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如何

-

“特定人群,出乎意料的疗法” 2017 年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首次公布了肿瘤免疫药­物治疗的年生存率; 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从

升到了 16%,整整增加了 3 倍。 人们对这一疗法已经进­行了上百年的探索,但真正有标志意义的转­折,是近几年多个肿瘤免疫­药物的成功研发上市。 因此,2013 年《科学》杂志将肿瘤免疫疗法评­为十大突破性科学成就­之首。

以往, 治疗癌症的思路都在攻­击肿瘤和癌细胞上, 从最开始的手术治疗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放化­疗, 再到九十年代初的靶向­治疗。 但很多晚期肿瘤不能切­除,化疗无效、放疗也起不到多大作用,靶向药也会耐药。

“肿瘤免疫治疗可以解决­一些以往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在肿瘤的早、中、晚期都可以用。”肿瘤免癌专家王宝成说。 最近一项国内外学者联­合临床试验发现, 对于晚期肺癌已经耐药­的患者,在特定人群中,这一治疗的有效性甚至­可以达到

打击“免疫检查点”张琳用的药物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年 月,美国哈佛医学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中心的医生­问张琳愿不愿意参加一­项临床试验,这是一种采用两种最新­的肿瘤免疫药物

肿瘤免疫治疗是许多治­疗方法的总称。 这种治疗并不直接攻击­癌细胞,而是借助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击疾病。 2007 年,年仅 35 岁的高中教师张琳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晚期,花费了上百万元,动了两次手术,肿瘤还是不可遏制地转­移到肺部后,她选择了前往美国“最后一搏”。 而张琳所接受的临床试­验,则是上述的免疫检查和­疗法,患癌十年后,张琳还活着。

和 的联合治疗,药费一年就高达 , 但患者无需支付。 大约 3 个月后,张琳转移到肺部的 毫米肿瘤“消失了”。

免疫细胞中,有一类专门负责杀伤癌­细胞的细胞,被称为 T 细胞。 但免疫系统并非总是行­之有效,如果把人体免疫系统想­成一条公路的话,在这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免疫检查点就像是公路­上的“稽查站”,“稽查警”会设卡拦截免疫细胞, 有的使这些细胞停止增­长,有的则会让它们衰弱死­亡。 一旦免疫系统被破坏,肿瘤出现,癌细胞疯长的同时也正­是利用检查点机制来关­闭免疫系统,导致肿瘤细胞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作用。

此后,科学家开始发现,只要抑制免疫检查点起­作用就可以松开拦截,从而激发免疫系统恢复­原有的抗癌能力。按照这一理论,如果能重新建立免疫监­视的系统,肿瘤就很难复发了,而放、化疗和靶向药都是无法­控制复发的。

国外已上市的 PD-1/PD-L1 抑制剂 单克隆抗体五种新药均­属于此类,覆盖肿瘤类型多达十余­种。

意想不到的毒副作用但­这类药物并不能对所有­人起效。对同一种癌症,只有一些人奏效,而另一些人无效。 张琳用药后,也并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去美国复查时,在波士顿的大街上直挺­挺地晕了过去, 醒来后,

胳臂抬不起来、走不了路,还有中风迹象。

不久前的一篇文章还发­现,接受免疫治疗的 30%的患者经历了“罕见或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其中四分之一被描述为­严重,危及生命或需要住院治­疗的副反应。

治愈是终极梦想结束两­种免疫药物四个周期治­疗后,美国医生建议张琳继续­参加另一种

药物的临床试验,这一药物也使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晚期黑色素瘤­完全消失。

中国患者太需要这类药­物了。 “虽然中国人口占全球不­足 1/5,但一些肿瘤,例如肝癌的发病率、死亡率超过或接近全球­一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秦叔逵说,现在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国内也有几十家企业在­研发肿瘤免疫抑制剂。

另外,秦叔逵还透露,国家药监部门正在酝酿­新政, 如果二期试验结果好, 这类药有可能加速上市, 最快在年底可能出现。现在, 联合治疗的时代也已来­临:医生不仅仅只用一种免­疫检查点药物,而会两种结合,或是一种免疫药物加上­放化疗等其他方式联合­治疗。因为不太可能指望一种­治疗单枪匹马把所有癌­症都治好。

(摘自《南方周末》 袁端端/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