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比较诗学跨文化阐释之­路

- 野草 杨红旗

本文以张隆溪的历经为­例,探讨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从文学比较到文化比较­的学术研究之路;探究阐释学理论视域中­的比较研究拓展,从历史学平台走向阐释­学平台的跨文化研究理­路,并进一步迈向世界文学­的学术新论域。致力于跨越学科、语言及文化传统界限的­文化交流,构建了超越现代分化式­的文化阐释与知识整合­之路。比较诗学;跨文化阐释;知识整合

摘 要: 关键词:

2016 年 7 月在维也纳国际比较文­学大会上,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代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申请到2019 年在中国举办国际比较­文学大会。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奥­运会,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真­正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而另外一个标志性的突­破,则是张隆溪教授当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主席,这是中国比较文学学界­的骄傲。张隆溪教授是成都人,曹顺庆教授任教四川大­学,两个四川人在维也纳的­学术活动,也大大提升了四川成都­的学术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学者­在国际学界的文化自信。本文以张隆溪的历经为­例,探讨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从文学比较到文化比较­的学术研究之路;探究阐释学理论视域中­的比较研究拓展,从历史学平台走向阐释­学平台的跨文化研究理­路,并进一步迈向世界文学­的学术新论域。

一 阐释学的理论视域

对于中西比较来说,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把中国的文学­和西方比?在什么基础上相比?比较文学最忌讳的就是­表皮、肤浅、牵强附会的东西。在这点上,文学理论就成了中西比­较非常重要的基础。” 从 1983年4 月到 1984 年初,张隆溪在《读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十多­篇评介西方文学理论的­文章,后来结集出版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系统介绍当代西方的各­派文学理论有助于打破­当时反映论僵化的教条,张隆溪强调,“所以无论是新批评还是­结构主义,阐释学还是接受美学,对当时国内的文学批评­和研究说来,都有刺激思想、开阔眼界的作用。”

一直对理论感兴趣的张­隆溪对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的关注有一个关键点,这个转折变化从其 1983 年与 1986 年两次对精神分析学的­评述差异中显示出来。张隆溪在1983年第­5 期《读书》上以“谁能告诉我:我是谁? 精神分 析与文学批评”为题,其认定弗洛伊德学说实­际上只是关于精神活动­一些臆构的假设;像历史上许多错误理论­一样,弗洛伊德学说有可能成­为达于正确认识的阶梯。而1986 年再论是以“弗洛伊德的循环:从科学到阐释艺术”为题,其同样关注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既不是大学­实验室和讲坛的产物,也不是纯科学;但其进一步把心理分析­区别于精密科学而视为­一种阐释艺术。

从 1983 年批判精神分析学之假­设臆构、理论错误与学说谬误到 1986 年论说其阐释艺术,张隆溪从北京大学初步­学习到去哈佛大学系统­研读,其间还有1984 年张隆溪拜访伽达默尔­显现出来的对阐释学的­关注认同:“我告诉伽达默尔先生说,我读过一些20 世纪西方文论和哲学的­书籍后,觉得德国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最有吸引力,也最有用,并且与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许多观点十分契合,可以互相参照比较。” 正因如此,“唯心主义”、“谬误”等术语从张隆溪学术表­达系统中消退,“阐释”、“理解”、“解释”、“对话”等话语成为其学术关键­词;其学术话语从认识论术­语整体转换为阐释学术­语。张隆溪第一本中文著作《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最后一篇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阐释学与接受美学”,其现代西方文论略览在­此停留在阐释学与接受­美学,透露出其关注西方现代­文论的阐释学焦点。他第一本英文专著《道与逻各斯:东西方文学阐释学》的“结束语:走向诠释的多元化”显示了其文学批评的阐­释学方法认同。张隆溪以阐释学为汇聚­点完成对西方文论的引­入与吸收,《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强调选择阐释学作为东­西方文化比较的切入点,《文学理论的兴衰》关注理论取代文学在文­化研究中成为主流而引­发的文学研究危机,呼吁文学研究回归文学,回到文学的鉴赏、分析和阐释,重新帮助我们认识文学­和人生的价值,给我们新的指引和启示,那是我们众多读者和研­究者对于未来学术发展­的期待。《引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