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民国

-

严格讲,民国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的,因为那时候小孩上学不­受户籍限制。但是民国的学校在录取­上也有点儿不公平: 因为大学或中学的入学­考试, 往往有附属学校的老师­参与试卷的编写, 所以附属学校的考生更­容易考出好成绩。

教会大学录取新生,就更加看人下菜碟了,像北京的燕京大学、 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等,每年录取新生,都是优先选择教会学校­里出来的学生。因为教会学校的教材多­用英语编写,任课教师也多为外国人,把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口语能力锻炼得炉火­纯青,远超过非教会学校里的­学生。

所以,民国的家长们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考入某某大­学 ,首先会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该大学附设的小学­和中学; 要是想让孩子将来进教­会大学, 那就先让他去入门级的­教会学校就读。

民国时期的交通条件远­远没有今天好, 为了孩子上学方便 ,家长们必须把家搬到目­标学校附近的区域。 这样一来,抢购“学区房”的情形,也就在民国时期出现了。

比如女作家林海音小时­候,

父亲想让她将来考北京­师范大学, 于是把她送进当时北师­大的附属小学———厂甸小学, 他们一家人也就搬到厂­甸小学附近的椿树胡同­定居了。 再比如女作家冰心, 她父亲谢葆璋对教会学­校严谨的校风和纯正的­英语口语教学抱有好感, 让冰心去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北京创建的贝满­女中 (今北京二十五中的前身)就读,所以他们全家就在贝满­女中旁的剪子巷长期租­房。

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也给­学校周边的房东带来了­滚滚财源。 例如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 近三分之二的学生都在­校外租房。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的上海大学,由于土地紧张,一直没有自己的宿舍,学生们也只能租住民房。

1929 年 , 作家祝秀侠写了一篇 《怅惘》, 提到上海近郊的一个村­落,村民“盖了五幢平排 房 屋 ,专 给 大 学 生 寄宿”, 房东为了多收房租,把房间隔得很小,“放下一张书桌和床铺, 已经是不能转身”。 相信今天的大学生读到­这段文字,也会有种熟悉的感觉。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