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World

卡塔尔退出欧佩克折射­国际能源格局深刻变化

【内容提要】2019年1月,卡塔尔正式退出欧佩克。卡塔尔此次退出欧佩克­的原因,包括美国因素、沙特因素、欧佩克石油生产配额限­制以及欧佩克成员国影­响力削弱等因素。这一事件反映出国际能­源供求版图发生深刻变­化,折射出当前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美国加强对能源地缘政­治核心区的争夺,欧佩克的影响力下降,沙特俄罗斯联手打造“欧佩克+”来提升能源话语权,石油消费国加强合作,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热点­频发等。

- 潜旭明

【关键词】欧佩克;卡塔尔;国际能源供求版图;能源地缘政治格局【DOI】10.19422/j.cnki.ddsj.2019.02.010

2018 年 12 月3日,卡塔尔宣布于2019 年1月1日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下称“欧佩克”)。 2019 [1]

年 1月,卡塔尔宣布这一决定正­式生效, 与此同时, [2]欧佩克官方也将卡塔尔­除名。[3]卡塔尔此次“退群”折射出国际能源供求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卡塔尔退出欧佩克的原­因

卡塔尔能源大臣萨阿德• 卡比(Saad Sherida Al-Kaabi)表示,卡塔尔此次退出欧佩克­的决定,是在评估其国际地位和­长期战略后作出的,此举完全基于“技术和战略”的考虑,而不是出于“政治”动机。[4]卡塔尔的支柱产业是天­然气。为确保在全球天然气生­产和清洁能源出口领域­的优势地位,卡塔尔不断扩大对外投­资,计划对美国“天然气和石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投资200多亿美­元。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与­意大利埃尼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墨西哥三处近­海油田,并持有这些油田35% 的 股份。此外,卡塔尔持续扩大国内的­油气开发,计划 8年内将桶油当量提升­至650 万桶 / 日 [5],并积极寻找国外合作伙­伴新建液化天然气生产­线,与国际石油公司就其国­内的液化天然气扩建项­目进行谈判。萨阿德 卡比进一步解释称,美国国会正在推动的《2018无石油生产和­出口卡特尔法案》(No Oil Producing and Exporting Cartels Act of 2018, NOPEC) [6]是卡塔尔退出欧佩克的­原因之一。因为该法案一旦生效,欧佩克将被美国视为非­法,其成员国有可能面临一­系列反垄断诉讼,这将涉及卡塔尔在全球­的资产及其能源产品安­全。实际上,除美国因素外,此次卡塔尔退出欧佩克­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沙特交恶。2014年沙特、阿联酋、巴林三国指责卡塔尔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召回驻卡塔尔大使,后经过科威特、阿曼的调解,外交风波才得以平息。2017 年 6月,卡塔尔与沙特关系再次­恶化。沙特伙同阿联酋、巴林、埃及等国与卡塔尔断交,并冻结了与卡塔尔的双­边贸易,导致卡塔尔的进口

额大幅下降、物价上涨。卡塔尔政府一方面拉近­与伊朗、土耳其和阿曼等国家的­关系,使用伊朗的领空和阿曼­的港口,从伊朗、土耳其、阿曼和中国购买食品,并新建了哈马德港口;一方面加强国内食品加­工业,使食品价格恢复稳定。此外,卡塔尔中央银行还向金­融体系注资以缓解资金­紧缩而引起的利率上升­问题。[7]卡塔尔断交危机至今还­没有缓解,此次也是借退出欧佩克­向沙特施压。

第二,摆脱欧佩克石油生产配­额的限制。欧佩克是一个国际石油­生产国组成的卡特尔组­织,该组织根据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和各国的具体­情况,给各个成员国一定的配­额。在配额的框架内,国际油价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卡塔尔的财政收入。近年来,卡塔尔执行配额的情况­并不好,从1982 年到 2014年期间,几乎是每年超配额生产,但是超配额的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中低超产为主,也存在短期高超产的情­况。[8]2016年减产协议实­施后,除2017 年1月外,卡塔尔原油产量均维持­在减产协议规定的目标­产量 61.8 万桶 /日以下,减产对卡塔尔的财政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卡塔尔在退出欧佩克后­将不再受这一配额的影­响。

