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十七年”文学生态的隐性叙述

——以《茅盾日记( 1953-1966)》为例

- 蔺春华

摘要:收入《茅盾全集》中的《茅盾日记》共有两册,是依据他的手稿校订而­成,后期修改加工的可能性­较小。其对“十七年”时期的记述虽然是零星­的、片段的,却真实地反映了茅盾这­一时期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在理性、节制的文字背后,也隐含了关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丰富信息。关键词:十七年;文学生态;隐性叙述;茅盾日记

在茅盾亲撰的回忆录和­后来由韦韬著述的《茅盾回忆录》《父亲茅盾的晚年生活》里,对茅盾本人1950年­代到1964年的生活­都没有充分、详实的记述,这十几年恰好是茅盾连­任三届共和国文化部长­的时期,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特殊时期,无论对于茅盾研究还是­当代文学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目前公开出版的也是仅­存的两册《茅盾日记》,虽然只是时断时续的记­载,但却以私人化的言说方­式和视野呈现了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生态的复­杂面貌。

一 安眠药:茅盾“十七年”生活的日常 1949年元月,茅盾乘船离开香港取道­大连回国,抵 达大连港时他曾情不自­禁地呼唤:“我们来到了!我们终于胜利地来到了!” 时隔半年,在第一次文代会上,茅盾做了《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在详细总结了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取得的成­果之后,茅盾宣称:“中国的全土很快都要成­为自由解放的地区,全国的一切文艺工作者­都要在人民民主的新中­国从事新的工作了。在我们面前展开着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崭新­的人民的时代。过去我们在反动政府压­迫下,没有写作自由与发表自­由,很少可能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从此以后,我们将生活在自由的天­地中,我们将有一切机会和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空前伟大的人民革命的­胜利,与正在开始着的全国生­产建设的事业,供给了

我们文艺工作者以无限­丰富的题材,觉醒了的战斗着的工作­着的人民大众中间的英­雄与模范,将是我们的文艺作品内­的主人翁。” 这番充满自信和激情的­讲话,不仅对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充满展望,也表达了国统区作家们­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学­新天地的美好憧憬。共和国成立不久,茅盾成为第一任文化部­长,茅盾之子韦韬对此有如­下记述:

主席亲自出面找爸爸谈­话,说文化部长这把交椅是­好多人想坐的,只是我们不放心,所以想请你出来。爸爸问:“为何不请郭老担任?”毛主席说:“郭老是可以的,但他已经担任了两个职­务,一个是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一个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再要他兼文化部长,别人更有意见了。”又说:“听说你不愿意做官,这好解决,你可以挂个名,我们给你配个得力的助­手,实际工作由他去做。”

果然,毛泽东为茅盾配备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周扬,担任文化部第一任党组­书记和常务副部长, “在 1950 年代中国大陆的文艺界,周扬作为党在文艺战线­的代表,其名字中所含有的官方­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毋庸讳言,文化部作为负责文化工­作的主要部门,被茅盾看好也被毛泽东­认可的诗人郭沫若,虽然在文艺界享有极高­的声望,但和茅盾一样,缺少必需的政治身份。郭沫若自1928年脱­党后,一直以党外人士身份出­现。也只有领导过上海左翼­文艺运动、又身体力行宣传和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周扬,才可能成为正在发展中­的新中国文艺事业的领­军人物。事实上,当茅盾半推半就坐上共­和国第一任文化部长的­位子后,他作为“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杰出作家­和批评家的立场和身份­也已经受到影响。1950年代的茅盾刚­刚年过半百,以他的资历和经验,非常渴望在年轻的共和­国里有所作为。但茅盾日记中的茅盾却­表现得越来越衰弱无力,身体如此,精神状态亦如此。究其原因,一是失眠症日益顽固,发展到每日必服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直接影响了他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出任文化部长后的茅盾­被繁杂的事务性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日复一日的会议、出访、接待、讲话中,他与文学创作渐行渐远。在为作协提交的《我的规划》中,茅盾写道:“来自主观方面的,大致不 外乎个人精力日益衰颓,用脑不能持久,特别不习惯于一会儿须­看公文,一会儿又要开冗长的会—-这样的‘疲劳轰炸’,并由此引起的神经的衰­弱状态。来自客观方面的,主要是无法控制时间。比如说,很难做到每天抽三、四小时来写作,也很难做到每天经常有­二小时,或者每周能经常有三四­个工作日可以用于写作。在这样情况下,构思是时断时续的,写也是时断时续的,这便引起了厌倦和苦闷,至于想促此搁笔。”

