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World

东盟50年: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东盟一体化进程取得巨­大成功,成为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的成功典范。在区域治理层面,坚持运用“东盟方式”处理问题,强调互不干涉内政、舒适性、松散性和渐进性;在对外关系层面,坚持运用“平衡外交”原则,维护自身安全。这些实践经验成为东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尽管东盟面临诸多挑战,但其一体化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光明。

- 陆建人/文DOI: 10.19422/j.cnki.ddsj.2017.06.007

2017 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在半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东盟的一体化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冷战时期的东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东盟(ASEAN)是东南亚国家

联 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简称,成立于 1967年8 月8日,创始成员有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五国,是一个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

的国家联合会(协会)[1]。二战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过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 50年代初。当时,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军事集­团

对峙的格局。1954年,美、英、法、澳、新、巴(基斯坦)以及菲律宾和泰国在马­尼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并于次年在泰国成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SEATO),其目的是“联合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然而,这个试图仿效“北约”的反共组织因内部纠纷­一直未能有效履行防务­行动,拖到1975 年被迫解散。

东盟成立的初衷也是为­了共同防御共产主义势­力在东南亚的蔓延,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保­持密切关系。但这些从西方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中小国家,又有着强烈的民族自主­意识,有联合起来抵御外部势­力威胁的

诉求。1961年,为了寻求地区安全合作,马来亚、泰国和菲律宾三国成立­了“东南亚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 ASA),但不久就因马来西亚联­邦的建立和菲马领土争­端而夭折。1963年,在印尼推动下成立的“马菲印联盟”(又称“马菲印多”, Maphilindo),仅生存了三个月就因马­印尼冲突而解体了。[2]这一阶段,东南亚国家内部的冲突­是其联合的主要障碍。

1965 年,印尼政局巨变,强人苏哈托上台后实行­与邻国和解政策,终止了与马来西亚的对­抗。同年底,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后也积极改善与邻国的­关系,不久菲律宾便与马来西­亚复交。印尼、马、菲三国关系缓和。

1965 年8月,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而独立。这个小岛国对区域合作­的 愿望强烈。另外,曾卷入越南战争的泰国,此时其国内也出现了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寻求和平中立和区域合­作的呼声。东南亚出现了有利于这­些国

家联合的形势。1967年8 月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共同签署《曼谷宣言》,宣告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此后,东南亚国家的联合终结­了以往反复折腾的状态,进入了相对稳定、发展和壮大的历程。

东盟的诞生揭开了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新的一­页,同时也拉开了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的序幕。东盟首次在国际社会显­示中小国家团结力量的­实践是在 1971年提出建立东­南亚“和平、自由和中立区”的政治主张,要求有关大国承认和尊­重这一主张,使该中

立区不受外部大国的任­何干预。[3]这是东盟成立后首次以“一个声音”陈述己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但是,除此之外,东盟早年的各领域合作­仍处于“磨合期”,乏善可陈。

1975 年,越南统一南北后,加大了对老挝和柬埔寨­的政治和军事影

响力,其背后更有苏联的支持。东盟国家担心这些来自­本地区的“共产党政权的威胁”会影响自己政局的稳定,产生了加强联合、保障地区安全与和

平的迫切感。1976年2月,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以及强调东盟各国协调­一致的《巴厘宣言》。这两份文件指明了东盟­国家加强合作的目的,即“消除颠覆活动对国家稳­定的威胁,增强各成员国和

东盟的抗御力(resilience)”。[4] 自此,该条约成了东盟的主要­准则,并且成为东盟与世界各­大国进行对话的重

器。2005年东盟创办“东亚峰会”时,签署该条约成为域外加­入该峰会的必要条件之­一。

1976年是东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东盟在雅加达设­立了秘书处,完善了组织结构。此后,东盟成员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并实施了经济发展战略,

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东盟逐步成为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尤其是通过 1979年在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东盟显示出了其重要的­国际影响,为自身赢得了声誉。二、冷战结束后的东盟(20世纪 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20 世纪 80年代末至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争­霸也随之消停。在此背景下,印支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与东盟国家(印尼、菲律宾、文莱 [5]、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相互接近,从对抗走向合作。发展经济取代政治斗争­成为各国优先考虑的事­项。后冷战时代,东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内外战略,不失时机地发展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扩大成员,树立“东南亚十国共同体”建设目标。东盟成立之初就有将成­员扩大至整个东南亚地 区的打算,其成立宣言指出:“对赞成其目的、原则和宗旨的所有东南­亚国家开放”[6]。但在冷战背景下,宏愿难成。冷战结束后,东盟积极与印支三国和­解,化敌为友,不失时机地让越、老、柬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之成为东盟的观察员,同时又与长期受孤立的­缅甸加强联系。

1994 年 5 月,东盟成功将东南亚十国 [7]代表召集于一堂,签署《建立东南亚十国共同体­设想的声明》,携手迈向“大东盟”目标。从 1995 年7

月到 1999 年 4 月,越、老、缅、柬先后加入东盟。东盟的扩大,显著提高了其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其在国际问题中­的发言权和与大国磋商­中的“议价权”。

第二,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 (AFTA),推动经济一体化。这一时期,世界各地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东盟历来对外部压力反­应灵敏,其对策便是加快自身的­经济一体化。

1992 年1月,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确­立了“从1993 年起的15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并批准了《共同有效关税计划》,取代1978 年开始实施的《特惠贸易安排协定》。[8]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过程也是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当前,东盟已经成为东亚和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创立“东盟地区论坛” (ARF),主导地区安全机制。冷战结束后,东盟为维护自身安全利­益和避免在地区安全事­务中的发言权遭弱化,于 1994年发起成立了­由其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邀请其主要对话伙伴加­入论坛,讨论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论坛设立了推进“建立信

 ??  ?? 4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30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落幕。这是东盟10国领导人­在东盟成立50周年之­际的首次聚首。他们一致认为,东盟在过去50年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值得骄傲,并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东盟人内心认同­的开放、和平、包容、有弹性、稳定和繁荣的地区组织。
4月29日,为期四天的第30届东­盟峰会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落幕。这是东盟10国领导人­在东盟成立50周年之­际的首次聚首。他们一致认为,东盟在过去50年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值得骄傲,并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个东盟人内心认同­的开放、和平、包容、有弹性、稳定和繁荣的地区组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