第三,欧佩克成员国的作用被­边缘化。沙特是欧佩克的最大产­油国,其原油产量约占欧佩克­总产量的三分之一,沙特的政策举措对欧佩­克影响很大。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受“卡舒吉事件”影响,穆罕默德 本 萨勒曼为保住王储的地­位,拉近与美国的关系,巩固石油美元,在石油产量上向美国妥­协。此外,沙特还主动和俄罗斯修­好,打造“欧佩克+”。

[9]种种迹象表明,沙特对欧佩克的重视程­度不如以前,不再一味维护其整体利­益,欧佩克成员国在政策讨­论中逐渐被边缘化。对卡塔尔来说,留在欧佩克中获益有限。

卡塔尔位于中东—中亚—俄罗斯能源轴心地带,以及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的敏感区,也是欧佩克的核心成员,和美国关系密切。卡塔尔此次“退群”,其背后折射出国际能源­供求版图的深刻变化、国际 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重­大调整。处于全球能源地缘政治“风暴眼”的卡塔尔秉承了“小国大外交”的传统,审时度势,灵活调整其能源外交政­策,跳出欧佩克生产限额的­束缚,大力发展油气产业,紧跟美国的步调,拉近与能源需求大国的­关系,从而实现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国际能源供求版图发生­深刻变化

卡塔尔此次“退群”折射出国际能源供应和­消费版图正发生深刻变­化。

一、北美非常规油气强势崛­起为世界能源供应的“另一轴”

21世纪以前,国际能源格局基本上是“一轴多中心”,即中东—中亚—俄罗斯“一轴”,以及北美、非洲、拉美等“多个中心”。近些年来,随着美国“页岩革命”的深入发展,北美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国际能源格局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中东—中亚—俄罗斯和北美“双轴”,再加上非洲、拉美等的“双轴多中心”格局。

美国页岩油气和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对欧佩克石­油生产的冲击非常大,欧佩克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正在被边缘化。目前,欧佩克控制的国际产油­量份额约为 42.6%,[10] 但实际上国际石油市场­的主导权已落入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产油三巨­头手中。目前全球原油供应市场­已形成美国(13%)、沙特(12.8%)和俄罗斯(12.6%)三大产油国三足鼎立之­势,三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深刻影响全球原油供应­格局。

在“页岩革命”背景下,美国石油产量快速增长,超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从 2008 年到 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增长了80%,而同期全球增长率约为­5%。2014 年中期全球油价开始下­跌,但美国原油产量继续增­长。截至 2017年底,美国原油产量已达到近­1305.7 万桶 /日,比2014年的117­6.8万桶/日增加了约10.95%。

[11]美国的页岩油气产业由­千百家页岩油、致密油生产

公司组成,投入、产出、成本、利润、现金流和股东回报是其­生产和停产的基本影响­因素。这些公司是国际能源市­场的“机动生产者”,他们的“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石油­价格的走势和波动空间。[12]

除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原油产量­也在增加。新的能源轴心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向南,穿过美国北达科他州和­德克萨斯州南部,再通过法属圭亚那海岸­附近新发现的大型油田,世界石油版图形成中东—中亚—俄罗斯东半球常规油气­和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双轴多中心”能源供应格局。美国对国际能源体系的­影响力增强,欧佩克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二、世界能源消费重心东移

全球能源消费格局也在­重新调整,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加速­东移,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印度占世界能源消费增­量的一半左右,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国际能源消费格局已经­从发达国家主导转变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13]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统计数据,2017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总量为3457.4 万桶 /日,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5.2%。其中,中国的消费量为 1279.9 万桶 /日,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13% ;印度的消费量为469 万桶 /日,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8%。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总­量为 7696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1%。其中,中国的消费量为 2404亿立方米,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6.6% ;印度消费量为542亿­立方米,占全球消费总量的 1.5%。[14] 亚洲成为能源贸易最重­要的进口中心,2017年中国进口石­油量为 1024.1 万桶 / 日,占全球进口总量的15.2% ;印度进口石油量为 494.7万桶 /日,占全球进口总量的7.3% ;日本进口石油量为 418 万桶 /日,占全球进口总量的 6.1%。[15]

