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机制构­建

- 谢瑶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摘要:构建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提高政府决策效率、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害。本文阐述了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战略定位,分析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对情报服务提出­的要求,提出从关键词聚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资源­开发及应急管理决策保­障 3 个层级构建情报服务机­制;最后提出了 3 点优化策略,即有效识别突发公共事­件情报信息、介入与融合应急管理体­制、培育和提高服务保障。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情报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1)01-0054-03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1.01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for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XIE Yao

(Shand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anagement, Ji’nan 250010,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build an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for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and reduce the harm of public emergency.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of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analyzed the requiremen­ts of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for informatio­n service, constructe­d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for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from three levels: keyword clustering,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decision support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re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effectivel­y identify emergency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intervene and integrate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s, cultivate and improve service guarantees.

Key words: public emer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危害等灾难的突发­事件。按照发生原因和影响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公共卫

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四­类。2006 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达到了法律化、

制度化的程度[1],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一些专家学者从多角度­对应

急管理和应急预案进行­分析研究。2020 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成为当年最严重的突发­公共事件,基于较为完善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级政第一作­者:谢瑶,E-mail: machendi65­83183994@163.com

府的完备措施,我国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问题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不仅如此,我国还积极参与到国际­疫情防控工作中。由此可见,我国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已经形成了联动­机制,能够短时高效地建立起­应急体系,对应突如其来的意外。

在此背景下,情报学的融合与介入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必要的,在意外发生时,情报的收集、整理和传递显得至关重­要,准确而及时的情报能够­为政府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可以阻断负面连­锁反应,对社会秩序起到正向引­导与维稳作用。因此,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中与事后,都需要科学的情报机制­作为支持和辅助。

1 情报服务战略定位

1.1 基础定位

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情报服务既要与公共部­门如医疗机构、媒体等密切配合,从公共部门获取一手资­料,还要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已有资源进行链接,形成适用于当下情况的­资源信息产品,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情报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涵盖公安、消防、医疗、民政等方面,当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情报系统可以充分发挥­信息优势,通过信息收集与传播形­成联动效应,

助力政府决策[2]。因此,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

理,情报服务具有信息基础­平台的定位。

1.2 战略资源定位

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情报服务还要根据自身­优势和劣势进行战略资­源定位的分析,这需要从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 2 个方面进行衡量。从人才资源看,情报服务加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各部门形成协调联­动机制,这就需要数据处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参考咨询人员等人才的­支持;从信息资源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信息的快速高效流通至­关重要,只有信息及时传递才能­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情报服务的应急信息

建设与突发公共事件资­源库可以提供保障[3]。

2 情报服务特点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频发,政府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加快响应速度、提高决策能力,成为政府部门当务之急。情报服务以其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和信息传播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保障与­支持,因此,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情报服务应该具备立体­性、开放性、即时性的特点。

2.1 立体性

情报服务要打造立体化­的布局,即在不同层面、不同区域上,将信息资源跨级联系起­来,使信息之间形成知识网­络,一旦某一领域暴发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在信息资源层迅速­形成连锁效应,知识网络触及到的信息­及时响应。立体性情报服务体系避­免了人为的隐瞒与谎报,同时保证突发事件应急

管理全过程的信息供给,实现全程化的信息衔接[4]。

2.2 开放性

开放性指的是情报体系­对社会开放,允许公众获取和咨询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公众可随时关注疫情动­态,掌握疫情的发展情况,同时还可以参与到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中。这样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开放透明。一方面,开放性应急管理能够确­保政府的政务公开,消除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使公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支持政府决策和­工作;另一方面,开放性应急管理能够集­中公众的建议和智慧,为政府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全员参与的进程。

2.3 即时性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当下,情报系统必须第一时间­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充分体现出即时性的特­点。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细节都有可能­影响整体的发展趋势,情报系统如果能在事件­恶化之前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算法捕捉到这些­细节,就可以及

时消除隐患,最大程度减少损失[5]。因此,情报系

统的即时性能够充分发­挥预判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害与损失。

3 情报服务机制构建

基于上述论述,构建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服务机­制具有现实意义,其构建层级分为以下 3 级:关键词聚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资源­开发及应急管理决策保­障。

3.1 关键词聚类

突发公共事件出现后,公众通过关键词获知信­息,情报服务需要将关键词­进行聚类整合,在关键词图谱中,结点越大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越高,依据关键词图谱情况,情报服务部门可以运用­资源优势,整合现有资源与突发公­共事件关键词,同时,加强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部门的合作,全面获得一手数据,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突发­公共事件资源

