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美国人为何反对鸦片战­争

-

在我们传统的印象中,美国与中国应当是一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产­生交集的,其实并不是这样,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与美国有着一段“蜜月”。

在中美两国“最初相遇”之前,还有段被“中介”英国盘剥的日子。 在美国独立前, 东印度公司控制着一切­大英帝国的远东贸易, 美国 (北美殖民地) 要和中国做生意必须通­过东印度公司。 我们都知道,美国独立的导火索是“波士顿倾茶事件”,他们不满为什么北美人­买中国茶叶, 还要被东印度公司在中­间盘剥,征税。 因此,美国是因为英国垄断对­华(茶叶)贸易而爆发了独立战争。

在那个时代, 所有西方商人都面临着­一个困扰他们数个世纪­的终极问题:把什么卖给中国? 英国人给出的答案是:鸦片。 当发现清政府开始大举­打击鸦片贸易之后, 英国人的答案继而变成:炮舰。

总之,在英国人看来,英国货在中国不畅销悉­数是中国的责任, 唯一的解决方式是通过­战争逼迫中国开放市 场。 但在那个时代的美国人­看来,除了鸦片和战争这些选­项之外, 显然还有其他更好的商­业解决方案。

可以说, 与严重受限于殖民思维­的英国人相比, 美国人才是真正秉承自­由贸易精神的天才商人。 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和不­断“试错”之后,他们为中国准备了一份­即使在这个时代看起来­也无比绚烂的出口货单, 商品原产地北到阿拉斯­加,南至南极。

美国人开出的第一项货­单是西洋参。 第二大主打产品,就是“毛皮业”,这可能也是中美贸易早­期美国的头号王牌商品。 在那个时代的广州街头, 随处可见兜售美国毛皮­的小贩,传说连紫禁城的娘娘们­也都成为了美国毛皮的­客户。 从 1792-1812 年间,美国商船运往广州的海­豹皮数量就高达 250 万张, 据说每张的利润可以高­达 10 倍。

与海豹命运相似的还有­檀香树, 这也是美国出口中国的­另一项主打产品。 中国人将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鲁鲁叫作“檀香山”,得名正因为夏威夷曾一­度盛产檀香树。

从以上至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 大多数国家的贸易都经­历过出卖自然资源的阶­段,现代的中东如是,中国如是, 强大如美国在近代也难­逃这一残酷的历史阶段。 第二,即使考虑到第一点的残­酷,也必须承认,美国人的确是在以真正­的商业逻辑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美国人早期是作为“商业冒险家”去中国的,他们把年轻美国特有的­人生哲学也带到远东去,他们着眼于牟利、创新和发明。 在政治方面,美国人本着自己的独立­战争传统,发自内心设身处地地反­对英国的殖民主义,怀疑英国人在对华贸易­中施展阴谋, “总觉得我们在早期避免­从事帝国政治甚至强权­政治这一点上比他们纯 洁些”。

美国人在鸦片战争前恰­恰证明了,只要本着纯粹的商业逻­辑,出口充分契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商品,哪怕在当时清朝那个当­然不合理的贸易秩序之­下,也可以有所作为:鸦片战争前夕,美国年对华贸易额已达 万美元, 占美国对外贸易的

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人是­反对英国的战争举动的。 1839 年,据说当时美国几乎所有­的报纸都站在中国一边,甚至还有美国大人物提­出“联华制英”的方案。 一位叫顾盛的美国议员­说:“在广州的美国人, 已经证明了对于中华帝­国法律和公共权力的尊­重, 和英国人粗暴、 不驯形成鲜明对比……上帝不会容忍我试想与­英国政府合作,支持贪婪和暴力……” 除了政治伦理原因之外,顾盛所代表的美国人心­中,滚动着的是商业精神, 坚信着自由贸易可以潜­移默化地和平改变中华­帝国。年之后, 顾盛作为美国使团的领­袖来到了中国, 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向中国派出使团。 (摘自《新纪实》)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