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毛泽东的大战略:备战备荒为人民

-

周恩来概括成口号进入 年以后,毛泽东对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有了一些新的考虑。 当时,中国周边形势日趋严峻,他大大加强了对备战问­题的考虑和重视,强调要加强三线建设。

年 月 日, 毛泽东在杭州汪庄听取­余秋里关于编制“三五”计划的汇报。 当余汇报到“三五”计划的投资规模时,毛泽东指出, 必须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考虑。 他说:“我看五年搞 1080 亿元的建设规模是大了,留的余地太少了。 少搞些项目就能打歼灭­战, 大了歼灭不了……要考虑来个大灾或者大­打起来怎么办。钢 1600 万吨就行了。你这个数字压不下来, 就压不下那些冒进分子­的瞎指挥。 我看大家想多搞,你们也想多搞,向老百姓征税征粮,多了会闹翻,不行的。 这是个原则问题。 要根据客观可能办事,绝不能超过客观可能,按客观可能还要留有余­地。 留有余地要大,不要太小。 要留有余地在老百姓那­里,对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紧。 总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丧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灾荒。” 1964 年 6 月, 毛泽东主席视察全军大­比武表演现场时察看 式半自动步枪。

月 23 日,周恩来在国务院第次全­体会议上说:主席提出要我们注意三­句话,注意战争,注意灾荒,注意一切为人民。 这三句话,我想合在一起顺嘴点,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这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口号最初的由来。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紧­张备战毛泽东在第一位­考虑老百姓的前提下,为何要把备战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大力推动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 那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战争阴云密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不得­不对此形势作出战略选­择。

自 年的中印边界冲突之后,中美、中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极为复 杂的变化。 不久,中苏论战也拉开了序幕。 中苏关系恶化导致了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而愈加频繁的中苏边境­事件, 则更加引发了中方的担­忧,进而恶化了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可是,纵然当时的中印、中苏关系已经陷入很困­难的境地, 甚至在边界发生了局部­军事冲突,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却­始终有一个清醒的判断,认为中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仍然是美国。 特别是越南战争的扩大­化,引起毛泽东的高度警惕,直接促使他和其他中共­领导人下决心全面开展­三线建设。

1964 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17 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期间,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三线­建设的战略任务。

毛泽东说:第一线是沿海,包钢到兰州这一条线是­第二线, 西南是第三线。 攀枝花铁矿下决心要搞,把我们的薪水都拿去搞。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不行的。要准备上山,上山总还要有个地方。

在毛泽东的直接推动下, 新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拉开大­幕。 三线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全面推进三­线建设, 国务院进行了明确分工: 三线建设新扩建工厂,由国家计委负责;一、二线向三线地区迁移的­重要工厂, 由国家建委负责;为三线建设提供原料、设备,由国家经委负责。 在此基础上,1964 年月, 国务院成立了三线建设­支援和检查小组, 负责从总体上组织、 统筹、督促、检查三线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随着调研、勘探、选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三线建设的重点不断突­出,分别包括:建设攀枝花、六盘水、酒泉三个钢铁工业基地; 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重点建设成昆、贵昆、川黔三条铁路线;建设三线动力系统等。在随后的 16 年中, 国家总计投入

亿元, 动员了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民工建设者, 在祖国的大西北、大西南的深山峡谷、 大漠荒原, 建起了

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 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三线地区大范围、 大规模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内地与沿海的差距逐步­缩小,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 立足于打大仗,筑牢了战略大后方。 三线建设强调对工业体­系的投资,为后来西部地区的发展, 乃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摘自《党史博览》 吕臻/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