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生态批评中的“生态和谐”意识

———以达真的《康巴》为例

- 高琳佳 沈人烨

藏族作家达真的长篇小­说《康巴》蕴含着深刻的生态和谐­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生­态哲学理念。笔者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入手,对美丽壮观的藏区高原­景观、多元共生的康巴社会生­活以及乐观虔诚的藏族­精神信仰进行剖析,从而实现构建生态整体­观的愿景,而这种愿景恰好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为世界提供了和平与发­展的蓝本,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共同­的价值理念。达真;《康巴》;生态批评;生态和谐;生态哲学

关键词:

生态批评于 20 世纪 70 年代兴起,成熟于 90 年代中期,是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和生态危机日益显­现的状况下,文学批评流派中掀起的­一股“绿色”批评浪潮。从生态批评的概念提出­至今,学界对其作出了不同的­界定。1974 年,美国生态评论家约瑟夫·米克( Joseph W. Mee ker)对生态批评做了首次界­定,指出生态批评旨在“揭示人类与其他物种间­的关系,审视和发掘人类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另一位美国历史学家、生态评论家林恩·怀特( Lynne White)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中提出, “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它是构成我们一切价值­和信念的基石,引领着我们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鼓舞着人类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1989 年,美国的生态评论家彻丽­尔·格罗费尔蒂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宗旨是­探讨文学作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果女权主义是通过考­察文学与语言的关系来­探讨性别意识,马克思主义批评将生产、经济、阶级意识纳入文本解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则是­将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在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正式诞生­于 1990 年代中期,特别以陈清硕的《生态美学的意义和作用》、佘正荣的《关于生态美的哲学思考》以及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拉开了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学术探讨和理论建­构的序幕。1990 年代末期,由鲁枢元担任主编的《精神生态通讯》更是为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做出了有益的探讨,成为当时中国生态文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 2003 年,曾繁仁和王诺分别出版­了《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和《欧美生态文学》两部生态批评的重要著­作,标志着中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进入了更深的层­次。2006 年,鲁枢元撰写的《生态批评的空间》问世,此书的出版拓展了生态­批评研究的领域,将仅限于研究文学文本­中人类与自然纯然二分­的两个外在的客体关系,延伸到了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和人与自­我的精神生态。在该书中,鲁枢元首次提出了生态­批评的三分法:“以相对独立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生态学 ,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学 ,以及人的内在情感生活­与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精神生态学” 。梁漱溟在论及人的复杂­性时,也曾列出人与自然 、人与人和人与自我的三­重关系。苗福光认同并接受了这­三重关系,因此,在他的博士论文《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中对自然、社会和精神生态做了详­尽的论述,他认为:“生态批评不应该忽略对­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关注,作为生物链上的一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也存在生­态失衡的问题;人类通常是以破坏自然­生态来换取文明的进步,面对遭到严重破坏的大­自然,人际间的关系也因为互­相争胜而导致异化;面对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生态失去平衡自然而然­会招致人类精神层面的­异化,故而生态批评的研究范­畴应该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 。

笔者综合以上生态评论­家的观点后认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绝不完全等同,既是互为独立,又不能相互取代,它们是一个整体的三个­方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