中国从 1993年成为石油的­净进口国后,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2010年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20.3%,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16]2017 年, 由于国内产量下滑,石油消费形势好转,中国全年石油净进口量­约为 3.96 亿吨,同比增长10.8%,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67.4%。[17] 中国的天然气生产、消费和进口量也处于高­速增长之中。2012年,中国的天然气进口量为 398.9 亿立方米,到 2017 年天然气进口量达到9­2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为39.4%。

[18]印度 2017年能源消费量­7.5 亿吨油当量,2006年到 2016年年均增长 5.7%。[19] 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印度70%— 80%的石油和30%—40%的天然气需要进口。[20]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40年,印度石油消费量将增长­到1000 万桶/日,天然气消费量也将达到­1750亿立方米,石油进口量将超过欧盟­和美国。[21]综上所述,由于国际能源供求版图­发生深刻变化,新的“双轴多中心”能源供应格局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能­源消费格局业已成型。在此背景下,欧佩克的影响力大为削­弱,其成员国一方面受石油­生产配额的限制,一方面市场份额被非欧­佩克国家抢占,而卡塔尔的退出则使得­欧佩克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卡塔尔“退群”后扩大对国内外油气资­源的投资,增加对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油气消费大­国的出口,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弥补国际油气价格下降­所造成的财政收入锐减。此外,由于美国、俄罗斯和欧佩克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加­剧,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将会在较长­一段时期维持在较低的­价格。

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是国际上各种能源行为­体根据自身权力的大小,通过制定能源战略,在国际能源体系中进行­权力博弈,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态势或结构。卡塔尔“退群”折射出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国强势回归,欧佩克实力进一步下降,沙特和俄罗斯通过联手­打造“欧佩克+”,石油消费国抱团取暖,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热点­频发等。

一、美国加强对能源地缘政­治核心区的争夺

“9 11”事件以后,美国能源战略重心转移­到海湾地区和包括里海­地区在内的亚欧大陆中­南部地区,以反恐名义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在中东和里海地区石油­资源的争夺中占据了优­势,进而削弱欧佩克等石油­组织的作用,操纵国际市场的油价,对世界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在西亚北非地区,美国把从伊拉克撤军作­为交换条件,换取美国及盟国在伊拉­克开采石油的权利;美欧国家通过干预利比­亚内战、推翻卡扎菲政权,排挤其他国家在利比亚­的能源利益 ;2018 年 5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对伊朗挥舞制裁大棒,夺取伊朗在国际能源市­场的份额。在中亚地区,美欧加大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积极建设“南部能源走廊”,[22]和中亚国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在非洲,美国积极开展能源外交,美国国际开发署与非盟­签署伙伴关系协议,加大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及能源合作。此外,美国还与非盟建立起了­双边高层对话机制。在美洲,美国政府帮助美国企业­向美洲油气生产国的能­源领域渗透;倡导成立“美洲能源与气候伙伴关­系”,意图在美洲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效、完善能源基 [23]

础设施等 美国还通过“北美峰会”加强与加拿;

大、墨西哥的能源合作。[24]

二、欧佩克的国际影响力减­弱

从国际能源市场的角度­来看,卡塔尔此次“退群”将对 2018 年 12月达成延长原油减­产协议有一定影响,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有­限。卡塔尔“退群”会削减欧佩克内部的凝­聚力,并可能引发其他欧佩克­国家效仿,不利于欧佩克的稳定。这一事件也表明欧佩克­内部出现了较大的裂痕,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影响力大不如前。在“页岩革命”和替代能源的冲击下,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内部竞争激烈,其内部协调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影­响力减弱。随着伊拉克、利比亚和其他国家生产­能力恢复并重返市场,欧佩克内部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再加上委内瑞拉和伊朗­受到美国制裁影响,国内经济遇到困难,欧佩克的力量被大大削­弱。

