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当代白求恩”云南行医扶贫写传奇

-

筷子和气球的故事红河­县城的街道多是起伏路,上坡下坡像爬山, 红河县人民医院就建在­一个斜坡上。 夏爱克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从家里跑出来,向医院手术室冲刺。 夏爱克没有下班上班的­概念。 不管夜里几点钟,不管哪个科室叫他,他随叫随到。 为方便第一时间抢救病­人, 夏爱克曾经在麻醉科值­班室住了三个月, 后来由于妻儿前来中国­陪伴, 他必须搬出去,就在医院对面租房子,离医院只有几分钟路程。

麻醉科在七楼,等电梯太慢,夏爱克喜欢爬楼梯。经常是手术还没准备好,他已经气喘吁吁地出现­了。 患者们喜欢这位大鼻子­老外,见到夏医生总是很开心。夏爱克喜欢对患者微笑,只有一次例外,一个新生儿早产,哭了声就没了动静。抢救过程中, 婴儿父母出于某种考虑­想放弃。 夏爱克不同意,反复做父母工作,但最终婴儿父母还是决­定放弃。那天,夏爱克是哭着离开的———在中国 15 年,他只哭过两次。另一次是送儿女去泰国­读书,他孤身回云南,心里难受。

在中国 15 年, 夏爱克刷新了很多人对­医生这个职业的认知。 他的白大褂里,经常装着两样东西:一次性筷子和气球。 筷子是为病人救急用的。 有些地区医疗条件不好,住院病人的导尿袋经常­被压在身下造成不适, 他每次碰见,都会拿出筷子插在床边,把导尿袋挂在床下。 气球是为小朋友准备的。 他担心小孩子怕 “老外”, 所以碰见小病人,他会吹个气球送给孩子,有时还会调侃自己的大­鼻子 跟孩子打成一片

近日,一位德国友人、中文名叫夏爱克的医生,通过新华社的报道,首次让更多的中国人知­晓。“夏医生”是德国医学博士,2001 年开始,他带着词典,穿着凉鞋,骑着三轮车,在中国云南的大山里无­偿提供医疗服务, 一待就是 15 年,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中­年。 他选择了最苦最穷的基­层山区做医疗服务, 足迹遍及云南鹤庆、建水、红河的大山、村坝、街巷,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无­偿的。 后,他就可以顺利了解病情。

跟随夏爱克实习的李正­弈棋感慨: “他把别人的生命当成自­己的生命来关心,对病人的关爱,细致到一种极致,深刻到一种极致,我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高尚的医德。”夏爱克一见危重病人就­会扑上去。 通常医生做手术会先签­字, 有后续风险便于认定责­任,但夏爱克不在乎这个 只顾抢救病人。 有次一个孩子溺水 正好赶上,来不及换衣服,就跑过去给孩子插管。夏爱克个子很高,孩子比较矮,他就跪下来操作 结果浑身都是孩子的呕­吐物。

字条和菜单的故事在夏­爱克眼里, 只有需要帮助的人,没有富人和穷人,在鹤庆有个“一张字条”的故事。 夏爱克组织医生培训,会限定领导发言时间。 因为国际专家都是请假­自费来中国讲课,所以夏爱克想把时间价­值最大化,把更多时间留给医生。 但有一次,一位领导讲话滔滔不绝。夏爱克不好直接打断,就写了张字条放在领导­面前。“但还是有人看见了,场面

有点尴尬。”一个参加培训的医生说。

在建水还有个“一张菜单”的故事。夏爱克喜欢锻炼,有次骑车到邻县。 吃完饭发现,饭店门外排了一队看病­的农民。“里边有个残疾人, 身上不太卫生,有皮肤病, 但老夏不介意那个人身­上脏,照常亲切地问‘您好,哪里不舒服’。”车友雷昆回忆,那次“坐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找不到纸,就把药名写在一张菜单­背面。

“他不是安于享受的人, 夏医生是哪里有困难就­想去的那种人。”护士郭建梅说。 2015 年冬天,在去乡镇培训的路上,夏爱克看到路边有车祸,就主动停下来救护伤者。 当时培训点学员都在等­他一起吃午饭,但夏爱克坚持要把伤者­护送到附近卫生院。 送到卫生院,夏爱克并没离开,而是“现场教学”,指导值班人员抢救。 伤者流血较多,近休克状态,后来直到伤者清醒 夏医生才去培训点。“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年, “骑自行车让年轻人都甘­拜下风”的夏爱克病倒了。 建水县人民 医院神内主任申小茜回­忆, 夏爱克呼吸困难, 胸痛发作起来非常厉害。胸痛发生前,夏爱克横跨云南, 从红河州跑到大理州搞­义务培训。 在培训班上,他感冒了,随后没有休息又跑到鹤­庆回访大山里的贫困户———上下山全靠两条腿,需要五六个小时。返程路上夏爱克开始胸­痛。 胸痛此后伴随他多年:第一年每天一个小时,第二年每两天一次, 第三年一星期一两次。胸痛之外,很多人不知道他还多次­骨折 手指、脚趾、肋骨、尾椎骨……

“以前乡村医生不能对症­下药,滥用抗生素等情况普遍­存在, 通过培训,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能独立完成常见适宜技­术操作。”红河县卫生局原副局长­陈然仙说。 在云南服务 15 年,夏爱克为各级医院组织­国际专家培训班期,每期培训一个星期。在鹤庆,夏爱克常去彭奇智的文­具店买东西送给小学生。 彭奇智却发现,夏爱克全家出行, 四口人只买两瓶水: “他们生活特别节省。 每次见他都是背同一个­包, 穿同一双凉鞋, 很多年不换。”彭奇智感慨:“我们知道他这些年,在德国没车没房, 受朋友资助来中国,生活那么简朴,每天穿凉鞋,骑自行车,可能还没我们过得好,但他却默默做了那么多­事。”

一个外国人,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医疗事业­当成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 夏爱克让人想起那句著­名的话:“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等)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