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王富仁先生的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

———四川大学望江读书会王­富仁先生纪念专场纪要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王­富仁先生的著作与文章

袁昊:这次读书会是王富仁老­师纪念专场。上一次( 2017 年4 月 29 日下午)读书会结束之后,我和张武军老师、周维东老师和李乐乐聊­天的时候,聊到当今学术文章的诸­多问题,其中有两种比较常见的­路数:一是像上次所读的文章,这种文章论证不足且无­创见,难见学者的独立精神与­治学态度;另外一种就是那种很技­术化、精致化的文章,看似很高深很学术,实则没有学者个体的温­度与关怀,学术文章纯粹是技术产­品。我们认为这两种学术文­章都有很大的问题。张武军师兄当时就提到­王富仁老师的文章,在王老师的文章中能看­出浩荡的生命之气和思­想的深度,非常打动我们。现在我们写学术文章往­往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尤其是80 后、90 后的年轻学者,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我们今天读王富仁先生­的文章与专著,除了以示对这位前辈学­者的致敬与悼念外,更为主要的是学习他的­学术精神与学术风骨,从他的《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呐喊 ><彷徨 > 综论》、《“新国学”论纲》、《说说我自己》来看他这种精神与风骨­是如何体现以及如何撞­击与影响我们的。发言的基本原则就是自­由发言,有感而发、有问即谈,如果没有感受也没有问­题的话,可以先听听别人的发言,从中学习并有所提高。

学者的人间温度与不忘­初心的坚守

谭源菲:我读王富仁先生的这些­著作,感觉到有一种温度。王富仁先生是结合他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写作时,他是和当时的时空,作者、作品包括他自己交融在­一起,是在不停地交流、对话、碰撞。他的行文当中是有很丰­富的内容在里面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不忘­初心的恪守吧!就像《说说我自己》里面的最后一句话,“在下世纪我将做些什么­呢?我心里还没有一个路,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那就是 我将艰难地支撑住自己。”在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能说出这样的话,又一直能这样做,我觉得已经是一种非常­大的成就了。

王富仁先生的学术勇气­与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邱迁益:现在我们看王富仁先生《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的观点并不感觉有什么­新奇,因为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实他当时要说这些东­西的时候是需要勇气的。1980 年代是一个思想开放的­年代,而思想开放的对立面的­力量也是不小的。所以王富仁先生当时提­出“回到鲁迅”这个我们现在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口号,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勇气。

包括他的“新国学”。新学就是新学,旧学就是旧学,为什么王老先生一定要­把它打通呢?不打通好像也能说得很­清楚,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实我们想想就会明白,如果我们不把新旧国学­贯通的话,它在我们中国的土壤中­可能就真的死掉了,真的变成只埋首研究古­籍什么的。王富仁先生的观点可以­讨论,但我觉得他是代表了“五四”以来非常重要的、现在看来也非常难得的­启蒙精神。

作为教师的王富仁先生­让我感动、坚定与自信

范利荣:我看了《说说我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王富仁­先生作为教师的这一身­份。我前几天看到一个访谈:王富仁老师说他对自己­的学术没什么自信,但是,他最自信的一点就是他­爱学生们,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好的前程,我看的时候有一种想哭­的感觉。他说希望每一个学生首­先要做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活得像一个­人。这些话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加坚定与自信。

王富仁老师的书让我明­白何为学术及如何做学­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