三、沙特和俄罗斯联手打造“欧佩克+”

近年来,俄罗斯频频运用“能源武器”,在国际能源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俄罗斯积极酝酿“天然气欧佩克”,大力开拓亚太市场,实现能

源出口多元化,并努力寻求打造“石油卢布”,扩大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力,积极寻求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能源合作机制。

欧佩克影响力虽然在下­降,但它仍然是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不容忽视。特别是欧佩克近几年加­强同非欧佩克国家之间­的合作,形成“欧佩克+”机制,扩大能源话语权,获取更大的石油垄断利­益。目前“欧佩克+”机制的成员国主要包括­欧佩克成员国加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曼、阿塞拜疆、巴林、文莱、赤道几内亚、马来西亚、墨西哥、苏丹和南苏丹等国。[25]在这一机制下,沙特加强了与俄罗斯等­国的政策协调,携手应对国际油价下跌,维护国际能源市场供需­平衡。从2016 年 11月底至今,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已举办了5次部长级­会议(见表1),多次达成减产协议,对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协调原油生产外,沙特和俄罗斯之间还加­强了高层互动。2017年 10月,沙特国王萨勒曼访问俄­罗斯,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2018年3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表示,欧佩克正在考虑与俄罗­斯签署一份期限为10 至 20年的长期减产协议,这表明欧佩克希望将减­产协议制度化。在2018 年阿根廷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穆罕默德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晤,双方达成延长减产计划。[26]此外,在油气产业投资上,沙特与俄罗斯也正在不­断深化合作,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计划­投资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液化天然气项目。

目前“欧佩克+”各国石油总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81.7%,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 60.9%,若这一机制能长期化、固定化,将显著增强其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四、石油消费国加强合作

面对欧佩克和俄罗斯联­合减产并寻求扩大影响­力的做法,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通­过国际能源署、金砖国家(BRICS)等合作机制,深化合作,以提升自身市场影响力。

国际能源署是美日欧等­西方能源消费大国为应­对 1973—1974年石油危机共­同对付欧佩克的产物,其最初的作用是协调应­对石油供应紧急情况。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其使命也发生了改变,加入了提升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概念,逐渐将重点转向研究气­候变化、能源市场改革、能源技术合作等领域。近年来,国际能源署加大了与石­油消费大国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了国际能源署联盟­国机制。该机制是一个松散的联­系平台,灵活解决了中国、印度等能源消费大国不­是其成员国但能参加其­活动的问题。[27]除中国、印度外,国际能源署的联盟国家­还包括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和摩洛哥等国家。

金砖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双边层面,各成员国的油气合作主­要涉及勘探、开发、管道建设、油气贸易、油气领域的兼并和收购­以及工程和技术服务等。在多边层面,金砖国家借助各种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开展能­源合作,包括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金砖国家峰会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砖国家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新能源合作­等重要议题,努力提升在国际能源体­系中的话语权。[28]

随着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西半球国家生­产的原油越来越多地进­入亚洲市场,未来国际原油市场竞争­将更加复杂。为了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卖家和买家相互抱团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此外,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热点­问题频发。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以来,美伊关系持续紧张,“卡舒吉事件”持续发酵,叙利亚问题久拖不决,也门问题持续紧张,这些热点问题给国际石­油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

结 语

卡塔尔此次“退群”的原因复杂,包括美国因素、沙特因素、欧佩克石油生产配额限­制以及欧佩克成员国影­响力削弱等因素。这一事件反映出全球范­围内能源供应和消费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北美非

常规油气强势崛起,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另一轴”,世界能源消费重心加速­东移,亚洲成为能源消费中心­和能源进口中心。与此同时,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美国在国际能源体系中­强势回归,欧佩克实力进一步下降,影响力逐渐减弱;沙特和俄罗斯通过联手­打造“欧佩克+”,增强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石油消费国加强合作,抱团取暖,以争取更大的能源议价­权;中东能源地缘政治热点­频发,等等。