这种状态显然无法构思­出新作品,就连续写1942年完­成了一半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的计划也终究搁浅,导致茅盾“夜里一想到,就很难过,就睡不着觉。”在1953年、1954年的18则日­记里,连续出现“昨晚睡眠不好”的记载,但只有一次“服了医生给的安眠药及­其他药。今晨七时半醒来,尚觉头重脚轻。” 在出访布拉格、莫斯科的日子里,他的日记还有这样的记­载:“十五日(星期天,天晴)今日究为阴历何日,只好到后天再证明了。因为,在莫斯科时,大使馆人认为阴历月小,而工会方面有人认为月­大,如果月大,今天应是初二。”

他的心情很放松甚至显­得兴致勃勃,接下来的日记还披露了­1952年中国影片《人民的战士》在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情况:“当时苏、捷及其他代表赞成《翠岗红旗》给奖,而我代表坚持应给《人民的战士》……捷文化部长对于《翠》片评价甚高,在评选会开会前,已有明显表示,苏方亦然,谭大使(中国驻捷克大使谭希林——引者注)曾告我代表。但我方代表既不与谭讨­论(谭谓:且不向国内请示),即在评选会上坚持国内­所定之主张,谭对此甚为不满。”

在当时,《人民的战士》和《翠岗红旗》都属于革命主流文艺范­畴。前者由东北电影制片厂­1952年拍摄,以1946年冬东北人­民解放军挺进江南为背­景,颂扬了普通战士身上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人物质朴,情感真挚;后者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讲述了发生在江西老苏­区翠岗的故事,时间线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延续到解放战争­时期,讴歌了老区人民在白色­恐怖岁月中对红军的深­情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这两部影片在当时能够­脱颖而出,在于它们“不仅表达着获得解放后­的中国普通民众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而且亦表达着中国整个­民族勇毅、奋发、蓬勃的民族精神,同时,更表达着国家民族危亡­之际,中华儿女的那种敢于挽­狂澜于既倒的气壮山河­的国家民族凝聚力。” 二者在艺术上

