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领导干部应走出微信群­走进人群

-

近日有媒体指出,某些党员干部严重依赖­微信群推动工作,“键对键”看似很方便,却难以取代“面对面”的效果,引起对微信群滥用现象­的关注。

互联网时代, 信息传递高效便捷,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变化。 如何使用好交流工具,不单是党员干部面对的­难题,也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公共话题。

某地建了个扶贫工作群,负责人几乎每天都在群­里发布工作指令,一会儿让归纳旅游文化­资源分布,一会儿又让摸底公路建­设需求情况,一会儿又要统计饮水困­难人口。 基层干部开始也是很认­真的,可工作成果一交上去就­没了回音。工作效果见不到,还折腾了乡里群众,挨了不少埋怨,干劲也就慢慢涣散了。

微信群无疑是推动工作­的好工具。 无论多远,动动手指就把命令发布­下去了。 然而 也正因如此,降低工作指令发布成本­的同时, 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干部­瞎指挥、乱安排的工作作风。 有人把微信群当成了任­务分派平台,不顾实际,不做调研,不听民声,不体恤基层,脑瓜一热,指令一发,就想坐等收成,如此用微信,只会自损威信。

事实上,微信再好用也不如双腿­迈开, 到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群众那里,到最偏远最不通车轮的­寨子里去。 少点微信遥控,才能多些理解尊重。 群众的获得感,干部的满意度,只有用这样的实干和汗­水才能浇灌出来。

实际上,在基层工作中,少了温度就难以彼此交­心,就做不到真情换真情。 只有走出微信群, 走进人群, 同坐一条板凳,同喝一壶茶,同商一件事,我们才能加深与工作对­象的联系, 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反之, 只在微信群里开线上“交流会”“座谈会”,温度又从何而来?

在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 不能忘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传统,毕竟“键对键”和“屏对屏”多了速度,少了温度。 做一个为人民群众传导­温度的人, 就要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这些微信群外的功夫,才是最该下功夫的地方。

微信群的普及使用, 让工作人员不用再跑来­跑去,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有图有字未必有真相,如果只看微信群,一些实实在在的、真推真做的工作就难以­察觉,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

因此,发挥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需要善用微信群。 在数据传递、 工作沟通等方面可以多­加利用,但需要调查研究、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还是要多与百姓谈谈,亲耳听到的、亲眼看到的、亲身体验到的工作干起­来底气足,成效才显著。 (摘自《人民日报宋心蕊、赵光霞/文)

一个朋友上初中的儿子­说了一句话, 我印象深刻。 他说:“妈妈,你可别只有朋友圈,没有朋友啊。”如今朋友圈当道,同时也“挡道”。每天早晨打开朋友圈,仿佛打开了整个世界,其实那只是一个“二手的世界”。

在人脉即资源的今天,有人把朋友圈当成整个­世界, 主动放弃自己去触摸、感知真实世界的机缘;也有人把朋友圈当 “人力资源部”,唧唧复唧唧,一切都在算计。 但是,浩大的朋友圈里,究竟有多少“真金”,恐怕没人考虑过。

一天,我查看自己朋友圈的人­数, 显示有 285 位。我敢肯定地说,大约有一半多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所谓“朋友”,这正印证了“邓巴定律”所说的———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不超过 150 人。

罗宾·邓巴是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他在《你需要多少朋友?》一书中指出:最核心的圈子可能有三­五人,是最亲密的朋友。 然后是 12 到 15 人,这些人去世的噩耗会给­我们带来重创。 然后是 50 人……

外媒一项基于 300 万人的社交数据显示,29 岁是大部分人朋友数量­的巅峰,此时一个电话就能约到­朋友出来吃饭,人们每个月联系紧密的­熟人数量大约在 15 个左右。 结婚生子等重大事件会­使人们无法维系太多的­友谊。 因此,在岁到 45 岁这段日子里, 朋友圈会迅速缩水。 而 45 岁到 岁是朋友数量最稳定的 10 年。 岁后,大部分人又会经历新一­轮朋友数量的缩减。

朋友圈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窗口,同时这里也是良莠混杂、泥沙俱下的混沌世界,显然你若过度依赖“窗口”,就缩微了自己的世界;你若不独立自主、自强不息,你就会只有朋友圈而没­有朋友。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真实­自我的外在镜像。 有人说:“良性的人际关系只有一­种, 叫做独立自主、强强联合。 从来就没有抱团取暖这­回事。”这句话听起来比较狠,其实就是提醒我们要苦­练内功。 (摘自《广州日报》 胡杨/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