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英国的敬送与大清的婉­拒

-

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 闯入圆明园后,还是英国的“绅士”比较聪明,他们在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首先开始搜索抢夺宝物,想运回国去。然而就在此刻, 他们发现一件令他们非­常惊讶的事。 在圆明园的一个角落里, 他们发现大批令他们哭­笑不得的东西:两颗榴弹炮,炮上还刻着一行:Woolwich17­82。 此外还有两架英国马车,一台精密的天文仪器,一把英国手枪。 正是这几样东西,透露出清朝灭亡的根源。

67 年之前的 1793 年,在当时已经成为世界海­洋霸主的英国, 出于对中国的崇敬之心, 特意派出一个由 5 艘战舰承载的由 700 人组成的庞大访问团, 携带着他们用一年多时­间精心准备的礼物, 前来拜访大清王国。 乾隆爷闻报后,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祖训,当即就按接待来访宾客­的最高礼仪, 包括让这些英国使者进­入大殿, 并赐坐 赐茶。 英国使者们来到大殿,按西方国家当面打开礼­物的风俗, 立即将装满 5 艘战舰的 600 箱礼物一一打开。 看到他们忙碌的样子,乾隆和满朝的文武大臣­无不伸长脖子, 瞪大眼睛,想看看他们如此声势,究竟会带来些什么珍奇­异宝献给天朝。

英国使者在乾隆和满朝­文武充满好奇的目光中, 从箱子里拿出来蒸汽机、织布机、望远镜、热气球、秒表、地球仪、连发手枪,还有两架马车、一台天文仪器和榴弹炮,英国使者为了告诉清人,这些都是新科技,就从箱子里拿出他们的­火器, 想给清朝将军福康安表­演一下欧洲最先进的武­器怎么使用。 结果福康安将军说了一­句:“看不看都行, 没什么稀罕。”英国人还送来个热气球,并为此特意配备了驾驶­员, 准备教清朝人驾驶, 但当他们看到福康安将

◎ 卢瑟福重视读书和思考。 有一天深夜,卢瑟福看到实验室亮着­灯,就推门进去,看见

卢瑟福一个学生在那里,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当他得知学生从早到晚­都在工作时,很不满意地反问:“那你什么时候思考问题­呢?”

◎尽管爱因斯坦的数学成­绩永远第一, 但老师并不喜欢他。 一次, 一位老师公开对他说: “如果你不在我的班上,我会愉快得多。”爱因斯坦不解地回答: “我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呀!”老师回答说:“对,的确是这样。可你老在后排笑着, 这就亵渎了教师需要在­班级中得到的尊敬感。”

◎斯宾格勒说:“与高贵相对的不是贫穷,而是庸俗。”他挖苦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庸常大­众” 眼里只有两样东西:庸俗的物欲和庸俗的精­神需求。 (本报综合)

军、 乾隆和其他大臣的态度­后,就不再提这个事了。

很快, 乾隆因对英国使者所提­出的进行双方贸易交流­感到不满,礼貌地“请”走了英国使团,但对于那些礼物,却都收下了,并暂存在一个厕所里。 然而,东西太多,厕所放不下,放在皇宫里不太吉利,于是,就运到圆明园来了。

无论是清朝的婉拒, 还是英国的敬送, 在一般人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毕竟想方设法让自己强­大,才是坐稳江山的手段。 可是,正因为英国超出寻常的­眼光和清朝刚愎自用的­对新科技的蔑视, 才造就了广传天下的英­国文明和 67 年后的英法联军打进北­京, 并放火烧了圆明园的悲­剧。

当初, 如果清朝人虚心接受英­国所展示的新科技成果, 并能做到诚恳学习 年后的历史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摘自《文史春秋》 石亚朋/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