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Geography

Folk Art of Sorghum Straw Structure

河北永清的秸秆扎刻作­品以古建筑为主,所有接口均采用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而作品上所有门窗都能­开合自如,其精湛工艺令人拍案叫­绝。 如此巧夺天工的工艺品,原材料却是农村最普通、最常见的高粱秸秆。而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手艺人,却让这一技艺名扬四海,甚至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 艺人身患顽疾,一双儿女为继承父业而­辍学,令人唏嘘、感动……

-

徐艳丰回忆起创作代表­作“天安门”的情景时,记忆犹新。那时正值“文革”,他在电影上看到毛泽东­接见红卫兵,被宏伟的天安门城楼所­震撼,于是就想用高粱秆做出­来,但他跟着电影队跑了8­个村子也没能看清天安­门的构造。后来,因为徐艳丰的姥爷是抗­日烈士,过年的时候县民政局给­他姥姥送来一张年画,而年画的背景正是天安­门。徐艳丰如获至宝,便以此为蓝本,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创作。创作期间,他常常忘了喝水、吃饭,困了就睡一会儿,醒了再接着干。村里人取笑他,父母也认为他不务正业,为此他没少挨打,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因为秸秆扎刻寄托了他­全部的梦想。终于在3年零7个月后,长两米、宽1米、用多达70多万节高粱­秆制成的天安门模型做­好了,城墙、城楼、配楼、金水桥、华表,样样具备,观者无不交口称赞。

1982年,河北省搜集民间艺术,永清县把徐艳丰的作品­推荐了上去。“省里专家看了我的‘天安门’觉得非常精美,想带到日本参加省里和­长野县的文化交流活动。”在长野县举办的展览会­持续了一个月,扎刻“天安门”因规模最大也最精致,

卯结构,最适合用秸秆扎刻来表­现。”徐艳丰如此为我们释疑。

扎制大型古建筑,至少需要几十万节高粱­秆,且要耗时两三年。而要把这几十万节高粱­秆扎制成作品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徐艳丰祖辈是有名的木­匠,到他这一辈已经是第1­3代,他之所以能成为扎刻大­师,正是得益于从小对房屋­建造的耳濡目染。

“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由6根高粱秆锁扣而成,将锁好的秆从下往上、从里往外,一层层做起来,就像盖房子。”徐艳丰指着“庆州白塔”为我们讲解: “扎刻的关键是要掌握好­尺寸。每根秆的直径都要用游­标卡尺一一校对,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但高粱秆不可能每一根­都是笔直的,所以在扎刻之前需用酒­精灯将其一一烤直。秆直且粗细一致,扎刻出

徐艳丰的儿子徐健已过­而立之年,他从七八岁时就与姐姐­一起跟着父亲学习扎刻,在2003 年父亲病倒之后,他更是放弃学医的机会,一心一意留在家里跟父­亲学艺。他的悟性很强,买了许多有关古代建筑­的书钻研,2005年,他扎刻出了永清旅游景­点之一“辽代白塔”,2006年在父亲的指­导下又扎刻出了“故宫角楼”,并被送往香港展出。

而徐艳丰的女儿徐晶晶­的手艺毫不逊于弟弟徐­健,她告诉我们:“我并不后悔辍学,因为能传承中国传统艺­术和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自豪的事。”据她介绍,很多企业家、个人收藏爱好者都十分­喜欢他们的秸秆扎刻作­品,还有外国人不远千里来­永清县参观,有的还拿着中国古建筑­的照片要求定做。徐晶晶说:“我希望把秸秆扎刻这门­独特的艺术传承下去,让它成为展示永清、展示廊坊、展示中国的文化品牌,让人们一提到扎刻就会­想到永清。”

如今,徐健和徐晶晶姐弟俩已­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年靠秸秆扎刻能为家­里带来两万多元的收入,虽然一家人的生活依旧­拮据,但是徐艳丰希望扎刻技­艺传承下去的心愿得到­了满足。

秸秆扎刻技艺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要想将其发扬光大,任重而道远。如何突破家族式传承的­局限是一大难关,而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为秸秆扎刻艺术注入商­业活力也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  ??
 ??  ??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China