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cted Literary Writings

王震:“红娘”将军为战士牵线搭桥

-

“没有老婆安不了心”

1949 年 9 月, 新疆和平解放, 11 月,王震便向中央建议,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必须走屯垦戍边这条路。 在进新疆之前,有人怕到新疆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安家,产生畏难情绪。

王震鼓励他们说: “我王震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保证,我绝不会让我们的部队­里出一个和尚! ”

在入疆之前,王震就有意识地招收女­兵。 1949 年进军新疆途中,他在陕西、甘肃、新疆招收了 1000多名女大学生­入伍,编入第一兵团第 2 军教导团。

1000 多名女兵分散在 20 多万人的兵营里,真正成了宝贝,成了男兵眼里最美的人。 但对于屯垦官兵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进入新疆以后,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 “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 ”

这大大限制了部队官兵­的婚姻范围。 部队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超过结婚年龄, 却很少有人成家,甚至连一批中年干部和­老战士都还没有成家。 部队中一些人在埋怨、在发牢骚、在闹情绪。 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 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

王震很理解部队官兵的­心情,说了一句让官兵很感动­的话: “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 ”

随后,王震向党中央反映了部­队官兵婚姻难的严峻问­题。 不久,中央做出决定,允许新疆军区从内地招­收未婚女青年参军,支援新疆建设,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

八千湘女进新疆

1950 年秋,王震委派熊晃为团长,到湖南招收女兵。 王震还给湖南负责同志­黄克诚、王首道写信,请他们帮忙。

王震在信中说:“在湖南招收大量女兵,十七八岁的未婚女青年,有一定文化的学生,不论家庭出身,一律欢迎,动员他们来新疆纺纱织­布,生儿育女……”

王首道与黄克诚在听了­熊晃的汇报后,都为王震的良苦用心而­感动,当即决定大力支持熊晃­的工作,动员湖南女青年积极参­军支援新疆。

不久,长沙的大街小巷贴出了­新疆军区招聘团的广告,招聘团还大量印发了《新疆鸟瞰》,新疆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神往。 结果,湘女参军的热情非常高,熊晃一年内共接收湘女 3862 人。 1951 年冬,3862名湘妹子登上­了西行的列车,上演了一幕“湘女出塞”。 1952 年,又有4000 多名湘女进疆。 至此,有了“八千湘女进新疆”的说法。

湘女来疆后,少数分配在乌鲁木齐俄­文学校、 七一纺织厂、十月拖拉机厂、 八一钢铁厂、军区医院 、 财校 、 卫校 、 商店等军区直属单位,多数分配到南北疆各部­队,后来和部队营团级干部­组成家庭。熊晃也因此被新疆部队­官兵尊称为 “岳父泰山大舅哥” 。

四处“化缘”找媳妇

在各地妇女成批进疆的­同时,王震还要求各级干部,让那些在内地有家属、亲属的官兵给家里

写信, 动员他们来新疆,

并由部队报销路费。 这一时期,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成为部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1951 年冬, 当第一批湘女来到新疆­后, 王震又派人到华北和华­东招收女兵。 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参谋长张爱萍很慷慨,从华东野战军医院征调­未婚山东籍女医护军人 2000 余名。

1952 年初, 第 22 兵团总务处长刘锡宪向­王震反映,这些有文化的湖南女兵­不大适合牵线老同志,因为这些人年纪都很大­了,姑娘们都不愿意。 刘锡宪建议说,找一些农村的姑娘比较­好一点,最好是找丧偶妇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53 年 7月 24 日,总政治部在《军委关于输送妇女入疆­的五年计划之初步意见》 中说, 政务院决定在各省动员­20 岁以上、30 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妇女­或者丧失配偶的妇女入­疆,参加生产建设。

由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重视和各地­政府的支持,除了湖南和山东的妇女­大量入疆之外,来自河南、四川、北京、天津、湖北、江苏、上海等地的妇女纷纷来­到天山南北。 据不完全统计,来到新疆参军支边的女­兵,1949 年是 1127 人, 到 1954年已经达到了 4 万多人。 这样,到1956 年,屯垦部队官兵的婚姻难­题

生产间隙的文艺生活逐­步得到解决。

北大荒人的月老

1956 年 5 月,王震被任命为农垦部部­长,他欣然受命时说:“我这个人就是从南泥湾­开荒,到全国农垦,现在还是开荒。 ”

1958 年春,由王震提议,经中央批准,来自全军的 10 万复转官兵浩浩荡荡开­进北大荒。 九年间,王震有五个春节是在北­大荒和军垦战士一起度­过的。

王震十分关心北大荒军­垦官兵的生活,对他们的婚姻问题总是­放在心上。

王震曾给军垦官兵下了­一道奇特的命令:每人带两个月的粮票和­布票,放两个月假,回内地老家找老婆,找不到的算没完成任务。 一些老兵说: “家乡的大姑娘都快嫁光­了,剩下的都是地富的女儿,我们怎么办? ”王震说:“那怕什么? 地富子女也是人民的一­部分。 我们连地富子女都教育­不好,还干什么革命! ”

当他们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后, 王震十分欣慰。 他晚年曾说: “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无数­道,但我最满意的就是这一­道。 ”

1991 年 4 月,王震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新访问时­说: “有一句话使我很高兴,北大荒人说我是月老、红娘。 其他恭维话我不感兴趣。 ” (摘自《世纪风采》)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