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World

“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特点、挑战及建设路径

- 李一骁 于洪君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智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官方智库、高校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智库作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主­体,在促进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而深度的民心相通是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中国智库开展公共外交­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相关智库需要通过加强­专业型智库建设、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助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顺利开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DOI】10.19422/j.cnki.ddsj.2020.12.011

2020 年 2 月 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党中央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要精益求精、注重科学、讲求质量,切实提高服务决策的能­力水平。”[1]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智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行为主体,在促进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中国智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不断增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对话,增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塑造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舆论环境,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打造坚­实的民意基础。在此背景下,中国智库开展公共外交­需要认清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推进思­路。

近年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诸多成果,官方和半官方智库、高校和社会智库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树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迫切需要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公共外交和­文化互鉴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2]在“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加深与全球顶级智库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对于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一大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一带一路”公共外

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官方和半官方智库积极­投入到“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中。目前,诸多官方和半官方智库­集中力量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相关课题研究,通过积极开展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智库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促进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和认同。2015年,为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相关国际智库建立了国­际智库合作平台与协作­网络——“丝路国际智库网络”(SiLKS)。2016 年6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国际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主办的“丝路国际论坛2016­年会”在波兰华沙举行。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波兰­期间,特别出席了丝路国际论­坛暨中波地方与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做到智力先行,强化智库的支撑引领作­用。”2015 年,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牵­头,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单位成立了“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5年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依托联盟­成员单位网络,举办多场“一带一路 国际研讨会,

”努力发挥智库在公共外­交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4月,由新华社研究院联合1­5家中外智库倡议的“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近年来,上述相关智库在对外交­往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所提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也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3]“丝路国际智库网络 2017 年会”发布的《丝路国际智库网络北京­共同行动宣言》,被列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举办多场­国际

智库网络视频会议,针对疫情冲击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等问题深入交流,呼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共同建设“健康丝绸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官方和­半官方智库参与到“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中,内涵更加丰富的“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也逐步形­成。

第二,高校智库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在政策研究、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等­方面优势明显。2014年,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强调“聚焦国家急需、确定主攻方向 公共外交

”,作为外交与国际问题的­重点研究领域成为高校­智库建设的主攻方向之­一。[4]2019

年 11 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CASSES)发布了《全球智库评价研究报告(2019)》,遴选出 20 家“一带一路”研究特色智库,其中高校智库占12 家。近年来,高校积极发挥各学科人­才集中、科研实力雄厚、对外交流广泛等优势,成立了诸多致力于“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研究的智库,并积极开展智库公共外­交。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创­立了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等。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以及相关驻­华使馆,连续多年联合举办“‘一带一路’国家公共外交论坛”,并出版会议成果《“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报告》,集中展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创新理念,努力化解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崛起的质疑­与误解。再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举办多场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与多国智库展开务实对­话与研究合作。同时,该智库的专家学者积极­出

席国际论坛及会议,主动发出中国智库声音。智库学者编写的“一带一路”系列研究书籍和报告,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加充­分理解“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

同时,高校智库也正在构建智­库联盟,加强交流合作,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努力。2015 年 5 月 22 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高校积极响应的“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正式成立,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在­教育、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同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高校和­韩国釜庆大学、土耳其语言研究院等国­外高校共建的“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成立,并在甘肃敦煌发布了《敦煌共识》。高校智库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智库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第三,致力于“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社会智库日­益活跃。以非官方的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为例,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察哈尔学会围绕“‘一带一路’与公共外交”这一主题主办了一系列­学术会议,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定期出版《公共外交季刊》,汇集公共外交学者的智­慧和经验,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研究提供了有­益平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察哈尔学会组织了多场­网络视频会议,围绕疫情背景下开展公­共外交的经验和挑战等­主题研讨交流。2015 年 5月,一带一路百人论坛成立,这个由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从业者等各界精英­组成的“一带一路”网络型智库,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年­会,并发布三本“一带一路”年度报告,组织了多场国内外调研­和研讨,其产出的诸多报告为相­关决策提供了智力支持。[5]盘古智库、瞭望智库、凤凰国际智库等一批社­会智库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并在参与公共外交过程­中发挥了更大作用。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智库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智库的数量已经位­列全球第二。但与发达国家智库相比,中国智库公共外交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智库开展公共外交面临­研究能力不足、对外传播能力有待提升、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和挑战。

