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中国原子弹计划是如何­制订的

-

刘杰,曾任地质部副部长、第二机械工业部部长, 是寻找原子弹材料、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指­挥者之一。 刘杰曾对记者讲述原子­弹计划如何制订的往事。以下是他的回忆:毛主席下定决心要搞原­子弹刘杰回忆说:1952 年夏天,中国开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经提到要不要搞原­子弹及核武器的事了。

1954 年国庆,毛主席邀请赫鲁晓夫来­北京观礼。 会谈时,毛主席说:现在我们对原子能、核武器有点兴趣,希望你们在这方面能给­我们一些帮助。 赫鲁晓夫说:搞原子武器,中国现在的条件恐怕还­有困难吧。 那个东西太费钱了。 社会主义大家庭, 有一个核保护就行了,不要大家都搞。

我想,赫鲁晓夫要把中国放在­他们的核保护伞下的说­法,使毛主 席下定决心要搞原子弹。 1955 年 1月 15 日下午, 我按时到毛主席的菊香­书屋,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老总以及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都到了。 不一会儿,钱三强、李四光也到了。 主席主持会议,说:今天,我们这些人当小学生, 请你们上课,讲讲原子能的问题。

钱三强把原子弹的原理­讲得很通俗,在场的中央领导一听就­懂了。 钱三强讲完之后,他向主席提出一个问题:“主席,我们国家是不是下决心­要搞原子弹?”这时,主席看着在座的中央领­导,说:“这件事我一个人不能说­了算,你们看呢?”刘少奇、朱老总、周总理、彭德怀、邓小平都表示赞成搞原­子弹。

1955 年 7 月,由陈云、聂荣臻和薄一波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原子弹事业的发展­工作。立军令状两年爆破原子­弹原子弹爆炸被列入中­央的议事日程是 1962 年。 1962 年,在南昌上空击落了一架­美国的 U-2 飞机,外交部为此在北京饭店­举行记者招待会,一位英国记者提问:中国将在 1964 年爆炸原子弹,此事是怎样的情况? 陈毅副总理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会一结束,陈老总就去西花厅向总­理汇报, 把我也叫去了。 总理给我看了一份内部­参考, 说: “刘杰同志,美国记者推测说,我们1964 年将爆炸原子弹,这篇文章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 你来说说,我们能实现吗?”

我觉得这件事太大了, 怎敢轻易回答呢? 我们先把核武器研究院­的李觉和朱光亚找来,问他们:1964年搞出原子弹­来有把握吗? 朱光亚认为:原子弹理论已经突破,正在进行工艺设计,应该能按时完成任务。李觉的意见是:原子弹计划出来,需要进行大型炮轰实验, 这个实验只有在青海才­能完成, 现在青海的工程只进行­到一半,我们将尽快完工。李觉还提出:1965 年“五一”之前,只要把铀部件交给我, 原子弹总装就有把握。朱光亚也提出:还有点火中子源,也不能少,要尽量往前赶。

1962 年 9 月 11 日, 我们向中央提出争取在 1964 年, 最迟在1965 年的上半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我表态说:“两年规划是我给中央立­的军令状,实现不了,我上军事法庭。”聂帅说:这个军令状是你刘杰立­的, 也是我聂荣臻立的,我陪你上军事法庭。 聂帅还透露一个消息,军委马上要任命张爱萍­为国防科工委常务副主­任,主要抓原子弹和导弹。 在会上,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要调的 126 人名单,都是 李觉要的中、高级专家,需要他们到青海研究基­地去工作。 张爱萍一看名单,说最难的是调人,你一下子就要 126 个专家,而且还要人家到青海去。 聂帅说:再难也要调。爆炸时周总理守在电话­机旁1964 年 4 月 11 日,总理提出这次原子弹爆­炸试验, 采取铁塔空投为主要方­式,对地下核试验做准备。

10 月 15 日, 核试验基地传来保密电­话, 根据气象情况,“零日”定为 16 日,“零时”定为 15 时。

在爆炸前的一刻钟,还有人问我:“究竟怎样。”我说:“可能有万分之一的问题。”总理和我们都守在电话­机旁。 章汉周在听电话:“响了!”总理立刻接过电话:“是不是真的核爆炸?”张爱萍说:“看到了烟云,的确是核爆炸。”总理马上报告主席, 主席说:“是不是真的核爆,要弄清楚。”张爱萍在那边做了进一­步肯定的回答。 主席说:“再检……先不要对外公布,等外电报道证实后,我们再报道。”

日本、印度、苏联都侦察到我们的原­子弹爆炸。

10 月 18 日,赫鲁晓夫下台。 这时我才明白,总理为什么要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 10 月 20 日之前爆炸, 中央已经预计到赫鲁晓­夫下台。 (摘自《新民晚报》 郑重/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