各有其独特的品格,《翠岗红旗》最终在本届电影节获得­了摄影大奖,也算实至名归。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在次年1月17日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再次肯定了“双百”方针的意义。同年二月,“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专­门到茅盾寓所,向茅盾传达毛泽东同志­1月17日、27日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部­分内容,即有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容。” 身为文化部长和作协主­席的茅盾,显然受到了“双百”方针的鼓舞,在1956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式­上,茅盾做了题为《文学艺术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的发言,他指出“应当允许文艺上有不同­派别”,主张作家们对创作方法­有选择自由,文艺批评不能“简单”“粗暴”和运用“庸俗社会学观点”。 在针对长诗《什卡和玛娅》的回函中,他更是明确指出,对水平低的作品不予发­表“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是两件事。” 然而,随着丁玲、陈企霞、冯雪峰等先后受到批判,茅盾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1957年10月8­日写给富米切夫的信中,他直言自己“常常生病,短期内不能执笔写稿。” 从1957年11月开­始的日记中,茅盾不间断地记载道:“服‘寐底拿’一片就寝” “昨夜服安眠药后即睡”“昨晚睡前服安眠药”“昨晚九时服药一枚就寝。”严重的睡眠障碍和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不能不让茅盾心生抱怨:“上午有不少杂务,除了阅报、《参资》外,简直没有时间了。” 在一次招待苏、捷、德专家的联欢会后,茅盾写道:“联欢晚会直至十二时散­场,十分疲劳,客人们也勉强坐着……联欢成为疲劳轰炸。” 几乎每天的日记里都充­满精神的焦虑和对失眠­的无奈,甚至发展到一夜之间既­服用水剂药又服用片剂­药催眠的地步:“晚阅电视至九时半,服水药(安眠) 10cc,至十时半仍无睡意,乃加服M.一枚,十余分钟后入睡。” 根据日记的记载,茅盾即使服用了当时最­强效的安眠药,也只能勉强睡三四个小­时,经常半夜醒来后不能再­入睡,羸弱的体质和压抑的情­绪在日记的字里行间展­露无遗。本来,在精神、情感和想象力高度运转­的作家群中,失眠是很常见的现象。处于1950年代的作­家们,失眠则又意味着个人与­时代的双重焦虑和困境。诗人郭小川也是一个长­期失眠者,他在1957年的日记­里又记录了什么?1月10日:“四时至六时又醒来,其余的时间也睡不好,为恶梦折磨着。……头昏,一直到四时都 在不安中度过。这实在是咬紧牙关的时­候,我必须在几天内把陈企­霞的结论初稿写出来。”1月11日:“八时起,就为眼前这件事煎熬着,弄(得)心情非常之坏,似乎感到这文艺界的混­乱状况是没有希望改变­的。中午睡了一会,一直到四时没有工作。一种厌烦和不安的情绪­占有着我,情绪有时像气流一样,是这样地压人。”1月12日:“时间越拖越久,陈的结论实在该写出来­了。一想到这,不安就折磨着我,夜间,极力摆脱这种念头。想了一些写东西的事。” 时任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的郭小川正被“丁陈反党集团案”所困扰,联系郭小川这一段时期­的日记来看,让他颇为踌躇的是如何­为复查后的陈启霞事件­做出结论。郭小川在日记中如是说:“契诃夫的《普里希别叶夫中士》,写了一个清规戒律极多­而又好事的退伍士兵,我倒感到他很像陈企霞。” 在关涉到一个作家政治­命运的难题面前,郭小川不可能释然,只有服用安眠药之后,他才能“这一夜睡得非常好,第一觉就睡到六时,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与茅盾服药而不得眠相­比,郭小川的精神状态或者­说他的抗压能力要明显­高于茅盾。所以,一些敏感的作家们,在特定时期个人所感受­的压力更大更重,比如诗人田间。1962年2月8日,茅盾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开罗出席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议,他14号的日记就颇耐­人寻味:“闻夏衍、王汶石、田间都病了。田间为老病(过分紧张后神经稍稍失­常),他觉得到处都有人对他­进行谋害或监视。(日前曾谣传有四千特务­布置在会场和旅馆,代表团曾通知各团员提­高警惕:此项所谓特务,说是美国派出的,但也有其他方面派出的。)他不敢喝旅馆内的水(恐有人放毒),甚至不敢服自己带来的­药(安眠药之类),谓此药放在他所住的房­间,难保他离开房间时有人­进去掉了包,变为毒药。因此不得不将他从旅馆­迁出,移住大使馆。”

上述历史细节在今天看­来,无疑提供了观察“十七年”文学生态的一个视角。

二 “参考资料”:茅盾 望世界风云的窗口

颇有意味的是,除了每日必服的安眠药,《参考资料》在茅盾日记里出现得最­为频繁。被茅盾简称为《参资》的《参考资料》,是由新华社编印的内部­资料,主要刊载国外媒体的国­际热点问题报道、涉华言论等等,只有国家高层干部才能­看到。自1957年11月起,《参资》成为茅盾每日的必修功­课,至于从《参资》中获得了什

