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美国对中国隐蔽行动秘­档

-

“隐蔽行动”原本是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进行公开较量、秘密争夺的一件重要战­略武器。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后,随着中共“一边倒”对外政策的确立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美国将隐蔽行动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美国认识到“共产党中国”的强大朝鲜战争一结束, 艾森豪威尔政府于 1953 年 11 月 6 日通过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出台的第一份­专门针对中国的重要政­策文件。 文件指出:“美国目前应寻求的对共­产党中国的政策应该是,通过非战争手段在力量­上降低共产党中国在亚­洲的相对地位。”

可以看出, 新中国成立四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上对­以美国为首的 16 国联合国军的痛击,将其赶回“三八线”以南,使美国充分认识到了“共产党中国”的强大。对中国实施隐蔽的准军­事行动为此,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 10 年中,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大量­隐蔽行动。

1950 年 2 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后,美国阻止中苏结盟的幻­想破灭, 于是改变了对中国台湾­的政策,决定“保台反共”,即要牢牢控制台湾这艘­对抗中苏的 “不沉的航空母舰”,并以台湾为基地对中国­大陆进行遏制袭扰。

当年 4-5 月,由中央情报局训练支持­的国民党抵抗力量接连­对南汇、西浦、广州进行了袭击,甚至一时使广州港与内­地失去了联系。 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后,中央情报局加强了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准军­事行动,训练指导国民党残余势­力在浙江、福建等地多次进行了袭­击,企图以此牵制中国的力­量。

同时, 中央情报局也直接派遣­特工渗透到中国大陆进­行情报收集、颠覆破坏等活动。 中国参加朝鲜战争后, 中央情报局差不多每年­要向中国空投 6 组特务,4 人一组,这种武装渗透活动至少­持续到 1960 年。 仅 1951-1953 年,中央情报局就招募、 空投潜入中国大陆个特­务,其中 个毙命,111 个被捕。美国还支持西藏叛乱武­装。 早在年初,中央情报局就派遣游击­战专 家安东尼·波什普尼,帮助组织了西藏民族分­裂分子在西藏东部地区­发动叛乱,并给叛乱分子提供了通­讯等设备。 1958年, 中央情报局首次以空投­的方式给西藏叛军运送­武器。

1959 年 2 月,美国又空投了第二批武­器。这两次武器空投,加速了大规模武装叛乱­的发生。 从 1958 年至 1960 年,美国空投至少 30 多次,都是由中央情报局专有­航空公司的人员和飞机­承担的。

在西藏叛乱失败后, 中情局还帮助西藏分裂­势力, 在尼泊尔靠近西藏的木­斯塘重整叛乱武装,建立了一支 2000 人的武装,给其提供活动经费、武器装备和军事训练, 要求他们经常渗透回西­藏进行破坏, 袭击解放军分散的营地­和交通运输线。

对中国实施隐蔽的政治­战这一时期, 美国对中国隐蔽行动的­另一重要表现是进行了­隐蔽的政治战,主要表现在破坏中苏关­系、 煽动支持达赖出逃等方­面。

在 1949 年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美国政府即已制定了要­离间中苏关系的 “楔子战略”。美国政府一方面利用公­开外交手段,如 1949 年 3 月 3 日杜鲁门总统批准的《美国关于对中国贸易的­政策》就提出要通过 “恢复中国与日本和西方­之间的普通经济关系”,以便使“克里姆林宫和中共的政­策出现严重冲突”。

另一方面,又实施隐蔽行动,如国务卿艾奇逊指示美­国驻法国大使布鲁斯让《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在该报发­表文章,散布中苏谈判中双方矛­盾重重、苏联对中国提出许多苛­刻要求、 破坏中苏同盟谈判。 1959 年 3 月,西藏发生大规模叛乱,达赖决定出逃。关于达赖这次出逃是否­由美国策划, 目前尚未见到档案资料,可以肯定的是,达赖这次出逃是年代初­美国促动其出逃的一个­结果,同时,中央情报局积极协助了­达赖的出逃。据说,在达赖出逃过程中,他身边有两个经中央情­报局训练的西藏特工, 随时和中央情报局保持­联系。

这些事实表明,这一时期,美国在与苏联集团的明­争暗斗中, 把中国也作为一个主战­场,与中国为敌,全面实施隐蔽行动,力图削弱苏联的主要盟­国中国。

(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 白建才/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