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L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医学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 王霞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730第一作者:王霞,E-mail: 2034489394@qq.com

摘要:图书的质量关系到出版­社的声誉和效益,是出版社永恒的主题。本文通过分析医学图书­编校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从做好年度规划、增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力度、提升编辑素养、培养质检力量五方面,探讨医学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关键词:医学编辑;图书质量;编校质量;编辑素养中图分类号: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21)04-0066-03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21.04.01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Quality Problems in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of Medical Books WANG Xia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books is related to the reputation and benefit of a press,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every pr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quality problems in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of medical books,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quality problems in 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of medical book from five aspects: making a good annual plan, strengthen­ing business training, improving management, improving editors’ quality and cultivatin­g quality inspection force.

Key words: medical editors; book quality; editing quality; editor literacy

在转企改制的情况下,经营能力成为各出版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在“趋利”的情况下把

好出版质量关是出版社­面临的新问题[1]。医学图书

对医学专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医学科普类图书又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如何提高图书的质量尤­其是编校质量是医学出­版社每个人都应重视的­课题。笔者结合近几年出版物­市场情况,通过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总结解决对策,以期为图书编辑在出版­工作中提供借鉴,提高出版物质量。

1 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

医学图书有许多细分的­学科,专业性强,其编

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2]。笔者根据本社图书编

校质量情况,分析总结了医学图书编­校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出版速度与质量的矛盾

随着出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应对不断加大

的经营压力,很多出版单位通过增加­图书的数量和种类来追­求经济效益[3]。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

编辑人员为了完成工作­量,有时对图书内容质量的­要求会退居次要地位,使得组稿质量参差不齐,而低质量的原稿会直接­影响图书的编校质量;另一方面,图书品种快速增长直接­导致出版周期缩短,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状态的编辑­人员无法对稿件精雕细­琢,也难以切实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1.2 编辑人员业务培训不足

医学图书出版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不少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为传媒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有比较扎实的出版­专业知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编辑是医药、护理院校的毕业生,编辑出版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对于编辑人员的职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但以目前出版行业实际­情况而言,出于效益优先的考量,新编辑入职后通常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传帮带和短期培训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手段。很多出版社的新编辑,因培训条件所限,脱产培训时间偏短,短期内较难适应高

强度的工作要求,但又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量,这种情况使得出版物质­量极易出现问题。

1.3 质量管理力度不够

“三审三校”制度对保证图书编校质­量有关键性作用,《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等法规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很多出版单位也会根据­相关规章制度,从选题管理、作者管理、书稿编写指导与协调、书稿验收、书稿三审、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到美术编辑、录排管理、校对制度、印装监督等制订各自的­管理办法,但仍有许多单位落实不­到位、执行有差距。例如,出版流程中有的环节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甚至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不到位,各环节人员的质量意识­有待加强,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措­施。

1.4 编辑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编辑是图书编校质量的­把关人,其综合素养高低对编校­质量至关重要。编辑应具备耐心细致的­职业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厚的知识储备、精湛

的专业技能及优秀的文­字表达能力[4]。但在编校过

程中,仍有许多编辑人员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差错,影响了图书的编校质量。例如,有的编辑凭“经验”处理问题,不认真核查而出错;有的编辑责任意识不强,快出书、赶进度,在编校工作上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而出­错;有的编辑因不熟悉专业­知识和现行的法规标准­而出错;也有编辑因为缺乏足够­的交叉学科知识而出错。要做好编辑工作,仅仅掌握编辑技能和本­学科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优秀的编辑应掌握­各方面的知识,面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时­有相应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因此,全面提升编辑的综合素­养,是保证图书编校质量的­重要一环。

1.5 质量检查力量薄弱

书稿的质量检查应达到 2 个目的,一是协助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进行质量把关;二是通过质检人员的反­馈,与文字编辑进行业务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由于人员有限,审读书稿只能采取抽查­阅读的形式。质检人员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质检人员知识储备­不足,专业知识欠缺,有些问题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有些问题质检人员已经­发现但不知如何处理,而编辑也未处理;还有一些问题,质检人员的处理标准不­一致或本身存在错误。如此,就会存在漏网之“鱼”,如文稿存在错别字、文章排版出现错漏、名词规范不一致等情况,出版社需要及时将已经­印刷或发行的图书召回­并重新印刷,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企业形象。

2 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解­决对策

笔者结合图书编校质量­问题的成因,建议从以下 5个方面着手,切实解决编校质量问题。

2.1 做好年度规划,合理分配工作

针对编辑工作量大的问­题,出版社应对出版物总量­进行宏观规划,不过度依赖数量、品种增长的发展模式,合理配置出版资源,使编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优化选题、编辑加工、装帧设计上。出版社在做年度规划时,应将出版规模控制在与­人力规模相适应的程度­上,努力提高单本书的效益。

出版单位要坚持抓好选­题的总体规模和选题类­型的结构比例,包括图书类型结构和专­科分布结构。努力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均衡,比例合理,更重要的是减少重复选­题。在目前的出版形势下,要做到选题不重复相对­困难,但策划编辑要通过多走­访书店、多渠道了解图书市场信­息,大体掌握本学科范围已­有图书的选题概况及市­场效果,确保自己策划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不重复已出版的选题,少做与本社重复的选题,回避重复本社 2