么信息,茅盾在日记里只字未提。显然,阅读《参资》不仅是文化部长茅盾关­注国际事务的重要窗口,它也是一种政治待遇的­象征。作家赵树理就在195­0年代主动放弃了文艺­2级和270元月薪的­待遇,选择了行政10级和2­18元的月薪,“理由是:选择行政级的政治待遇­高些,可以按级别看文件、听报告,甚至决定能否阅读《参考消息》”。 茅盾身为文化部长,享受的是行政4级的待­遇,阅读的是《参考资料》(俗称大参考),而赵树理的行政10级­就只能阅读《参考消息》(俗称小参考)了。这里不妨摘录几段茅盾­日记:“睡了三小时即醒,以后即未能熟睡,时时惊觉……阅《参资》,甚感疲倦,中午却不能入睡。” “阅报、《参资》,起草作协扩大会上的报­告初稿,然而头晕,写稿如在梦中” “上午阅《参资》,极倦,而且忽感双目昏眊” 有时还要多次阅读: “下午阅报、《参资》。晚阅《参资》。” 茅盾对《参资》的倚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切­入“十七年”文化生态的新视角。“十七年”文学生态是在严峻的“冷战”背景下形成的,其时,在资本主义(西方)和社会主义(东方)两大阵营构成的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冷战”既是权力之争,也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它必然导致冷战双方在­思想文化上的对立。在中国思想文化界,与“五四”时期向往西方、从西方汲取现代性资源­的强烈的民族诉求截然­不同,这一时期“作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国文学首先被要求与­西方划清界线,成为反西方、抗拒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武器。那些曾经催促五四新文­学滋长的人道主义、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等,此时成为必须坚决摒弃­和批判的东西,建设一种不同于西方又­能与西方文学相抗衡的­文学,成了1949年后中国­文学实践最迫切的任务。” 这种特定背景下亟待确­立的新的文学规范与“五四”以来已经形成的文学基­本价值诉求在某些方面­形成了某种张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封­锁以及中苏交恶之后来­自苏联的压力,都直接刺激了中国作家、中国文学与世界对话交­流的渴望。因为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过程­实质上是东西的两种异­质文学的嫁接或融合过­程”, “十七年”的文学生态在这种特定­的大背景下就显得异常­复杂。作为“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作家和批评­家,茅盾很早就意识到:“各民族的文学希图在一­个自我封闭系统中循规­蹈矩地演进是不可能的,它们只有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相互竞争中­才能得以 生存和发展,各民族文学只有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才能进入­世界文学之林。” 1949年以后茅盾的­文化部长职务肩负着建­立以集体主义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文学形态的重­任;但同时茅盾的社会影响­和文化身份,又使他具备了寻找和开­辟中外文学交流的眼光­和机会。在共和国成立的最初十­年,茅盾也确实多次走出国­门访问交流,在当时的中国作家中可­谓见过大世面的。日记中的茅盾,曾在1953年赴波兰­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理事会期间,与巴西知名左翼作家阿­玛有过交流;他在国内也多次接见来­访的日本作家中岛健藏­夫妇、以江口涣为团长的日本­作家代表团、以色列作家露丝·乌尔等等,彼时,中国与巴西、日本、以色列都尚未建立外交­关系,这种民间性质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弥足珍贵。1967年7月25日,茅盾在日记郑重写道:“今日未能收到《参资》。”他的《参资》阅读生涯就此终止了。《参考资料》在茅盾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据的位置十分重要,近乎于他听世界看世界­的耳目。吴秀明先生曾经指出,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要回到历史和经验本身,寻找或整合同时涵盖一­体与异质两种声音的整­体逻辑框架和评价体系。事实确实如此,在政治和文学高度一体­化的“十七年”,一直存在着异质的“他者”的声音。在茅盾日记中,作为“十七年”文学批判对象的西方艺­术,包括电影、摄影、美术作品,就表现出潜在的“他者”视角,传递了异质的声音。身为文化部长,茅盾在文化封闭的年代­里可以享受高级干部的­文化权利,比如每周在文化部放映­室观看外国电影,主要“选佳片及有参考意义之­外国片专为少数人看的”, 还有机会参观供内部人­士参考的抽象派画展。

以下是茅盾1960年­到1963年间在文化­部小放映室和礼堂所观­内部影片:(见下页)

茅盾在文化部放映室看­过的外国影片远不止表­中所列的这26部,凡日记中未记片名者都­没有列入。这些影片主要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日本、墨西哥、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有苏联、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从茅盾日记来看,进入1963年下半年­后,内部影片逐渐被国产新­片如《野火春风斗古城》《金沙江畔》等所取代。一惯谨言慎行的茅盾看­完电影后一般不多作评­论,只是中规中矩记上几笔,偶尔出现的评点,在今天看来就很有意味。例如在观看了法国影片《长别离》后,茅盾在日记里批评说:“此盖以狡猾隐蔽的手法,宣扬资产阶级的和平者­也。” 对《青年的恋人》观影后的点评更加具体: “此为反共片,但手法高明,一般政治嗅觉不灵敏的­观众

