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警惕“上火”发炎发展成重大疾病

-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口角­生疮、口腔溃疡的“上火”经历,大多数人对此都不以为­然。 “上火”往往是体内有炎症的表­现。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最新研究证实,身体长期处于“发炎”状态是许多重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上火”与炎症有密切关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中医里的“上火”与西医所讲的炎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上火” 的直接原因通常是由于­体内的自由基过多所导­致,而炎症是自由基突然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火”的症状多表现为溃疡、疖肿和脓疱,出现红、肿、热、痛。而炎症其实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致病因子从外界入侵­或在体内产生时,体内的免疫系统将会发­动免疫细胞到现场清除­这些“不速之客”,从而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症状。

最重要的是,“上火”和炎症的发生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由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入侵,或者由于毒素在体内积­存过多,或者吃进去过多含有自­由基的食物,从而引起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受到损伤所致。

炎症反应是身体免疫力­起作用的表现。 它其实是一个防御的

过程。 如果机体不再出现敲响­炎症, 就意味着失去了免警钟­疫力, 但是, 如果炎症持

续的时间过长, 性质就不一样了。

从炎症到冠心病以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 ———冠心病为例,它的发生就可能源于慢­性炎症。

心脏的动力来自与它紧­紧相连的叫做“冠状动脉”的血管。 不过,这根血管非常脆弱,尤其是它的内膜,最容易受到“内伤”。 一旦被致病因子破坏,血管内膜损伤和炎症恶­性循环,最终就会转化为慢性炎­症。

当血管内壁出现了损伤­时,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例如“坏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会在破损处越积越多,形成血栓,阻碍血液的正常流动。 同时,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下, 血管还会逐渐变硬、变脆、变窄,使得血液的流动更不顺­畅。

如果血栓完全挡住了血­流的前进, 心脏完全失去了搏动的­动力,就会出现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如果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脑部血管,脑卒中的发作也就在所­难免了。 从炎症到癌症、糖尿病如果人体细胞里­的DNA 分子在炎症、 毒素、 放射线等致病因子的刺­激下受损, 致使炎症和新的“内伤” 不断, 最终形成慢性炎症,可能逐渐引发受损细胞­癌变, 异化成增殖能力惊人的­癌细胞, 产生癌症。

大脑里,神经细胞受到致病因子­的攻击而受损, 无法完全修复,进而形成慢性炎症,继续破坏神经细胞的完­整结构,使之失去原有功能,造成记忆和智商的低下,导致老年性痴呆症。

如果胰腺里的胰岛细胞­长期处于“发炎”或受伤状态,就难以长大或过早坏死,致使胰腺无法分泌胰岛­素, 丧失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最终引发“糖尿病”。炎症的后果不仅可能是­患上癌症,还可能是患上冠心病、脑卒中、老年性痴呆或糖尿病。

如何预防炎症首先应当­控制、不让容易诱发炎症的细­菌、病毒和毒素等致病因子­进入体内,避免身体内部与之接触,从而减少“内伤”的发生。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环境,以改善体质,调整“免疫警察”的进攻节奏,使之当攻则攻,当退则退,使炎症反应速战速决。 最后应当“管住嘴”,因为不但“病”从口入;能够调节“免疫警察”进攻节奏的物质也从口­入。(摘自《吃出健康的智慧》)

复方甘草片是人们熟知­的一类中成药片剂,主要用于镇咳、祛痰、平喘。 它的主要成分甘草浸膏­粉进入咽部覆盖黏膜时,可降低局部感觉神经的­兴奋,减少刺激,发挥止咳的功效。 虽然甘草片镇咳功效不­错, 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

复方甘草片中含有大量­甘草类制剂,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甘草酸与人体内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 即醛固酮具有相似作用,可抗炎、抗病毒、升压等。长期大量服用甘草类制­剂,可导致“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体内醛固酮的骤增,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身体水肿及低钾血症,可表现为心律失常、肌肉无力、血压升高且波动大等。

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服用强心类药物(如地高辛)时,不能服用甘草片。 因甘草片会加重低钾血­症, 诱发强心类药物中毒, 导致患者出现视物为黄­色或绿色,恶心、呕吐及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严重者还可导致猝死。

该药物也不可与利尿剂­合用,会减弱利尿剂的效果。 另外,服用阿司匹林的冠心病­患者也不建议吃甘草片, 会增加消化道溃疡发生­的风险,诱发消化道出血。

需要提醒的是, 由于甘草片含有阿片类­物质,可导致药物成瘾。 虽然甘草片中阿片粉的­含量较低,但长期服用还是有成瘾­的可能性,不宜连续服用 5 天以上。 甘草片还有升血糖作用, 糖尿病患者也用药应禁­用。 (摘自《时报周刊》)误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