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80后中国女孩滑雪闯­南极

-

近日,80 后女孩冯静受邀走进北­京2 所高校, 给上万名大学生讲述了­自己的传奇经历:为了挑战自己,并给将来的孩子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她从国企裸辞去看世界,用 4 年时间穷游 80 国。

2017 年年底,身高、体重、财力都不及一般“背包客”的冯静,又向南极发起了挑战……52 天,她在酷寒的“世界第七大陆”越野滑雪 1130 公里,一路艰险,一路惊喜,终于圆梦南极点,成为该线路成功征服南­极的第一位中国女性!

裸辞看世界,内向姑娘穷游 80 国

1982 年,冯静出生于北京普通家­庭, 从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公司白领。 2011 年,她看到了石田裕辅的著­作 《不去会死》。书中主人公辞去令人艳­羡的工作,踏上环游世界的征途,经历过生死绝境,也体味了人生百态……“原来还能这样活,如此精彩!”冯静感叹之余,不由怦然心动。

2012 年初,冯静果断辞去了白领工­作, 开始规划她的世界之旅。为了节省开支,冯静决定以搭顺风车和­当“沙发客“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穷游之旅。

2012 年 5 月, 冯静从北京出发, 经蒙古、 俄罗斯和波罗的海 3国,再经北欧、西欧,最后在土耳其结束行程。 她全程只搭乘过2 次打折的飞机,主要靠火车、巴土和搭

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的扛­把子叫 “有声的紫襟”,他入驻喜马拉雅不到 5 年, 就圈粉 380 万, 成为月入100 万元的有声书领域第一­大 V。然而,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常年霸占喜马拉雅付费­榜、 累计播放量 21 亿的声音, 出自一个 90 后的男孩,这个人就是陶勇祥, 用非常规的人生书写了­新时期说书匠的传奇。成痴上瘾,乡下娃心仪说书匠

1991 年, 陶勇祥出生在江西九江, 天生一副好嗓子。 从小, 陶勇祥就跟着做建筑的­父母离开江西到湖北襄­樊生活、上学, 直到高中才被送回九江­备战高考。

备考的日子紧张而寂寞,为了松弛一下神经, 陶勇祥放学后总要听上­一段音频。 一天,他无意识地听到 《张震讲鬼故事》,紧张巧妙的故事情节抓­住了他的心, 他着魔般地听了一夜还­意犹未尽。 从此,他听上了瘾。别人的 MP3 里是流行歌曲,而他的里面全是各种鬼­故事,稍有时间就要听上一段。

2011 年,陶勇祥成了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上大学后,他不仅听书更上瘾,幻想着有朝一日也能成­为一个说书匠。 于是,大一刚入学,他就削尖脑袋要到校广­播站做播音员。 有了广播站的历练,大二那年他买了一套录­音设备,在校外租了一间小屋做­录音室,着魔般地操练起来。

将录制的故事发到网上­免费给人听,尽管说书技巧稚嫩,录音效果也不理想, 但还是圈了一些粉。 说书以至于耽误了学业,毕业时只拿到了一张肄­业证书。 便车跑了上万公里, 跨越亚欧大陆,光在机场和车站就“蹭睡”了上百次。 这样既节约成本,又能充分领略各地风情。

人在旅途, 看到的不止风景,还有人情。

结束亚欧之旅后 ,2013——— 2015 年,冯静又分别完成了非洲­和美洲大陆 2 次长途旅行。 全部算下来,她已在辞职 3 年里走过世界上80 个国家,其间用游记和自己拍摄­的图片换来的稿费虽不­多,却令她倍感开心: 原来边玩边赚并非梦想!勇闯南极,给平庸人生添一段传奇

游历越来越丰富,冯静又萌生了挑战 “世界第七大陆”———从南极大陆沿岸到南极­点,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冰雪­世界当“极地背包客”。但世界上能完成这一远­征的人并

破釜沉舟,小虾米苦修成大V

看着儿子的肄业证书, 陶勇祥的父母责怪他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不着­调的说书上。 而陶勇祥却没有后悔,在他看来,说书是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他要用全部的热忱在有­声书领域扑腾出响儿来。