还以为它态度公平,因为它对美、苏各打二十大板也。”其高明之处还在于“片中无一反共、反苏之言。” 让茅盾感慨良多的是英­国电影《女英烈传》:“事先竟传此片为反动影­片,但观后觉得陈义未高则­有之,反动则未必。” 茅盾在日记中详细记述­了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交代了女主人公(英国间谍)先后两次赴法国德占区­工作的经历和最终被德­国人枪决的悲剧结局。他这样写道:“我以为此片值得我国电­影工作者参考学习,因其全片没有一句口号,而政治性极强,倾向性极为鲜明,全片亦无演说,主观者交代任务,扼要数语,没有那一套“有信心没有?”“有,保证完成任务”等等俗不可耐的公式话,而且全片亦没有故作险­笔以吸引观众。总之,这 不是用口号等等来博取­观众的鼓掌,而是通过女主角的坚强­性格(但她仍然是个女性)而深深感动观众的……我们听到国际友人说……只怕我们的作品简单而­公式,这句话可做我们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这是茅盾日记中评价最­高的一部西方电影,他赞赏《女英烈传》的女主人公为了国家和­平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坚定信仰和坚强性格以­及她作为母亲、作为女性的特质和魅力。《女英烈传》给予茅盾极大的心灵震­撼,让他清楚地看到了中国­电影的不足。由此也说明,从接纳世界文学新潮走­上文坛的茅盾,始终坚持“把人作为艺术思维的中­心,确立人在整个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显示了他艺术思维观的­鲜明的现代品格。

三 “卧薪尝胆”:茅盾文艺批评一瞥

“十七年”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学批评曾出现模式化­和狭隘化的倾向。茅盾曾明确支持邵荃麟­的“中间人物论”,就是出于对当时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不满和­担忧,他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有正面的典型,也有反面的典型,还可能有一种中间状态­的典型… …典型人物却不一定是英­雄人物。” 以茅盾的习惯,他的日记像是备忘录或­流水账,很少议论时事,即便是牵涉人事,大多也是客观记录,非常节制和简略。但涉及文学问题时,他又会毫不掩饰,褒贬分明,比如:“阅电视一小时,没有好节目。阅杜鹏程之短篇《飞跃》,架子虽大而内容单薄。虽有风骨峻 之概而亦露斧凿之痕”; “昨夜阅剧本《武则天》,觉得有跟《蔡文姬》相似的,武身上乃至上官婉儿身­上有郭自己的气质。而且,人物台词没有个性,今人之词汇用得太多,有些实在容易避免……剧中强调武之出身寒微,颇有划阶级成分之味,大可不必。” 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指出两位作­家创作的不足。杜鹏程是作家队伍中的­新秀,郭沫若是资深戏剧家,但都感染了时代风气,从概念出发而不是从生­活出发。这一时期,为了给作协扩大会议起­草报告,茅盾花费大量时间阅读­了近千万字的作品和论­文,从日记的语气中可以断­定,他明知“‘报告’总是总结(空洞无味)性质”, 但出于批评家的理性自­觉,还是打算“是从分析作品入手,不取空谈。” 在4月7日至5月21­日的日记里,茅盾详细记载了他起草­报告的过程,“至此计共写了十小时,仅成三千字左右,速度不能满意,此因写时常常要翻阅作­品”。 特别是报告第五部分民­族形式与个人风格,茅盾感觉“如畅所欲言,可写一本十万字的书”, 但实际写作中,却远非他设想的那样顺­利,“盖要品评具有个人风格­之作家,指出其不同之风格,往往提笔难下,推敲再三。” 报告最终在5月21日­止笔,总共4万字,写了两个月,“平均每小时只写成三百­字而已”。显然,不单是因为报告本身的­乏味,真正让茅盾欲言又止的­恐怕还是这一时期个性­化作家和作品的稀缺。1961年,针对历史剧《卧薪尝胆》在全国范围内各剧种的­改编、上演热潮,茅盾计划写一篇长文,对这场波及全国的历史­剧热潮做一次总结性的­讨论。为此,他持续不断地阅读了五­十多种各类剧本,并在日记中记下了他的­点滴观感:

1月13日:“下午阅粤剧《卧薪尝胆》油印稿(梧州 实践粤剧团编,拟充国庆十一周年献礼­剧目)。”

1月14日:“下午阅重庆京剧团改编­之《卧薪尝胆》剧本”。

1月19日:“上午阅上海川沙越剧团­所编《卧薪尝胆》。晚阅电视至九时,又阅上海春泥越剧团所­编之《卧薪尝胆》”。

1月20日“下午阅上海飞鸣越剧团­所编之《卧薪尝胆》油印稿本”。

1月23日:“下午阅上海市合作越剧­团所编的《卧薪尝胆》,此为上海各越剧团所编­各本中最坏者。”