第一,智库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研究能力仍­需提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会面临更­多新挑战,许多新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智库作为公共外交的重­要智力支持,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国内智库在公共外交领­域的研究成果还缺乏前­瞻性、影响力和创新性,智库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质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总体需求。

第二,智库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促进民心相通的及时性、主动性、持续性有待增强。智库作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政府间“第一轨外交”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尽管官方、高校以及社会智库都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智

库与国际社会之间依旧­缺乏深入且持续的思想­交流与合作项目。在很多全球性重要会议­中,常常出现中国智库缺席、“失声”的状况。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涉及敏感议题磋­商、冲突与争端解决、突发事件应对等问题时,智库开展公共外交的主­动性不够、应对能力不足。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部分西方媒体和政客借­机抹黑中国,也导致“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国际合作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国内智库在复杂国际­舆论环境中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作用仍较为有限。

第三,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较弱。智库对外传播活动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意义不可忽­视。从近年来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中“一带一路”智库影响力评价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智库的主要对外传播平­台是网站和社交媒体。[6]但是,部分智库存在多语种门­户网站建设滞后、官方网站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研究成果的对外传播­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境外设立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外知名智库搭­建思想传播平台、提升国际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中国智库在国外的合作­平台和研究中心数量还­相对较少。综合来看,在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中,提升中国智库对外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迫在­眉睫。当前,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往和­相互依赖也会日益加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开展­公共外交,要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的­思想和研究成果,积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国际合作网络,提升国际影响力,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贡献力量。第一,聚焦“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的重点、

”难点问题,推进公共外交专业化智­库建设。智库所从事的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而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以知识、思想和观念的生产为根­本使命。[7]“越是具有针对性的智库,越是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主张,其影响力越直接、越有效”。[8]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明确研究重点,推进公共外交专业化智­库建设,有助于提升智库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时,公共外交专业化智库建­设,要创新公共外交智库人­才培养机制,搭建官方智库、高校智库和社会智库便­捷有效的沟通合作平台,合力打造公共外交专业­化智库品牌。通过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进行精准深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服务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

第二,依托“一带一路”智库合作网络,不断加强与国外智库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9]开展公共外交,智库要充分依托“一带一路”智库国际合作网络,对“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论­坛。同时,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优化

合作模式,建立与世界顶级智库长­期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设立多维度、高水平的海外研究中心,通过课题合作研究等形­式,促进智库之间的深度合­作、共享思想成果,为“一带一路”建设汇聚更多智力资源。

第三,不断丰富和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智库开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方式,不断提高对互联网、新媒体的综合运用能力;加强多语种网站建设,及时全面地更新智库动­态,发布智库最新研究成果;借助国内外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介“一带一路”倡议,主动阐释好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智库对外传播活动还要­重视加强与国际国内主­流媒体的合作,提高智库思想性成果的­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传递有理有力的“中国声音”。智库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及时准确、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向国际社会­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

[10]

共赢的故事, 特别是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理解,消解部分国家政府及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的疑虑和误读,深化世界各国对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认识。此外,智库学者要不断挖掘“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新故事,创新话语方式,以树立良好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为目标,坚持平等对话、文明互鉴的理念开展公­共外交,提升沿线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的参与度和认同感,同时以多语种发布研究­报告和学术成果,进一步扩大智库的国际­影响力。

随着“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持续推进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不断深化,智库公共外交必然会成­为复合型、立体化、宽领域、多维度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一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责任编辑:苏童)

——————————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载《人民日报》2020 年 2 月 15 日,第1 版。

[2]《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3 页。

[3] 李伟:《一带一路,智力先行》,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 年 6 月 30 日,http://www.cssn.cn/sjxz/gzdt/zxdt/201706/ t20170630_3565688.shtml。

[4]《教育部关于印发 <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 2014 年 2 月 10 日,http://www.gov.cn/ govweb/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697085.htm。

[5] 赵磊,蒋正祥:《智库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五年回眸》,载《光明日报》2019 年 02 月 18 日,第 16 版。

[6]《“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年版,第 128 页。

[7] 赵可金:《非传统外交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 163 页。

[8] 同 [7],第 164 页。

[9]《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 11 页。

[10]《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载《人民日报》2018 年 8 月 23 日,第1 版。

 ??  ??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