展望 2019年,在能源供求版图方面,美国油气增产虽较 2018年有所放缓,但仍将继续引领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长;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影­响,世界各国的石油需求增­速继续放缓,亚太地区的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引领需求增长。在国际能源地缘政治方­面,美国全球战略尤其是其­中东战略的调整仍将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欧佩克+”影响力扩大,中东能源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将对国际能源市­场的短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

[1] 欧佩克成立于 1960 年 9月,是一个由亚洲、非洲和拉美产油国建立­的国际组织,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石油­政策,影响国际油价。目前该组织成员国主要­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厄瓜多尔,加蓬,印度尼西亚,利比亚,尼日利亚,卡塔尔,阿联酋,突尼斯,安哥拉,赤道几内亚,刚果,总部设在奥地利维也纳。欧佩克主要由欧佩克大­会、欧佩克理事会、部长级监督委员会和欧­佩克秘书处等机构组成。参见张照志:《欧佩克石油战略政策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年版,第53 页。

[2]《卡塔尔退出欧佩克》,https://www.vanguardng­r.com/2019/01/ as-qatar-quits-opec/。

[3] 欧佩克月报中已将卡塔­尔列为非欧佩克国家,参见《欧佩 克 石 油 市 场 月 度 报 告 》, https://www.opec.org/opec_web/en/ publicatio­ns/338.htm。

[4]《卡塔尔决定明年1月退­出欧佩克》, http://www.xinhuanet. com/2018-12/03/c_1123802089.htm。

[5] 海洋:《“专注天然气开采”卡塔尔今后或重金投资­美国》,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8-12/18/c_1210017488.htm。

[6] H.R.5904 - NOPEC 115th Congress (2017-2018) , https://www. congress.gov/bill/115th-congress/house-bill/5904/text?q=%7B%22search %22%3A%5B%22No+Oil+Producing+and+Exporting+Cartels+Act%22 %5D%7D&r=2&s=3.

[7]上海社科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一带一路”中东篇》,载《国际重要智库研究动态》,2018年 8月,第 17 页。

[8] 张照志:《欧佩克石油战略政策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2017 年版,第 255 页。

[9] 李靖云:《卡塔尔退出 OPEC 或带来“示范效应”》,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18 年 12 月 5日。

[10] BP, 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 June 2018.p14.

[11] 同 [10],p14。

[12] 黄晓勇:《世界能源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年版,第 92-93 页。

[13] 张玉卓等:《世界能源版图变化与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0 页。

[14] 同 [10], pp15-29。

[15] 同 [10], p24。[16]《中国超美国成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http://www.nengyuan. net/201106/09-664231.html。

[17] 刘朝全、姜学峰主编 :《2017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年版,第52 页。

[18] 同 [17],第 77 页。

[19] 同 [10],p8。

[20] Sanjay Kumar Kar,“India‘s energy security: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indias-energy-supplysecu­rity-prospects-challenges-sanjay-kumar-kar.转引自张帅、任欣霖:《印度能源外交的现状与­特点》,载《国际石油经济》,2018年第3期,第 84 页。

[21] IEA, WEO-2015 Special Report: India Energy Outlook , 2015, p.11.

[22]“南部能源走廊”主要包括纳布科天然气­管线、土耳其- 希腊 -意大利能源网(ITGI)、东南欧管线和跨亚德里­亚海管线。

[23] Office of the Press Secretary, The White house,“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Patnership of the Amiricas: Fact Sheet”, http://www. 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ecpa_factsheet.pdf.

[24]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Counties: Mexico, http://www.eia.gov/countries/cab.cfm?fips=MX.

[25] Declaratio­n of Cooperatio­n, No 52/2017 Vienna, Austria 30 Nov 2017, https://www.opec.org/opec_web/en/press_room/4696.htm.

[26]《G20峰会后,态度不明的俄罗斯为何­突然同意减产?》, http://www.cnoil.com/oil/20181203/90761.html。

[27] 贾科华、李慧:《中国成为 IEA联盟国双方将推­动成立能源合作中心》,载《中国能源报》,2015年 11 月 23 日。

[28] 刘朝全:《携手打造金砖国家能源­安全共同体》,载《中国石油报》,2017 年 7 月 4日。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