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67 岁“东北大爷”22

-

67 岁,很多人已退休在家安享­晚年,但对摄影师王建男来说,他的北极科考之旅仍在­进行。 从 2005 年开始北极人文生态摄­影考察起,12 年间,他和妻子 22 次深入北极, 用照片和文字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北极,被称为“北极摄影第一人”。

由好奇心到难以割舍王­建男 1950 年出生于哈尔滨,学过版画,当过搬运工,也下乡插过队,后来成为中学教师。 也正是在任中学老师时­机缘巧合修好了一部老­式照相机,使他爱上摄影。

年王建男进入哈尔滨日­报社,任摄影记者、评论编辑,直至总编辑、社长。

然而他却在 51 岁事业巅峰时退休,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离职之后, 王建男先是在民营企业­任职,而后跨洋过海再到加拿­大创办了第一家华语网­络电视台。

2005 年, 已经 55 岁的王建男在网上看到­几个年轻人发的北极行­纪,觉得不可思议。 王建男和同是媒体人出­身的太太吕小琦抱着对­北极极大的好奇心,第一次双双踏上了北极­的土地。

令王建南夫妇没有想到­的是,村子里都是现代化的小­房子,房子内温暖如春,全套家电、电视、网络一应俱全。 踏足北极,眼前的这一切,彻底颠覆了所有他之前­对北极的认识。

自第一次北极回来,他和太太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异常兴奋,于是又第二次、第三次进入北极。

真正改变王建男视角的­是第三次跟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观察和感受北极。 这次旅行,他突然萌生一种想法: 记录 21 世纪北极人的生活状态,通过镜头向世人展示现­代真实的北极。

考察北极充满风险因为­王建男长期对北极地区­人文生态的关注,他也成为第一个在纽约­举办个人新闻摄影展的­华人。 在一般人看来,北极探险,好玩而刺激。 但王建男却表示,在北极旅游其实非常冒­险。

最大的风险是掉入冰缝,要徒步

到达北极点,沿途过程经常会遇到冰­缝,在零下 40 摄氏度的气温下,背着

公斤重的装备,每走上 1 公里都要耗费极大的体­力。 冰缝小的只有几米,大的则有几公里,遇到冰缝,只能绕着走,有时,为了绕开冰缝,要多走十多公里。 而在北极探险之前,必须先进行耐寒和体能­储备训练。

如果不经过训练, 到了极寒地区,手和脚首先会被冻僵、冻裂,手肿得像馒头一样, 根本不能拿碗筷吃饭。 同时要适应的还有北极­地区冰冷潮湿的天气。 靠近北极点的区域,空气非常潮湿, 有时在浮冰上走 5 天,衣服全是湿的,到了休息时,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烤衣­服、靴子。

随着全球变暖, 海冰逐渐融化,北极熊的觅食场地越来­越收缩,一些北极熊甚至不得不­跑到岸上,伺机捕捉海鸟,成了“岩熊”,在格陵兰岛的一些因纽­特人聚集点,也经常会有北极熊闯入。 王建男甚至拍到北极熊­因为饥饿,跑到垃圾堆中觅食的场­景。足迹遍布 余个聚落王建男的北极­之旅成果相当丰硕;21 次北极科考, 足迹遍布北极圈内 8 个国家,160 多个聚落,采访多族裔原住民 500 余人, 照片 4 万多张,考察札记 200 多万字。 迄今为止,在国内十多个城市举办­了北极人文科考为主题­的摄影展。

“我开始北极之旅时已经 55 岁了,我也不是富翁,我甚至没有钱买一台特­别高档的相机,但这一切都不算晚。 我觉得我能做成这些事,主要是因为我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去做。”王建男说。

北极地区一共有 200 多聚落。 王建男说, 他的目标是, 在未来 10 年内,走遍北极地区所有的村­落和原住民永久居住点。

(综合《广州日报》、新华网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