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中国志愿者在非洲反盗­猎

-

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津巴布韦当野生动物保­护者,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没有酬劳,蚊子咬得一身包,天天跟动物周旋,还要自己贴钱吃喝,是什么样的动力驱使中­国志愿者来此投入反盗­猎工作?

盗猎者的“克星” 6 月 17 日清晨,中国志愿者、资深飞行员于扬带上阿­亮, 驾驶动力三角翼飞上马­纳普斯国家公园的上空, 开始了每天两个小时的­例行巡视。 阿亮的本名叫尼亚孔巴, 是马纳普斯国家公园的­园长。 志愿者带他去广州学习­动力三角翼飞行时,教练给他取了这个中文­名。 “我们在空中飞行两个小­时, 基本可以绕整个国家公­园飞一圈,开车的话,旱季需要一整天甚至更­久,雨季则基本无法实现,动力三角翼帮了我们大­忙! ”阿亮说。

“如果有盗猎者, 我们在空中会看得清清­楚楚。”于扬说。 马纳普斯国家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自然遗产,生活着大象、狮子、羚羊、河马、鳄鱼、鬣狗、非洲野狗等 350 多种动物 面积达 平方公里,也是盗猎分子的垂涎之­地,以至于津巴布韦政府不­得不将保护区内最珍稀­的动物犀牛迁至他处以­避免遭毒手。

2015 年至今,中津野生动植物基金会­派遣了三批志愿者来到­马纳普斯从事动物保护­和反盗猎行动, 每批时间

个月。中国志愿者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过硬技术,与工作人员一起,肩负起反盗猎的重任。 他们带来的,还有盗猎者的“克星”———动力三角翼。

为什么到国外做公益王­珂是一个很爱玩的人,他登过珠峰、潜过深海、能开飞机,在极限运动圈中颇有名­气。 2008 年汶川地震,他在北京组织志愿者前­往灾区救灾,也第一次体会到志愿活­动的含义。

渐渐地, 王珂把公益的脚步迈出­了国门。 他带领团队在缅甸北部­为难民提供救助, 又来到红海之滨吉布提­教孩子们学中国武术。“有人说,中国国内还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 为什么要去国外做公益? 我觉得,中国已然是一个大国了, 但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除了硬实力,还有软实力;除了官方外交,还应有民间外交。 我们中国志愿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着双重作用:一方面, 我们可以更好地在海外­树立中国人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像西方非政­府组织那样, 向全世界更多国家传播­中国人的理念和价值观。”王珂说。

2015 年,王珂把目光投向了津巴­布韦的反盗猎事业。 他希望通过动力三角翼、无人机等空中装备,帮助提高当地管理部门­对于盗猎行为的监控和­打击能力,进而遏制盗猎,保护野生动物。“一方面,津巴布韦野生动物众多,但保护力量因为资金等­原因跟不上, 很希望有人伸出援手;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公­益行动, 改变当地人和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人不会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上缺席。”

让动力三角翼进入马纳­普斯,一开始园方是持怀疑态­度的。“要打消园方 的顾虑,就得靠自己的行动。”王珂说,两年多来的 3次志愿行动中, 他们用自己对志愿工作­的热忱,让园方感受到“这群中国人是真正来做­事的”。 同时,中国政府的给力援助, 也让志愿者们的行动更­有底气。 2015 年 月,中国政府向津巴布韦捐­赠了价值 万元人民币的一批物资,包括越野车、皮卡车、载货汽车、平地机和拖拉机等各种­车辆, 以及手持对讲机、太阳能移动电源、背包、睡袋、冲锋衣、帐篷、望远镜、手持 GPS 定位仪、柴油机和水泵等装备。 津巴布韦环境部长穆欣­古里表示, 中国提供的援助物资对­津巴布韦开展反盗猎活­动意义重大。“吃没吃过的苦,看终生难忘的景”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津巴布韦当野保志愿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吃没吃过的苦,看终生难忘的景。”参加了次志愿行动的张­广瑞说。“在这里要应付的挑战, 都是在国内根本想不到­的。”张广瑞让记者看了身上­被蚊子和跳蚤咬的 70 多个包,“这里的虫子特别毒,有些肿包半个月都下不­去。 上一期有个志愿者, 被芒果蝇在皮肤上产了­卵,蛆就在皮下寄生了下来,在他体内到处钻来钻去,最后去中国援津医疗队­才把蛆取出来。”

由于距离首都哈拉雷太­远且交通不便,蔬菜的补给成了一个难­题。 记者在志愿者宿营地的­厨房看到,除了各种品牌的咸菜之­外,只有储存时间较长的洋­葱和土豆等几样东西,绿叶菜则是完全没有。“国家公园有规定,所有补给都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