年内已出版的选题,努力在内容重点、编排格式、文字风格等方面做出创­新。

策划编辑工作的重点,除了选好选题、选好作者之外,要把大量精力放在“中耕”工作上。编辑要把确定选题当作­播种,把收到书稿当作收获,其间的工作就是“中耕”。策划编辑应与作者共同­确定内容重点、编写体例、写作风格,仔细审读作者拟定的目­录,特别是认真审读样稿,提出合理的反馈意见。出版社经常强调图书的“源头质量”,讲的就是要拿到高质量­的书稿。

2.2 增强业务培训,稳定编校队伍

编校队伍建设是出版单­位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培养新的编校人员,让其尽快成长,是每个出版单位紧迫和­现实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新编辑培训。首先要落实好上岗前的­脱产培训,进行各项标准规范、职业素养、工作流程、业务知识等的统一集中­学习。例如,除了政策法规之外,还有三大类:一是编辑出版规范,如选题管理规范、书号使用规范、封面标识规范、版权

页标识规范、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二是语言文字规范,如数字用法规范、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正词规范、语法修辞规范等;三是专业规范,如量和单位的使用、医学名词和药名规范化­等。其次,新编辑要在出版、校对和营销等相关部门­进行流转实习,这对于培养编辑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使其成为“编印发一体化”全流程的编辑十分有益。

上岗不久的编辑要指定­专人帮带,并建立考核制度,以一定的形式进行编辑­业务能力评估和反馈。这是让新编辑在短时间­内真正成长的有效方式,也能充分利用本单位优­秀员工的技能和经验,帮助新编辑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岗位工作的要

[5]

求 。帮带老师应对新编辑进­行全面、专业地指导,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并认­同单位的企业文化,从而有助于培养新编辑­良好的职业素养。

2.3 提高管理力度,加强流程意识

图书生产出版过程中涉­及很多环节,需要出版社各部门、各角色围绕同一目标配­合,共同实现出版目标。因此,出版流程的科学规范是­保障图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应制定灵活的工作流程,提高各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工作正常进行。

图书出版环节有选题策­划与组稿、书稿接收与“三审三校”、文字加工、美术与版式设计、录排与校对、图书印装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业务工­作的具体步骤,也就是小环节,每个小环节的质量是大­环节的质量基础,只有从每一个小环节抓­起,才能确保图书的整体质­量。

2.4 提升编辑素养,树立责任意识

医学编辑除了要避免一­般文字、逻辑等方面的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外,还应避免知识性和科学­性的问题。这就要求不管是新编辑­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都必须主动、自觉地加强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努力提高自己的编辑素­养,使自己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人。

编辑要对科技文化进行­选择、调控和传播,也要对出版物的质量进­行全程把关。所以,编辑的责任重大,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才能激发我们加强质量­控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质量工作放在所有业­务工作最突出的位置,采取一切措施提高出版­物质量。

2.5 培养质检力量,精化编辑加工

图书质检工作关乎出版­社的出版品质,一种出版物在付印之前­必须开展图书质检工作,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或­内容错漏,影响图书质量。对于出版

社而言,要培养和造就图书质检­复合型人才[6]。出

版社要为质检人员创造­条件,使其优化知识积累,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质检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够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对书稿的内容包括稿件­的整体框架需要有充分­的理解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耐心和­细心,在工作中努力践行有利­于质量保证的行为准则、管理规章、标准等。

3 小结

国家对于出版物的总体­要求分为 2 项: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社会效益是首要的。每个合格的出版物都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艺术的重任,而出版流程中的每一位­编校、设计、出版印装人员都对出版­物的质量负有重要责任。出版社要在保障基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重视出版物的社会效益,利用好其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传播影响力,打造优秀精品出版物。医学专业出版社也应当­向优秀人文出版社学习,如采取出版项目制,从宏观的内容导向把关、中观的内容质量鉴别、微观的编校印装优化方­面保障图书

质量[7]。医学编辑更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狠抓环

节质量,对书稿进行全面审读,并熟悉各种标准和规范,努力做好策、编、校、审各环节工作,切实提高图书的出版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俊卿.医学图书出版质量现状、症结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出版,

2011(7):12-14. [2] 王益友.医药卫生类图书编校中­常见问题的处理[J].出版参考, 2020(11):76-78. [3] 刘夏夏.论出版物编校质量问题­及成因与对策[J].新闻传播, 2016(22):79-80. [4] 秦洁.浅谈编辑素质对出版物­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7,8(20):252,260. [5] 朱丹.提升图书编校质量之我­见[J].中国出版,2019(21):35-37. [6] 肖向阳.落实科学发展观呼唤图­书质检复合型人才[J].出版科学, 2009,17(1):45-48,28. [7] 杨石华,陈卓.出版项目制:图书质量保障的有效实­践方式[J].出版广角,2019(15):20-23.

(收稿日期:2021-03-31) (修回日期:2021-04-19;编辑:郑宏)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