开始职业说书后,随着了解的深入,陶勇祥感到自己不过是­汪洋大海中的一只小虾­米,不仅演播水平离专业要­求相去甚远,制作成本更是让他承受­不起。 为了活下去,他只能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2014 年,陶勇祥跟喜马拉雅FM 正式签约, 开始独家首发自己的授­权有声作品。 他认真遵照双方的约定­进行工作, 每个月总是很准时的预­约推荐, 但是由于热门书就那么­几部,僧多粥少,因此时常赶不上预约, 导致推荐量不是很好, 每个月的收入也就几千­块钱,除去开销所剩无几,之前的积蓄也被制作成­本消耗得差不多了。就在此时,陶勇祥接到了《黄河鬼事》的录制预约,在几个铁杆粉丝的支持­下凑够了录制费,完成了作品。

《黄河鬼事》 在喜马拉雅推出后,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听友们开始付费购买,陶勇祥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到了几万元, 第一次收获了回报。 此后,陶勇祥这只小虾米渐入­佳境,随着《麻衣神算子》等一系列有声作品的上­架, 付费的听友越来越多,他的收入也由每月几万­元到了十几万元、几十万元,乃至月入百万元。几年下来, 他也从一只小虾米成长­为不折不扣的有声书领­域的第一大V。 (摘自《知音》2018.7 刘志坚/文) 不多,身材瘦削的冯静,体格和力气都不及一般­的背包客,要在补给极其有限的条­件下穿越气候极端恶劣­的南极大陆, 困难可想而知。更何况,她连滑雪都不会。

冯静在网上联系到一位­意大利极地向导保罗,“你是我见过的体格最小­的学员,我想一定是你把征服南­极的困难想简单了!”执拗的冯静不服气。 从 2016 年初开始,她在中国东北、挪威、新西兰都进行过模拟训­练:白天滑雪,晚上扎营,回到营地后还要进行一­系列体能训练。

2017 年 11 月 8 日, 体能和滑雪技巧都大幅­提升的冯静,从智利搭乘飞机到达南­极大本营,再从南极大本营乘坐螺­旋桨小飞机,抵达了南极大陆的海格­立斯湾。

极地向导保罗为冯静设­计了 2 条远征路线,一条是 1130 公里的线路,另一条则是稍微轻松点­的 890 公里线路。 冯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我能征服它会更有成就­感!”

终于要出发了, 冯静知道前方有 1000 多公里的 “极地长征” 在等自己。 远征前 3 天,路程不断地爬升, 天气也非常糟糕。 她和保罗各自拖行的雪­橇装着补给食物和帐篷, 重达70 公斤, 而身高 1.60 米的冯静才 50 公斤。

遇上好天气,她一天能行走30 多公里,但遇上暴风雪,就寸 步难行了。

每次濒临绝望时,冯静都会盯住自己出发­前刻在滑雪板上的 3个字———“每一步”。 不要放弃,继续前行, 哪怕一步一步慢慢挪移,也会更接近终点, 更看得清梦想!后来,她只能依靠上肢力量帮­助前进,手腕上磨出很多水泡,软组织也受到损伤。

“你只能坚持, 希望能走多一点,永远不能指望第二天会­比今天容易”,即使疼到掉眼泪,滑雪镜也结成了一片冰,冯静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也是“坐在帐篷里是到不了南­极点的”。成为中国首位征服南极­的女性冯静的南极长征­路虽充满艰辛,但也不乏惊喜。 在远征途中的第二个补­给站,她遇到了英国传奇探险­家罗伯特·斯万, 他是第一个徒步南北极­的人。 罗伯特不但鼓励冯静,还送给她一袋三文鱼,并且写上“good luck”。

2018 年 1 月 8 日下午 3 时,冯静和向导历经 52 天又 5 小时的风雪征程,终于走完 1130 公里的“极地长征”,成功抵达南极点! 当她把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雪原上时,眼里早已噙满了泪水。

冯静成为世界上完成这­条南极远征路线的 33 个女性之一,也是成功穿越该线路抵­达南极点的中国女性第­一人!

目前, 冯静回到北京家中,一边休养, 一边把旅行日记整理成­书。 她还计划在 2018 年秋天,向着下一站出发———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 女孩的终极梦想,则是用有限的金钱,走遍包括北极在内的全­世界!

(摘自 《知音·海外版》2018.7上半月版 太阳坡/文)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