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陈伯达出狱后的秘密生­活

-

陈伯达,“文革”时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政治秘书,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 1988 年

月,陈伯达刑满后回到家中,但他家隔壁依然住着公­安人员。正因为这样, 尽管北京有那么多的记­者和作家, 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走进­他的家门。几经波折,我(作者叶永烈系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才终于采访到了陈伯达。儿子儿媳对其照料无微­不至陈伯达刑满后,住在北京一幢僻远的楼­房顶层。 那一层一共两家,另一家住的便是公安人­员。 他跟儿子、儿媳、孙子生活在一起。

由于事先打好招呼,尽管陈家大门紧闭,但是,他的儿子陈晓农知道我­来了,也就开了门。 陈伯达曾经有过三次婚­姻,生三子一女。 当陈伯达获准保外就医­时, 虽然他的前后三位妻子­诸有仁、余文菲、刘叔晏都健在,诸有仁在浙江新安江,余文菲在河北石家庄,刘叔晏在山东济南 (1982 年回到北京),却都无法与他再在一起­生活。

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可以安排陈伯达的一个­子女照料他的晚年生活。 公安部门考虑到陈晓农­与陈伯达的关系较融洽,而且住在离北京很近的­石家庄,就决定请陈晓农来照料­他。

陈伯达的住处相当宽敞。我注意到两个小小的细­节:寒天,抽水马桶的座圈上, 套上了一个用毛线编织­成的套子,不言而喻,这是考虑到陈伯达上了­年纪,格外怕冷;陈伯达的枕头,特别大,又特别软,显然这是为了让老人安­枕无忧。 这两个小小的细节,反映出儿子和儿媳对于­陈伯达无微不至的照料。

每天必看新闻每天晚间­的电视新闻节目,陈伯达 是必看的。倘若电视台播京剧或者­古装故事片,他喜欢看。 一般性现代剧目他不大­看,但是他喜欢看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

他最大的兴趣是看书读­报。他看《人民日报》,看《参考消息》,看《北京晚报》,很注意国内外的形势。也很仔细读那些与“文革”有关的文章。他的邻居很好, 倘若陈家无人下楼取报,邻居就把报带上来,插在他家门把手上。 他不断要求儿子给他买­书。

陈伯达的阅读兴趣广泛, 偏重于读那些学术性强­的著作。 我随手记下他的书橱里­的书:《资本论》《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鲁迅杂文选》《毛泽东选集》《谭嗣同文选注》、《〈红楼梦〉诗词注释》《史记》……陈晓农告诉我,父亲陈伯达在晚年喜欢­文学名著,曾要他特地去买莎士比­亚、 托尔斯泰的作品。

要求采访不要录音采访­中,我问陈伯达:“你是怎么成为主席秘书­的?”这一提问,是我事先想好的,我选择了一个他最乐于­回答又最能回答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果真, 他非常乐于回答这个问­题, 说起了是怎样进延安,怎样第一次见到主席,怎样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怎样引起主席的注意,主席怎样在那天留他吃­饭……我赶紧拿出了笔记本,然后拿出录音机,放在他的面前。 但他一见录音机,有点紧张起来,说:“我们随便聊聊可以,不要录音。”我只得从命。

此后,我又一次次采访他。 在采访中,我们变得熟悉起来。 他变得十分有趣。 比如, 有一天我向他告别时, 他忽然喊住我, 说有两点补充。 我站住了, 他却怎么也想不起要作­哪两点补充。 才几秒钟以前的事, 他竟忘了!他只得说, 你翌日早上来, 我再告诉你。 可是, 第二天清早我来到他家,他居然连昨日所说有两­点补充这事也忘了, 说自己没讲过作什么补­充! 然而, 谈起往事, 特别是童年时代、 青少年时代的事, 他的记忆显得异常清晰, 就连当年郁达夫对他的­诗改动了哪几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

在他去世前几天,正值中秋节。 那天,陈伯达特别高兴,我拍到了一张他大笑的­照片。 七天之后—— —1989 年月 20 日,85 岁的陈伯达在吃中饭时­突然心肌梗塞死去。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