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我国“海归潮”中高精尖人才仍偏少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确立,新的科技革命给各国带­来了深刻影响,全球价值链影响加剧,“人才争夺战”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响。 美国、德国、新加坡、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寻求人才­方面做得格外突出,反过来也直接支持了这­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国际人才争夺­战的后来者,相对于其他国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7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高层次留学人员正逐渐­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 跑者和生力军。 2016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 54.45 万人, 留学回国人数达到 43.25 万人。

中国在国际人才争夺战­中取得了重要成绩, 但也有一定不足。 第一, 目前仍有大量高精尖人­才滞留海外。 根据全球化智库近期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数据,尽管近年来留学归国人­数与出国留学人数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但整体上中国仍处于人­才外流状态, 人才赤字明显, 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者­归来比例并不高。 大部分学历越高, 越有国际竞争力, 越是世界各国需要的人­才, 回来的可能性就越小。 据颇有代表性的美国社­区调查的数据显 示: 中国大陆出生的具有博­士学位的在美人数为 12.4 万,占全美博士学位移民的 16.4%。

第二,有的地方政府“运动式”引进人才,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形式­主义,造成资源浪费, 且政府出面引才易被他­国误解,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

第三,吸引人才的“灵活性”不够,执行上往往“一刀切”。 比如,引进人才有 55 岁的年龄限制。 此外,高额的个人所得税也是­阻碍引进国际人才的一­大因素,相比韩国 36%,日本 37%,新加坡 22%的最高税率,中国 45%的最高税率远高于周边­地区。 (摘自 《半月谈内部版》2018 年第 10 期 王辉耀/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