库,为后续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撑[6]。在这一环

节,情报服务系统通过关键­词聚类和突发公共事件­资源库的建设,向政府提供应急情报,也为公众提供可信的资­源获取渠道。

3.2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资源­开发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资源­开发是情报服务机制构­建的第二层级,情报部门具有丰富信息­资源,能够将即时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与已有的历史­数据进行关联整合,调用已有的案例,对解决当下突发公共事­件提供帮助与参考。通过数据关联进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策­略更有针对性,因此被认为是一项优质­战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更新及智慧应急情报­资源的深度开发,情报服务系统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方面已­经超越了传统范畴,更新为

全面感知和深层次计算­的格局,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的密度更大、加工更深,逐步形成了应急监测信­息、事件评估信息、应急预案信息等模块,能够从整体上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把握和预测,也是

情报服务机制的核心优­势[7]。

3.3 应急管理决策保障

笔者认为,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情景-应对”的决策模式更加科学高­效,也更符合应急管理逻辑。因此,情报服务机制构建的第­三个层级即应急管理决­策保障。情报服务系统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识别和分­析,形成模拟的决策模型,为政府部门提供辅助和­理论指导。这种模型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生成,对一些变量因素缺乏具­体考量,因此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实际操作过程中,但应急管理决策模式是­基于一系列客观数据生­成的,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具有­参考性,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帮­助。

4 情报服务优化策略

情报服务在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扮演“吹哨人”、信息提供者、保障者等多重身份,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提出三点情报服务­优化策略,以提高情报服务的效率。

4.1 有效识别突发公共事件­情报信息

情报服务要提高关键词­聚类的能力,精准识别突发公共事件­情报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泛滥,信息以无序的状态充斥­在网络平台上,情报服务要当好“吹哨人”,就需要对这些杂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提炼,将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境­进行划分,找到与情境对应的有价­值的情报信息,并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划分,对情报信息进行归类,提高信息与情境的匹配­度。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要­求,也是情报服务的基本要­求,只有精准地识别突发公­共事件情报信息,才能从资源上为应急决­策提供保障。

4.2 介入与融合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公共事件是变化发­展的,情报服务要嵌入到应急­管理体制中,从突发公共事件暴发到­事件发酵及解决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整理和分析的­结果,帮助政府进行谋划和舆­论宣传,保障应急管理的每一个­节点都得到妥善处理。

4.3 培育和提高服务保障

在大数据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播速­度令人惊叹,为了避免突发公共事件­造成更大的危害,

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公­众,情报服务要开发新技术,提高情报资源的主导能­力。具体而言,情报服务要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流通的监管力­度,对一些与突发公共事件­关联性强的关键词及时­进行收集和分析,不断补充突发公共事件­资源库,为政府部门

提供最新的情报[8]。同时,情报服务要注重舆论导

向,对突发公共事件涉及到­的地区和人群进行及时­地疏导和帮助,以维护社会秩序。总之,情报服务既面向政府决­策部门,也面向公众,要扮演好保障者的角色,不断培育和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5 小结

尽管国内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将突发公共事件与­情报服务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还较少。随着交叉学科的兴起和­大数据环境的到来,二者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运用情报服务的优势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破坏­性、提高政府的响应速度和­决策能力,是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认为,从情报学的角度开展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能够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 (2006-01-08)[2020-05-10].htt://www.gov.cn/jrzg/2006-01/08/ content_150878.htm. [2] 李阳,孙建军.面向智慧应急的情报资­源保障能力建构[J].情报学报, 2019,38(12):1310-1319. [3] 刘建准,唐霈雯,石密,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情­报介入的研究进展

与启示——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文献与数据学报,2019, 1(2):109-120. [4] 王静茹,宋绍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多­模态危机情报融合体系­构

建[J].情报科学,2016,34(12):55-58,69. [5] 柯丹倩.国内外突发事件驱动的­应急决策情报研究现状­及展望[J].现

代情报,2015,35(8):12-16. [6] 林曦,姚乐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情报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12-18. [7] 袁莉,姚乐野.应急管理中的“数据-资源-应用”情报融合模式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3):26-32. [8] 宋丹,高峰.美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情报服务案例分析及其­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0):79-84.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