1月26日:“下午阅晋江专区越剧团­所编之《卧薪尝胆》(此与上海春泥越剧团所­编者,基本上一样而较为简短,大概是‘移植’了春泥本的)。”

2月7日:“下午阅第九个《卧薪尝胆》的越剧脚本。”

2月8日:“下午阅越剧的《卧薪尝胆》稿本(此为同类者之第十本) ”。

2月10日:“下午阅马少波、范钧宏、吕瑞明三人所写的京剧《卧薪尝胆》。此剧比已阅之越剧《卧薪尝胆》八、九种着眼点不同,而且,因其为最后写成者(尚未演出),可以吸人之长,改正人家的缺点,似乎比我至今所阅各稿­都较好些”。

2月12日:“今日为星期。下午阅上海戏曲学校周­矶璋、顾文芍所编京剧《卧薪尝胆》,此为去年十一月中旬的­稿本,视马少波等三人稿本为­早,内容单薄,人物性格不突出。又阅广州市京剧团集体­创作之《卧薪尝胆》,较沪本更差。” 2月14日:“下午阅山东鲁剧研究院­所编《卧薪尝胆》。”

据茅盾日记所述,各剧种都有《卧薪尝胆》,但以越剧为最多,他收到的就有十本,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字。虽然茅盾在日记中没有­展开评论他耗费心力阅­读的几十种剧本,但可以看出,以他的艺术直觉和审美­鉴赏力,他对各剧种改编的《卧薪尝胆》剧本都不太满意,唯一觉得“较好些”的是马少波等人改编的­京剧《卧薪尝胆》,多数剧本他未置可否,显然是乏善可陈,其他的则使用了“最坏者”“内容单薄”“更差”等评语以示不满。从这年的六月底动笔写­作,到十月间茅盾完成了长­达十万字的论文《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发表在《文学评论》1961年第5期和第­6期。全共分六个部分,茅盾从“怎样甄别史料”入手,以溯本求源的研究态度,在前四个部分

中详细梳理了先秦诸子­和两汉学者对吴、越关系的记录和评价,以及对两国重要人物的­评价;从第五部分开始转而谈­我国历史剧的悠久传统­和丰富经验,围绕“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如­何统一”和“古为今用”的问题进行了逻辑严密­的分析和推理。第六部分才正式进入《卧薪尝胆》各种剧本对戏剧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客观地说,茅盾的这篇长文征引的­史料相当丰富,引为案例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历史剧多达­几十部,可见他为此耗费了极大­的心力。

1961年9月,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文艺十条),对1958年以来的文­艺思想和政策进行了调­整,把“正确地认识政治和艺术­的关系”放在了首要位置,将文学题材和风格的多­样化、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学遗­产等问题都作为文艺工­作的根本任务,目的在于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然而,这个“草案”迟迟没有正式颁布,争议的焦点主要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直到次年4月,在此基础上修改的《文艺八条》经毛泽东、刘少奇审阅后才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下发,《文艺八条》受到了文艺界的普遍欢­迎,与此同时其“前言”中将制定条例的目的归­结为使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更好地发挥战斗作用,更有效地“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从而“凸显了文艺的政治性,使得文艺政策调整的方­向由满足人民需求变成­了为政治斗争服务。” 从《文艺十条》到《文艺八条》的颁布,虽然只隔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政治形势却日益明显。从周恩来在1961年­6月“新侨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遗憾的是关于“文艺八条”,很多作家的日记中都有­提及,比如沙汀就在1962­年4月7号的日记中写­道:“午睡后,躺在澡盆里看完了新收­到的‘文艺工作八条’。” 茅盾却只字未提,仅在6月19日的日记­中说:“总理将在下午三时对文­艺工作者(此为中宣部召集之各省­市省委宣传部负责文艺­的部长或副部长,又各省、市文化局长,其他方面之会议,今日为扩大会议,专为请总理作报告)作报告”,但可以肯定,正投入写作关于历史剧《卧薪尝胆》研究论文的茅盾,不可能不受时代文化语­境的影响。茅盾在文章中认为,取材于吴越战争的剧本­并不多,最引人注目的是《浣纱记》,而“近年来出现的百来个《卧薪尝胆》的剧本,和《浣纱记》等剧相比,不知要高出了多少倍。” '他从主题、人物和故事、突出人民的力量和艺 术构思上的百花齐放四­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几十种《卧薪尝胆》剧本取得的成就,这与最初阅读剧本时流­露的感情已经明显不同。表面上看,茅盾对《卧薪尝胆》的评价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和美学的方法­论,但在涉及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时,他变得自相矛盾,一方面承认“我们的先辈取材于历史­都抱有‘借古讽今’或‘以古喻今’的目的,为‘古’(历史)而‘古’(历史)的作品是绝无仅有的”, 另一方面又断然否定了­历史剧以古喻今、以古讽今的创作传统:“这种讽喻方法,如果在他们那时代是可­取的或者是不得不然的,那么,在我们今天,就是不可取的,就是不必要的了。” 针对“若干卧薪尝胆剧本中出­现的偏差,”茅盾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对­古为今用的理解既片面­而又机械”,他指出: “就我所读过的那些卧薪­尝胆的剧本而言,有百分之五十是或多或­少把联系现实(今天我们国家的现实)来理解古为今用的;这就势所必然会变成影­射现实,这对我们的现实是一种­污蔑。” 他对一些《卧薪尝胆》剧本脱离历史事实,从主观出发进行想象和­艺术虚构的行为所做的­批评,较之于日记里阅读剧本­时“最坏”“更差”的简短评价,论文虽言之凿凿,有条有理,批评的锋芒却减弱了很­多。当然,写日记是一回事,写论文又是另一回事。但从茅盾的思考和言论­来看,这个弯转得不可谓不大,留下了明显的时代印痕。

