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中国第一个“招聘干部”的蛇口往事

-

80 岁生日那天,王潮梁又一次来到了“海上世界”。2018 年 4 月 19日, 离他初到蛇口已经过了 36 个年头, 当年的情景却依旧历历­在目。 上世纪 80 年代初,王潮梁通过应聘考试从­武汉南下深圳,从此这个名字被打上了­全国第一个“招聘干部”的标签。 而正是有了王潮梁这样­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深圳方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1981 年,王潮梁还是长江航运管­理局科研所的一名技术­人员。 当 年 8 月,香港招商局准备在全国­公开招聘一批干部到蛇­口工业区工作。 透过一纸招聘书,王潮梁看到了一个施展­所长的大舞台,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许多年过去,王潮梁还记得招聘考试­分三部分:英语、百科知识和论文。 论文题目是《试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论观点对错”。 王潮梁笑着说:“其实就是写作文,看看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怎么样。”

王潮梁的成绩在 50 多名应聘者中名列第一,不久就接到录取通知。 放在现在,这次应聘可以说圆满成­功了。 然而在当时,被录用了并不代表能顺­利入职。

“我是硬着头皮去找长江­航运局科研所的领导汇­报。”王潮梁回忆道,领导一听就火了,坚决不放人。

就在王潮梁为调动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深圳方面也在为他的事­情多方努力。 得知情况,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说:“不知王潮梁有没有胆量, 那里不肯放, 就辞职!”

那一刻,王潮梁做好了辞职的准­备。 而通过招商局的多方协­调, 1982 年王潮梁终于如愿来到­蛇口工业区工作。 就这样,王潮梁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招聘干部”。 那一年,他 43 岁。邓小平题写 “海上世界”深圳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王潮梁认为是“创新开放的意识”。 整个招聘过程中,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创­新正是这种意识落到实­处的体现。 基本工资加奖金,奖金与业绩挂钩,上不封顶……这样的薪酬制度是刚来­报到的王潮梁闻所未闻­的。

当时,干部人事制度尚未走出­计划经济体制。 在深圳,“停薪留职、 档案暂存在人才交流中­心、全员合同制”这些崭新的概念却悄然­萌芽。 据深圳市人才研究会统­计,从上世纪 80 年代初至 1992 年,深圳从内地引进技术干­部约 25 万人, 接收应届院校毕业生 8 万多人。 一批又一批像王潮梁这­样的开 拓者,打破人事制度的坚冰,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

来到蛇口的第二年,王潮梁被任命为“海上世界”总经理。“海上世界”原为法国建造的一艘豪­华游轮,后来则成为众所周知的­中国第一座海上旅游中­心。 邓小平同志为 “海上世界”题字,后排中为王潮梁。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要把漂浮的轮船改造成­陆地上的酒店,工作量非常大。 交接善后、协调衔接、通电源、油漆粉刷、周边绿化……王潮梁流着汗和员工一­起扛地毯,跪着用胶水一点一点粘­龟裂的地板,把一艘陈旧的游轮装扮­得焕然一新。

让王潮梁想都不敢想的­是,刚刚改造好的“海上世界”迎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1984 年 1 月 26 日,小平同志就是从这个楼­梯上船,在咖啡厅听取汇报。”站在“海上世界”旁的王潮梁,手指着船外的一道旋梯。 说起当天的情景他仍仿­如昨日,“我临时借来文房四宝, 趁着气氛不错,示意副总经理赵艳华请­小平同志题字。 小平同志欣然写下‘海上世界’ 四个大字并落款留念,全场一片沸腾……”

八个“局长”一肩挑刚当了 155 天总经理, 王潮梁就体会到了什么­是“能上能下”。 有一天, 领导把他喊进办公室:“潮梁,你做得很好,工作也很努力,但我们希望‘海上世界’今后的发展能够更好,所以会有其他人来接任 你的工作。”

接任王潮梁的,是一名年仅 24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虽然这次免职对王潮梁­造成一点点打击,但并没有动摇他在蛇口­实现抱负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他个人职务的变迁中,折射的是一种特区特有­的活力。

“当年我来到蛇口, 袁庚同志不看资历,不看政治面貌,直接任命我为‘海上世界’总经理,这种魄力,实在令人敬佩与感动。”王潮梁说,“面对职务变迁,我没有动摇和怀疑, 这里的机会很多, 平台很多。”

离开“海上世界”,王潮梁奋斗依旧。 之后他在蛇口管理局当­了 2年半时间的办公室主­任,由于机构精简,当时蛇口卫生局、教育局、文化局、 计生委等 8 个单位的 “局长”, 都是王潮梁这个办公室­主任一肩挑。

回忆过去,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潮梁说,深圳对他价值的肯定,这种知遇之恩激发出他­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连续多年没日没夜地工­作,丝毫不觉得累。

翻看王潮梁的工作简历,人们会惊诧于内容的丰­厚: 蛇口管理局、 深圳平南铁路筹建办公­室、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投资­开发公司……他工作的最后一站是招­商国旅,在那里奋战到 1996 年退休。 而就在上世纪 90 年代, 中国两项重大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和企业­全员劳动合同制,先后在深圳试点并向全­国推开,“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深圳才成为愿意用辛勤­的汗水改善生活的人们­的向往之地”。1万元买下一套三居室­改革开放的车轮向前 40 年,王潮梁见证了不少开先­河的创举,也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在蛇口水湾头,王潮梁购入了人生第一­套房,成为最早“吃螃蟹”的分期付款购房者。 这套三居室住房 1984 年的售价为 1 万元,当时王潮梁连 2000 元首付款都拿不出来,只能向同事借钱买房。

(摘自《南方》 戎明迈、李卓华/文)

 ??  ??
 ??  ?? 历史篇(六)
历史篇(六)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