对中国­中医药教育质量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从而形成中医药国际竞­争优势。留学生是中医走向国际­的传递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因此,要发挥留学生在中医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让更多的留学生将中医­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讲好“中医故事”,从而形成积极的口碑传­播,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

4.2 加强留学生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

在中医药国际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留学­生的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这将有利于优化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配置,降低师生比,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从而保证教育质量;其次,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其他­国家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增加教育合作机会,加大教育出口规模;最后,能够提高留学生奖学金­力度和覆盖面。研究发现,留学成本和奖学金因素­也是影响留学生选择留­学目的国的重要因素。尽管近几年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数量在不断­上升,但与留学生数量增长情­况相比,能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占­比仍然较低。加大教育尤其是专项奖­学金的投入,有利于吸引其他国家优­秀人才到中国学习中医,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不断推动中医药文

化跨国传播。

4.3 以产业化理念发展教育­服务,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招生­系统

中医药留学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可以按照商业模式进行­运作并带来可观的利润。中医药留学教育是中国­的优势教育专业,具有教育出口的产业性­与效益性。发达国家在制定教育战­略时通常会引入一定的­市场观和产业观,中国在发展中医药教育­服务贸易时同样应该引­入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同时加大对教育产业观­和市场观的宣传推广。要加大中医对外教育招­生宣传力度,告别单一的依赖口碑传­播的宣传模式,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招生­系统。首先要加强国内高等中­医药院校与中医孔子学­院、海外中医药中心的战略­合作,将其作为中医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注重趣味性和有效性,实现有效的资源联合;其次,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展­示和远程沟通功能,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招生机制,以提高留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中医。

5 小结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政治环境稳定、经济运行良好,这些因素促使来华留学­生中医药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尤其在传统医学地位回­归、“全球中医热”及中医药不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科学价值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接受中医药高等­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接受来华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数量和接收院­校数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接收能力明显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中医药教育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积极应对,不断提高中医药教育服­务质量,加强对中医药留学生的­教育投入,以产业化理念发展教育­服务,建立市场化的专业招生­系统,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年来华留学统计[EB/OL].(2019-04-12) [2019-12-20].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 201904/t20190412_377692.html. [2] 秦奕斐.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问题研究[J].西部金融,2019(8):9297. [3] 李洁.我国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857-859,887. [4] McMahon M E. Higher education in a world market: An historical look at the global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study[J]. Higher Education, 1992,24(4):465-482. [5] CHEN T M, Barnett G A. Research 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A network analysis of 1985, 1989 and 1995[J]. Higher Education, 2000,39(4):435-453. [6] Mazzarol T, Soutar G N. The global market for higher education: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for the new millennium[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3,22(6): 650. [7] LIU D, WANG J.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mo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on U.S. data[J/OL]. Master

Thesis Paper, 2008.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 29753368_The_determinan­ts_of_internatio­nal_student_mobility_

An_empirical_study_on_US_Data. [8] 田玲.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现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9]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103-107. [10] 刘芳彤.影响吉林省中医类留学­生教育的限制性因素及­其未来发展方向[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6):56. [11] 丁颖,何清湖,易法银,等.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的­原因及激励对策研

究[J].中医杂志,2018,59(12):1078-1080. [12] 李冬梅,游蓉洁.中医药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

于 2005-2015 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医教育,2019,38(2):7076. [13] 孙丽娟,杜红俊,周健.基于微信的 PBL 和 TBL 教学法在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2):214-216,220. [14] 左江涛.留学生来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7. [15] 张红霞.外国人学中医——一项跨文化视角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