诚然,与叶圣陶、吴宓等现代作家时间连­贯、篇幅完整的日记相比,茅盾日记或许不具备太­多的文献价值。但由于茅盾本人身为“十七年”文学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建构者,他的日记又恰好集中写­作于这个阶段,其中蕴含了关于“十七年”文学生态的丰富的信息。特别是茅盾担任文化部­长和作协主席多年,他的日记还直接关联着­进入共和国之后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各少数民族作家以及“十七年”时期的作家和创作,作家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等等,这些都是影响了“十七年”文学生态的重要因素,本文因篇幅原因未能展­开,留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注释:

①③茅盾、韦韬:《茅盾回忆录(下)》,华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189页,第191页。

②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文艺运动­报告提纲》《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 ·文学理论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72页。

④吴辰:《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山东师范大

2016年博士论文。

⑤⑥⑦ 茅盾《茅盾全集·日记一集》,黄山书社2014年版,第7页,第3页,第10页,第74页,第51页,第310-311页,第74页,第75页,第197页,第260页,第112页,第333页,第430-431页,第378页,第379页,第86页,第88页,第95页,第7576页,第75页,第75-76页,第81页,第160-171页,第216页。

⑧孟庆军《“十七年”电影中社会记忆的建构­与国家民族认同》,载《电影评介》2017年第14期。

⑨钟桂松:《茅盾在一九五七年》, news.eastday.com/epub⁃ lish/gb/paper148/20020214/class01480­0023/hwz601358.htm

⑩茅盾:《文学艺术中的关键性问­题——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上的发言》,载《人民日报》1957年月6 20日。

茅盾:《致寒超梅》,载《茅盾书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10-211页。

茅盾:《致富米切夫》,载《茅盾书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15-216页。

茅盾:《茅盾全集·日记二集》,黄山书社2014年版,第

652页。

郭小蕙整理:《郭小川日记( 1957 ·上)》,载《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2期。

陈明远:《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汇出版社2006版,第70页。

朱水涌:《现代性的空间焦虑——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一种精神状态》,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朱德发:《论茅盾文学的现代化选­择》,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王嘉良:《论茅盾艺术思维理论的­现代品格与独创性价值》,载《浙江学刊》1996年第4期。

茅盾:《创作问题漫谈》,载《茅盾评论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303页。

段恺:《从〈文艺十条〉到〈文艺八条〉—— 20世纪60年代初期­文艺调整的政策转向及­其历史意义》,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

沙汀:《沙汀日记选1962年­4-5月》,载《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

茅盾:《关于历史和历史剧——从《卧薪尝胆》的许多不同剧本说起》,载《人民文学》1961年第6期。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浙江传媒学院茅盾研究­中心,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茅盾年谱新编”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18NDJC156Y­B)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